XChange 互聯網大學 | 心得分享

Hunter Cheng
學習漂流瓶 Drift Bottle
14 min readDec 13, 2021

筆者從今年 10 月底開始參加一為期 7 個月的 XChange 互聯網大學計畫,短短一個多月而已,我的人生就起了非常大的變化。由於身邊有太多朋友好奇我的轉變,抱持著熱於分享的心,我就將這陣子的經歷整理並分享上來囉。

有在關注筆者的文章,都知道我 blog 內容主要以程式為最大宗,但其實我發的第一篇文章內容主要是關於半導體智慧製造工程師的經驗談,後來寫關於 Summer Intern 的文章則是在介紹 IBM 的 Associate Package Consultant-ERP&SCM 面試紀錄,到這裡你一定會疑惑,明明我寫了一堆程式類的技術文章,怎麼有關職缺介紹的文章卻和程式八竿子打不著?

會造成這樣的現象有三個主要的原因:

  • 非本科:筆者就讀的科系是工業管理系 (Industrial Management),會接觸到程式是因為所上有四大領域的學程可以選修畢業,而我選擇的是資訊科技組的學程。
  • 不務正業:本懷著學習 IM 的心就讀研究所,沒想到後來卻對 coding 產生了興趣,以致現在做著非本科的研究,實屬慚愧。
  • 好奇心:其實我對不同領域的東西都有很想嘗試的衝動,所以才會有 IBM 面試紀錄這篇文章的產生。

綜合上述三個原因,想必大家都知道筆者我對未來其實非常迷茫,有興趣但又不敢嘗試、不願做自己真的不喜歡的工作、有熱忱卻又遲遲不敢踏出那一步、深怕科系不對打輸人。

Photo by S Migaj on Unsplash

轉眼間到了畢業的前一年,在一次偶然間透過朋友分享知道了 XChange 互聯網大學計畫,簡單地了解後,頓時驚覺道也許我一直在找尋的答案就在這其中,便馬上報名參加了。

報名後也順利的通過面試階段,並開啟了全新的學習旅程。

XChange 始業式

現在筆者是 XChange 第五屆 ENG 組的 Mentee,從報名到現在雖只經過1個半月而已,但不單是想法上、連心態上都起了波濤洶湧的變化,所以我打算將這陣子的心境轉換寫上來跟各位分享。

本文介紹架構如下:1. 什麼是 XChange 互聯網大學?2. 12/5 課程心得整理及介紹。3. XChange 面試心得分享。4. 個人心境轉換。

什麼是 XChange 互聯網大學?

透過社團介紹可以知道,XChange 是台灣最大的互聯網工作者社群,致力於擴大台灣網路圈人才在全球的影響力。秉持4C+1A(Community、Connecting、Cross-border、Cooperation、 Accelerate)的核心理念,我們透過打造非營利的互助社群力,強化網路產業知識資源連結,並深耕跨境人才網絡,進一步與學界、社福機構串連業界經驗傳承和人才培育,以期創造職涯成長的加速動能。

可以透過以下連結對 XChange 互聯網大學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或是透過 XChange紛絲專頁XChange互聯網大學 等資源了解。

課程心得整理介紹

此部份是以介紹 12/5 兩堂課程為主,每堂課我都有不同的體悟。以下並不會針對課程內容進行詳細介紹,主要以課程核心概念和筆者心得為主。這是筆者第一次分享演講心得的文章,若有表達不清楚的部分還請見諒,感謝。

第一堂課 — 做人生的 CEO:為什麼每個人都需要商業思維?

本堂課是由商業思維學院的院長,游舒帆 Gipi 來進行演講。Gipi 致力於將商業知識科普到所有職場工作者身上,這次的演講下來,令我收穫非常多。

圖片來源自:https://bizthinking.com.tw

為什麼每個人都需要商業思維?要如何才能做人生的 CEO 呢?個人認為這兩個問題貫穿了整個演講,從頭到尾不外乎就是在思考「如何」的意義。

Gipi 引用哈佛商學院教授、全球知名管理大師克雷頓.克里斯汀生(Clayton M. Christensen) 的三個問題:

  • 如何才能樂在其中?
  • 如何才能擁有圓滿的人生?
  • 做選擇時,如何秉持誠正的原則?

這三個問題可謂是精髓中的精髓,以下筆者會盡量分享自己的淺見。

如何才能樂在其中?

沒有人能保證當下做決定的同時是否是快樂的,同時是否也忘了自己的初衷?對於此 Gipi 說到:

人生來就是來探索的,經過探索才會有願景。未來不是規劃出來的,而是探索出來的。

這句話很值得讓人思考,有多少人是在父母的期待或是社會的期待下按照既定計畫前進的,又有多少人不曾真正的 “探索” 過自我呢?也許初衷從來沒存在過,其只是安慰自己的幌子而已。

我也曾迷茫過,迷茫的原因是不敢去探索,就算知道自己要什麼,即使找到了又能做什麼呢?現在我依然不認為自己已找到答案,但透過加入 XChange,我知道我已開始行動,開始真正意義上的探索自己想要的東西。

如何才能擁有圓滿的人生?

圓滿的人生往往可以由很多面向來表達,在此以 Gipi 提到的案例為主進行解釋,其為人人都有一財富自由的夢,而多少才是可以財富自由?為了收入又可以犧牲多少?為何要追求財富自由? 是否忽略生活中的圓滿?

透過分析往更上層找尋問題的 WHY,如財富自由(有足夠的可支配所得購買想購買的東西)的上層為時間自由(能支配自己的時間),再上層則為選擇自由(能自己做選擇)等等,

往上層找你的 WHY

透過上層找到 WHY 後,再透過這些點往新的下層思考新的方法,透過不斷地問WHY,就可以得到更多的 HOW

透過這個方法解題,可發現在尋求圓滿人生的道路上,不外乎就是一直 Find Your WHY,並且重新解答的一個循環,同理此方法也可以運用在其他兩個問題上。

往下層找 HOW

做選擇時,如何秉持誠正的原則?

做決策時,常會遇到需要抉擇的時候,在某些情況下 options 往往是無法被控制的,問題結論套用我 ENG 組另一個 Mentee Eric 的話:做出秉持誠正原則的決定並不容易,或許擁有選擇自由也是每個人終其一生追求的目標吧。

Eric 好文,各位讀者不妨可以去看一下:

課堂心得總結

上研究所到現在,我也常在做符合身邊人期待的事情,潛移默化中也逐漸變成了自己的目標,直到今天我才真的醒悟到,被他人認可也許真的快樂,但在符合他人的期待下成長,到最後人生真的就圓滿、快樂了嗎?說到底是否真的有探索過嗎?又單純只是以「符合他人期待」為目標努力而已罷了?

一樣的問題也送給所有讀者,希望透過我的文字可以讓你反思這三個問題,而不是單純的看過去而已。

第二堂課 — 勇闖海外市場:數位內容商業拓展面面觀

第二堂課的講師是 KKBOX 的商務中心負責人 Michael (葉展均),他以在海外市場的案例經驗向我們分享 BD 的方法與核心理念。說實話我並不了解 BD,以下分享筆者會盡量以自己的想法結合 Michael 演講內容進行分享。

了局、解局、布局

Michael 一開始就提到,在成為 BD 之前,必須 Back to basics 做三件事,分別是「了局、解局、布局」。

Michael 上課分享畫面
個人重製版之了局、解局、布局

簡單的三種方法,讓我聯想到始業式課堂演講的內容。ChargeSPOT 共同創辦人 Stanlee 分享他的創業歷程,也是從了解市場需求開始,如為確認市場存在性的 MVP 測試:直接拿著現成的行動電源詢問對方是否願意花錢租借,產品正式上市後,再利用共享經濟的特點,也就是「資源交換」的方式快速增加品牌的曝光度,其方法不乏是與遊戲結合或是跟政府計劃合作等。綜觀整個過程,無疑就是以了局、解局、布局的形式下去完成的。

圖片來源自:https://bjres.net/2019/08/06/%E5%85%B1%E4%BA%AB%E5%85%85%E7%94%B5%E5%AE%9D-chargespot-%E5%8A%A0%E5%85%A5-pokemongo-%E5%90%88%E4%BD%9C/

ChargeSPOT 在短時間內就展現了爆發性的成長, 從 2017 年創立之今,於台灣、日本、泰國都均設有分公司,總租借點更是超過了 35,000 個,以共享經濟單元來說,ChargeSPOT 無疑是已取得巨大的成功了。

回到主題,我認為面對不管何種職缺或是專案,「了局、解局、布局」都將會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點; Michael 最後也提到,布局時越快失敗越好,這樣才可以很快的針對問題做調整,最後再回到了局,依次循環下去進行。

Insight, Idea, Influence

另一為培養時常思考「Insight, Idea, Influence」的觀念,其個別為:對這件事的 Insight、有無任何 Idea、及能否期待你帶來的 Influence。

Michael 上課分享畫面

這個觀念讓我想到今年面試 IBM 的實習缺時,前置準備時特地請教的學長。學長也告訴了我一個方法,這個方法到現在幫助我解決了非常多問題,至今我仍然都一直在使用。

算是 5W1H 的簡化版,亦即時常以 2W1H 的思維模式下去思考問題並反問自己,What & Why & How。當時我面對的考題是:

請選擇一間屬於下列產業:銀行、保險、科技、製造或醫療的公司,對其進行了解之後,提出你認為該公司當前經營的痛點解決方案

後來選擇了與我科系最接近的 Manufacturing 進行分析,報告內容從當今疫情衝擊下的局勢出發,並帶到曾服務改善過的一間中小型公司,指出疫情影響下衍生的各種問題及公司舊有的問題等,最後再提到如何運用各種工具、資源將問題完美解決。此模式下去運作的結果就是拿到了實習的 Offer,但不管後來如何,可以發現以商業思維的模式下去思考問題才能從問題中找到特別的點思考。

課堂心得總結

Michael 結合其自身豐富的經歷讓我們知道職場上的 BD 到底都在做些什麼,打破了以往大家對 BD 既定的印象,BD 除了跟其他部門協調、溝通外,時常以商業思維的模式思考問題也都是不可或缺的。

令我比較意外的是 Michael 畢業科系並非是商管,而是以中文系畢業,但是他卻能把 BD 的工作做得這麼好,並分享這麼多豐富的經歷給我們,果然厲害的人就是不一樣。

我一直都認為,想要贏過他人就要先用對方法,這次兩堂課程所學的,不外乎就是如何培養商業思維的模式,以及時刻反問自己,如何做自己人生的 CEO。兩位講者分享的技能跟內容都非常實用,在未來不管是求職還是執行專案,都會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

XChange 面試心得分享

這部分不會詳細介紹面試的流程,且網路上有關面試技巧的文章非常多,讀者都可以自行去搜尋。這裏筆者會以面試心境及如何展現自我為主進行介紹。

XChange 一共有 6 個組別可以選擇,分別是「MKT (行銷)」、「BD (市場開發與業務)」、「PM (產品規劃與管理)」、「UIUX (產品設計/使用者體驗)」、「ENG (技術開發)」、「CSR (企業社會責任)」,以筆者的履歷取向來說,最後面試的組別是 ENG 組

圖片來源自:https://medium.com/xchange/2021-xchange-academy-ba0484edd44e

當初是以非本科生的身份去面試的,那時心裡想得是,哇!ENG 組誒!面試的其他競爭對手一定都是本科資工系或是資管系的,我該如何包裝自己才能夠讓面試官注意到我的特點?

後來錄取上了才發現自己想太多,包含我在內一共八位學員都並非本科系的學生,科系從財政、企管到電子、工程科學等都有,但學員間的共通點都是對新創、數位感興趣,當然也都具備 coding 的能力。

引用我的 Mentor 說過的話,出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麼看自己。認真思考自己是怎樣的人,而不是想成為怎樣的人,原子習慣一書中提到:

目標不是讀一本書,而是成為讀書的人。目標不是跑一趟馬拉松,而是成為跑步的人。

回到正題,到底該如何展現自己才能夠讓面試官注意到你呢?

當時筆者在快速瀏覽前幾屆 XChange 前輩的文章後,發現一個前輩提到一必殺技,主要是 — 先從面試的問題下手,與自己的興趣或技能結合,並且將其放大,結果就是這會成為你的武器跟優勢。

總結一下,當時筆者的優勢就只是 “跨領域” 跟有在 “寫文章” 而已,但將面試的問題結合這兩點。當被問到 “為何 XChange 要錄取我“ 時,我準備的回答如下:

  • 首先,嚴格來說,我算是一位 “跨領域” 的學生,大學學得東西和研究所的領域完全不同,雖然科系一直都沒變,但學習的領域跨了非常大;且我相信應徵 ENG 組的都是本科學生,若是有一跨領域的學生成功錄取,相信也會吸引更多同樣也是跨領域、非本科的學生加入。
  • 根據我搜尋過先前幾屆已經參與過XChange學員的文章,得知參與的成員必須寫關於活動紀錄與導師專訪的文章。而我在第一階段面試時,就有附上我的 Medium,雖然只有一篇是在做專訪紀錄,其他則都是程式相關的文章。但相較其他學員,對於文章的撰寫及專訪的經歷上,我相信我會更快上手,寫出的文章品質一定更好,使 XChange 被更多人知道。

最後面試結束時,面試官佳威還有慕迪針對我的回答進行反饋後面試就結束了,過一陣子也就是在 10/21 的時候收到錄取信,當下可說是非常興奮啊!

個人心境轉換

這部分除了紀錄筆者錄取前、後的心境轉換外,也順便當成這次文章的結尾。XChange 很棒,還有很多值得紀錄的地方,如與 Mentor 的互動、技術課程介紹等,將來有時間也會一併補上的。

進到這個環境後,發現通常會加入 XChange 分有三種學生:

1.自認讀錯科系

2. 想往互聯網前進,但不知道適合何種職位

3. 有明確目標,想成為互聯網產業的頂尖

註:上述 3 點資訊來自 XChange 前輩的文章中。

筆者自認是屬於第一種情況的學生,相較其他 Mentee,我對新創、互聯網的認知也較為淺薄;但在這一個多月的課程學習下,從加入前迷茫、不確定到加入後的自我認同,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真正的想法,也透過課程學習到了許多新東西,每次課程結束都會有不同的 Takeaway 及體悟,現在我已不再迷茫。

最後送給讀者一段話,要找出自己真的熱衷的事,永遠都不要怕踏出第一步,畢竟你也不會知道踏出的這一步對你的影響是好還是壞。就像 Gipi 所說的,人生就是來探索的,唯有探索才會有願景。

每個人的長處都不同,熱衷的事情也不同,科系不對又有什麼關係,找對領域才是最重要的,套用原子習慣我很喜歡的一段話:

滾水會讓馬鈴薯變軟,但會讓雞蛋變硬。你無法控制自己生來是顆馬鈴薯或雞蛋,但你可以決定要比硬,還是比軟。若能找到比較有利的環境,就能翻轉對你不利的條件。

所以,現階段處於迷茫的你,請努力的探索,並找到適合自己的領域吧!若是不知道的讀者可以考慮報名下一屆的 XChange 互聯網大學計畫,一定會有幫助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