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囤貨派還是講不聽派?心理學家揭肺炎風暴下的3種人性特質】

一場戰疫讓再簡單不過的人性,嶄露無遺了呢

pixabay

最近不論電視新聞還是網路新聞,甚至長輩群組瘋傳的,多是武漢肺炎(新冠病毒,COVID-19。)

不到二月初,台灣就開始囤口罩、囤面紙,甚至我去買睡前想點的精油,發現只要跟「免疫」有關的風味(例如茶樹、薰衣草)全都沒了,只得到店員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我只好摸摸鼻子轉身離開。

隨著疫情全球升溫,最近變成國外超市陸續被橫掃千軍。

雖然我沒參與囤貨,但看著大家都做,很想跟進的心情還是讓人浮躁。

反觀近兩週第二波返台的異鄉遊子們回國之前,大膽出國的台灣人多半回來也中標,引得網軍撻伐;陸續返台的一批也有不少確診,使得200多例個案過半數都是境外確診。

那些未確診、居家隔離的人也鬧出不少遊蕩在外嚇壞店家的新聞,總之,各式各樣新冠肺炎的資訊一樣沒少過,也會持續下去。

但為什麼反差這麼大?

囤貨的心情來自於什麼?相較於義大利鎖國之後,人民通通去慢跑、開趴的心情又怎麼說明?居於中間的人,比如多少補點貨壓壓驚,但又要冷靜寫這篇文章的我,原來從心理學的角度,可以窺出一些端倪,而且挺有道理的,這些現象跟人的天性並無二異。

加拿大心理學教授Gordon Asmundson接受CNN的訪問時談到,依據人們反映「全球大流行」衍伸的行為,正好分為三種:

囤貨派-反應過度(Over-responders)

講不聽派-消極心態(under-responders)

以及介於中間的人,這些人正在用不同的行為與心理狀態對抗著疫情。

囤貨派、講不聽派的人其實都在藉此壯大自己

認為自己做好萬全準備,對抗心中的恐懼;而消極講不聽的人也不完全真的不怕死,而是一方面真不認為自己會染病(即使不被感染,其實居家隔離是在保護身邊的人),一方面藉由對抗這些強制指令,來盡可能縮小對新病毒的害怕。美國心理學教授Vaile Wright則說:「某種程度上,這些行為都在讓自己取回生活的主導權。」

不過,不理性囤貨使物價飛漲、居家隔離期間到處遊蕩,不論從經濟和醫療負擔上看,無疑都會讓一個國假難以掌控疫情而逐漸瓦解。

《The Psychology Pandemic》一書的作者-心理學家Steve Taylor則認為,最關鍵之處很可能是資訊轟炸。

例如本週瘋傳「陸籍大媽在雪梨超市吐口水」的影片、高雄開趴的大學生、鄉民在PTT的各種貼文、哪個國家的醫師、護理師中標,都雪片般飛散在臉書、Twitter、Youtube、LINE裡面。

資訊碎片沈默地滲透每一支手機、每一台電視和電腦,他形容,這是不也是一種「infodemic」嗎,消化不完的新聞讓全世界只剩下新冠肺炎可以跟身邊的人寒暄一樣,

直至每個人都對疫情麻痺為止。

一但麻痺了,自然就不覺得自己會中獎,或是中獎了也無所謂。

所以情緒飽滿的情況下,如熱戀中或恐懼,人判斷事情的依據本來就不會合乎邏輯,所以心理學家認為,一場疫情是否能說服人類的天性(不甘寂寞、需要社交連結)實在不好說,想用同一套標準要求兩種極端都遵守,是非常困難的。

整個三月,台灣幾乎變成僅存的防守線。或許這讓人安心到不需要擔心這麼多(或讓人鬆懈,或有時間在那邊吵鬧無聊的事情)。

總之,我還可以安心地搭捷運、上班下班、跟朋友聊著哪一國又翻新數據、超越中國、趕上美國,好像只要勤洗手,乖乖戴上口罩,用手機直接預購口罩,到離家最近的超商取貨,嗯,真心感到驕傲,也覺得憂心。

因為這些都是第一線醫師、護理人員、檢疫人員,還有國家整體的動員,才有辦法如此吧。

謝謝你們。

延伸閱讀

--

--

我不是營養師,我伊森啦
我的工作是我的生活:自由接案的社群行銷營養師

A registered Dietitian/ Community Manager/ Copywriter in Taiwan. . 斜槓數位行銷的營養師/社群經理。寫文案、做社群、演講與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