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創祭講座側寫》矽谷產品經理的心路歷程

Emily Lin
Ideate with Us
Published in
11 min readJul 11, 2021

今年初,臺大創創學程針對學生們做問卷調查,意外發現大家對「 產品經理 」(Product Manager,以下稱為PM) 這個工作崗位非常好奇,因此在2021年5月學程特別邀請有豐富PM經驗的 Wen 蕭文翔學長分享它對PM的看法。

Wen 學長的職涯經歷相當的豐富,曾在Dropbox、Facebook分別擔任增長經理(Growth Manager)以及PM,2020為了圓一個創業夢,放棄矽谷的工作回台創業,目前是新創公司Cooby的共同創辦人。

Wen 學長的講座內容非常豐富,以脈絡來說,總共分為四個大主題,分別是

主題一: 為甚麼在軟體產業中,PM非常重要主題二: 學長在美國的五段工作經驗,與Takeaways主題三: PM 最基本的能力主題四: PM應該要保持的心態

以下會以這四個主題,帶大家認識PM 這個角色

首先在進入主題之前,你知道PM 的工作是什麼 ?

Wen 學長在演講中的形容非常有趣,他認為 PM的工作就像是開火車一樣,開火車得要確定火車行駛在正軌上、控制速度和停下火車,同樣的PM的工作精神也是這樣,只是這輛火車變成了是產品團隊,首先PM要說服團隊跟隨計劃,再來PM得要設定產品開發的順序、訂下每階段的目標來控制團隊的運行,最後在該停止的時候採下剎車,去讓資源達到最大效用。

主題一: 為什麼在軟體產業中,PM非常重要

Photo by Andras Vas on Unsplash

在104的搜尋欄位中輸入「PM」關鍵字,不難發現釋出PM相關工作的單位幾乎都是軟體公司。但仔細一想,明明有許多的產業都會向市場推出產品,但為甚麼講到PM時,大家腦海裡先浮現的大多都是Facebook、 Netflix、Microsoft、Google 這類軟體公司的 PM,是因為這些公司剛好比較有名,還是對於軟體產業來說,PM的工作非常重要?答案是後者。

PM在軟體產業非常重要其實與軟體產品的特性有很大的關連性,軟體產品和一般產品有很大的不同:首先,一個成功的軟體產品需要深入不同市場的第一線,深入了解客戶的需求,並提供精細的客製化。舉個例子來說可口可樂公司旗下雖然有數十種不同的飲料,但它只需要考量針對不同的地區,給予該地區適當的產品組合,然而Facebook比起可口可樂的考量因素複雜許多,Facebook每天會針對不同地區提供數百種版本更新,甚至每個用戶更新的版本也都不同,因此軟體產品需要 PM 來確保產品開發與更新的進度。

再來,軟體開發需要很多跨部門共同合作,但每個部門擅長的事情不同,很容易發生雞同鴨講或目標不一致的狀況,因此需要 PM 這個角色來做統籌。一個最小的Product Team通常得要有設計師、工程師和PM 三個角色,設計師和工程師負責開發,PM負責統籌、確認產品開發的內容與目標一致。

主題二: Wen 學長的五個工作經驗與Takeaways

Wen 學長在本次的講座中,利用自己的五個工作經驗描述擔任產品經理的心路歷程。

1.畢業之後先創業

Key Takeawaysa.「Decide What to Build」比起「Decide How to Build」更重要b.良好的溝通是PM 最基本的要求

Wen 學長從美國碩士班畢業之後並沒有馬上投入PM的工作,反而選擇了與朋友一同搬到矽谷投入創業,成立了一家主打網路社交遊戲 產品

的新創。同時,身為在矽谷的租屋族,學長在創業之餘,更經營了一個 60人的 Co-Living Space。這個Co-Living Space中居住著各行各業的人,從新創創辦人到輟學少年都有,因此對於一個經營者來說,需要花許多時間去和背景、性格迥異的人溝通。

這兩段創業時期的經驗幫助 Wen 學長建立了兩個對PM 職涯很有幫助的Mindset ,首先,網路社交遊戲的經驗讓他體會到「Decide What to Build」比起「Decide How to Build」更重要,再來,PM非常看重溝通,這邊所說的溝通不僅只是很會說話、聊天,而是指要精準地表達事情並利用證據說服別人,也因為如此,我們很少能在矽谷看到非英文母語者擔任 PM,因為 PM 的英文不但要好,還要好到可以精準地與人溝通協調。但Wen 學長經營 Co-Living Space的經驗有效提升他用英文把事情說清楚的能力,奠定了他日擔任PM工作的溝通基礎。

2. Retail Analytics Startup PM

Key Takeaways菜鳥PM如何創造機會讓自己被老闆認可

Wen 學長的第一份PM工作是從一間小型的新創公司開始的,在他剛入行的時候因為沒有實務經驗,往往被分配到跟工程師比較相關的工作,而不是自己比較有興趣的PM工作,因為老闆不太願意相信一個剛入行的菜鳥能夠獨當一面擔任PM。如果遇到這樣的狀況,許多人都會鼓起勇氣詢問老闆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被認可?Wen學長也這樣做了,但是他不僅只是詢問,更帶著精準地計劃說服老闆 : 他找了一篇在 PM 界非常知名的文章:”A Good Product Manager and A Bad Product Manager” ,然後把每個good product manager 的指標都找出來,作為自己每個季度的工作檢核指標,並和老闆約定只要自己能夠達成80%的指標,就能被認可為一位合格的PM。

經常,我們會和他人談到自己有從事XX職位或是想投入XX領域的熱情,但又很難證明其實自己也有足夠資格、像無頭蒼蠅一樣往自己的夢想無效率地前進、或是只想等待時來運轉等機會從天上掉下來,這時候不妨可以找到業界界定這類型合格人才的標準,為自己設計一個精準的計劃向有主導權的人提案

3. 脫離新創,進入中型電商

Key Takeaways要知道自己為什麼選擇待在不適合自己的崗位,以及該如何脫離不適合的環境

第一份PM工作讓Wen掌握了PM 工作的101,接下來Wen進入一家有150人的中型電商公司從事增長的工作,然而,因為公司剛好缺乏基礎的程式人才,於是有程式背景的 Wen學長,順理成章地接下了程式的工作,而不是做自己喜歡的PM工作,直到第二年才找到機會重回PM的職位。

在講到這部份時,他特別告訴還是在學生的我們:「真的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才容易做得好」原來,當時他在擔任工程師時覺得自己再如何努力都沒有辦法做得很傑出,每天都過得很痛苦,但一旦他返回PM的崗位,每天都做得很有成就感,更因為傑出得表現被老闆看見。另外,Wen 學長也提到現代人很容易因為資訊不對稱或是機運而卡在一個自己不喜愛的工作、系所或是環境,這很正常,但是一個人必須知道自己為甚麼選擇繼續卡在這個困境中( 像Wen 學長是為了要拿國籍 )、這個困境甚麼時候能夠結束,該如何轉換到自己更喜歡的領域,而不是繼續在困境中打轉。

4. 到吃了十年老本的工具型公司 Dropbox 當 PM

Key Takeaways
a.將在別的領域用過的策略帶進新的領域,也能有創新
b.大公司的PM 要想辦法讓大家知道你在做什麼c.打造個人品牌,讓別人知道如何和你合作

Drop Box 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公司,但是在 Wen 學長加入這間公司擔任增長PM ( Growth Manager )時,Dropbox正面臨轉型的問題 : 它是一個早已經被世人所知的品牌,其實不需要太多成本就能接觸到用戶,然而雖然用戶數有數億人,卻很少人願意掏錢出來付費訂閱Dropbox。在這部分,Wen 學長分享了他把電商的促銷手段帶入Dropbox,提高取消訂閱用戶的回頭率,利用取消訂閱用戶的帳戶數據去猜測取消訂閱的原因,再設計出一套最佳化促銷折扣,在對的時間點向他們提供個人化的折扣。

事實上,「促銷」是一個在電商、零售業非常常見的策略,然而工具型的產品過往很少會有促銷活動(譬如說,Microsoft Office, Adobe產品,幾乎不會看到他們出折扣吧!) ,因此嘗試把舊的策略用在新的領域,無論是不同的產業、地域就有機會能夠產生創新。

另外,Dropbox是Wen學長參與的第一間大型企業,大企業員工和團隊眾多,不可能每個人都互相認識並了解對方的工作內容,特別是PM,要確保團隊中每個人都可以 be well informed並且能取得足夠的資源,因此對內對外溝通和建立自己的品牌變得非常非常重要。在Dropbox裡,許多人會花很多時間宣傳自己團隊的進度和成果,像是舉辦午餐會、Show and Tell(一種演說活動)、貼壁報、在內部系統傳送Summary來讓大家知道你們團隊最近做了甚麼又有甚麼新的需求。再來建立個人的品牌也非常重要。在大公司內很難與每個人深交,因此當與一個新的人合作時,他可能會用你的個人品牌來帶入與你共事的方式,或者當你的老闆指派任務時,他會用你的品牌預測你接下來的行為模式而對把工作交給你感到安心。如同產業中的品牌,個人品牌也需要長期、穩定的經營。Wen 學長認為個人品牌的打造來自於工作習慣,例如如果一個人開會經常遲到五分鐘,那他的個人品牌可能就是「習慣遲到五分鐘的傢伙」,往後與他合作的人可能也會跟著晚五分鐘到。

5. Facebook 超級巨大公司的PM

持續不斷地溝通、溝通再溝通

從 Dropbox 離開後,Wen 學長到了有五萬員工的Facebook,擔任 Workplace(一種為企業設計的內部溝通工具)的PM。與之前在 Dropbox的經驗相似,Wen 學長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在做溝通,不但舉辦各種活動,還要透過 Persuasive Writing 向不同的部門溝通。另外,在Facebook,PM相當於公司的委託管理人,被全權授權管理團隊,但發薪水、打考績的不是PM,所以要怎麼被團隊相信,考驗了PM與團隊的相處能力,在Facebook期間,Wen學長卯足全力在與團隊做溝通,舉辦了各式各樣的活動聯繫大家的感情。

主題三: PM 最基本的能力

Photo by Leon on Unsplash

不是每個團隊都需要PM,沒有PM 代表這個團隊已經運作得相當完美,能夠有效率地朝目標前進。然而不可能每一個團隊、每一次的合作經驗都會很順遂,所以這時候 PM 就變得相當重要。

Wen 學長認為 PM的工作就像是開火車一樣,而那輛火車就是團隊。首先PM要說服團隊跟隨計劃行駛在正確的道路上,再來PM得要設定產品開發的順序、訂下每階段的目標來加速團隊的運行,最後當專案該停止的時候 PM 也要負責採下剎車。

  1. Strategy

一個好的 PM 要有很強得Product Sense,必須在有限的資源下辨識出應該要做得好的項目。

2. Execution

這裡的執行力不是指做產品的技術,而是指 PM 提升溝通效率的能力。團隊中不同的部門間都把 PM 當作溝通的橋樑,要如何讓相同的事情不被重新拿出來被討論 ? 要如何鼓舞大家,讓團隊更有動力 ? 要如何確保最終能完成與概念相符的產品 ? 這些都與PM的溝通能力有關。

3. Capacity

Wen 學長認為一個好的團隊內需要有三種角色 : 分別是有理想創意的人、有執行能力的人、喜歡與大家交流的人。如果PM 所統籌的團隊剛好缺乏某一種類型的人格,那這個團隊可能就會遇到危機,因此 PM 就負責補足團體內的缺乏的腳色。因此一個好的PM 至少要培養上面三種人格特質中的兩種人格特質。

主題四:做PM 應該保持的心態

最後的最後 Wen 學長給了大家一些關於成為 PM 的建議,這些建議都能從生活中做起,所以想成為 PM 的同學們歡迎在日常生活中搭配服用。

  1. 培養想像力

想像力是願景、創意力、洞見的基石,而且它是會被扼殺的,所以一定要持續培養。

2. 培養好奇心

做一個PM 一定要了解團隊內人的進度和認知,一個人得要有足夠的好奇心才能時時刻刻關注不同人的工作內容。

3. 懂得逆風而行

前面不斷地提到PM 的工作脫離不了溝通和說服,在職場上的任何一個決定一定都會有反對的聲音出現,永遠避免不了爭執,這時候和人據理力爭雖然很痛苦,卻是 PM 一定得面對的課題。

4. 了解其他人內心的想法

前面有提到,PM 需要有 Product Sense,那麼他可能就需要了解用戶端的想法,另一方面PM 要作為團隊的協調者兼管理者,這樣的角色促使他要去考慮團隊內每個人內心的想法,才能驅動團隊前進。

今天關於PM 的分享就到這邊結束了!最後在文末提供 Wen學長提到的文章和書籍

  1. Product Manager 經典文章 : A Good Manager and A Bad Manager
  2. 策略制定經典書籍 : Good Strategy / Bad Strategy

最後非常感謝 Wen 蕭文翔 學長的演講,目前學長正在 Cooby 擔任執行長,他們的公司正在尋找前端工程師,除了福利待遇優,還能和一流的矽谷人才憶起工作,若有興趣的人一定要趕緊投遞履歷~

--

--

Emily Lin
Ideate with Us

台北人,會計仔,想用鏡頭紀錄有趣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