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erience Success and Joy of Learning: School visit @ Finland (2)

Lau Wah
EDB i-Journey@Finland
6 min readMay 1, 2018

Timothy D. Walker在《Teacher Like Finland》指出美國重視快速、努力,屬於成就取向,而芬蘭卻是講求徐緩、溫和,可算是幸福取向(亞洲絕大部分地區都是成績、成就取向)。過去兩星期,我從不同角度都漸漸觀察到、感受到芬蘭如何營造一個幸福的環境。

早於1930年代(芬蘭宣布獨立才20年),經濟環境不如其他西歐國家,嬰兒夭折率非常高,每1千名出生嬰兒便有65人死亡。所以,政府想出「產婦補助」計劃(1937年由Arvo Henrik Ylppö策劃),資助每一位準媽媽一箱嬰兒物資或現金(140歐元現金),據說95%的媽媽都選擇「百寶箱」,內有初生嬰兒需要的各種衣物、睡袋等實用物品(隨年代需要會有所不同),只要把東西拿出來,紙盒便可以變成「嬰兒床」,既環保又可減低猝死風險。我非常欣賞這個計劃所帶出的訊息:確保每一個BB的人生都有健康的開始(不論貧或富),以保障嬰兒的成長。(註:認識芬蘭歷史的確有助理解這些做法背後的考慮)

不同時代的百寶箱都見這個計劃的心思(圖片來源:Petra Ristola / Yle)

想一想,差不多每個芬蘭人都是睡著由政府贈送的「紙箱」長大,這項不起眼的傳統便成為國民最窩心的照顧、共同的回憶。至於政策背後的理念是甚麼?赫爾辛基大學Panu Pulma教授(芬蘭歷史學系)指出:

The box is a symbol. A symbol of the idea of equality, and of the importance of children.

迎接孩子的都是乾淨美好的自然環境,這一點,真的讓父母覺得安心

在芬蘭考察期間,我嘗試圍繞Jyvaskyla中心一帶的湖泊路跑(到步兩星期累計跑了30多公里,希望可以再跑更多),沿途所見的民居四處都有樹木,而門口或附近就有一個供小朋友玩樂的公園(幾乎一定有盪鞦韆、沙坑之類的玩具),當然只有設施是不足夠的,芬蘭的學校又如何建立小朋友的幸福感?這裡我舉出幾個例子:

  • Let’s take a BREAK:一般的芬蘭學生上課45分鐘後便會有15分鐘休息時間,可以自由選擇做甚麼,目的是要有規律地安排時間讓大腦休息。(考察期間,我看見大部分小學生都很踴躍走到室外活動,相反中學生就較多在玩手機,我們看見這情況第一個反應是這個措施頗浪費時間,亦令校園有點混亂,而芬蘭老師亦會在休息室飲杯喝著咖啡、翻看報紙、跟同事聊天。再看香港的教學現場,當然不能簡單地複製這些做法,但我認為幾個重要的理念是值得參考,例如:工作與休息的規律、平衡;學生擁有自由選擇;老師亦需要休息等)
  • Keep it SHORT:芬蘭學校每週上課的時數不算長,當學生每天都能夠早放學,餘下的時間就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做的事,例如備課、溫習、運動、休息等等,而芬蘭的家長亦放心子女放學後自由活動,注意這個情況會因升上高中而會加長課時,芬蘭的高中生亦變得較有壓力。(其實,香港有部分小學都有類似的做法,我所認識的九龍禮賢學校,十多年前經已是早上上課、下午活動,讓學生有均衡的校園生活,而近年亦有不少學校(浸信會天虹小學救恩學校)都實行短課時,以增加學生其他經歷的時間,當然這個安排背後是需要付出代價)
  • Finnish schools on the MOVE:根據2013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在參與實驗的芬蘭小學生中,只有一半人達到每天至少進行一小時「中等至強烈」的肢體活動的國家標準,至於中學生則只有17%達標。因此,芬蘭政府推出「芬蘭學校動起來」計劃,為的是要增進孩子的活動力。(蘇格蘭亦發起一個名叫「The DAILY MILE」的活動,讓小孩子每天都有RUN的機會。

芬蘭的家長相信在玩樂的過程,孩子 They are DOING something. They are PLAYING. That is their JOB.

空間、設施、時間、活動
不少父母會陪同子女一起跑步、踏單車
剛巧在我的住所對面就是芬蘭室內大型遊樂場 Super Park,去年亦進入香港市場
讓年輕人有空間、時間自由選擇喜歡做的事(右圖來源:Richard Yeung)

上述所見的不同政策加起來,讓芬蘭學生能夠在一個健康的環境下慢慢成長,特別是看清及劃清工作與休息之間的界線。現在,我們便可以想像,當他們將來離開學校,踏出社會後會如何對待工作、休息、家庭?至於身處香港的我們,看見芬蘭的情況,又是否只有慨嘆、無奈?而當我看見至誠,便不斷反思,作為家長的我可以怎樣建立他的幸福感?

探索
陪伴
嘗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