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女 Kong Girl
In Search of Sanctuary
8 min readDec 2, 2019

--

公民教育系列 — 民主精神

「我要民主!」…呢句個個都掛係口邊,可能因為西方國家行民主算行得成功,所以大家會假定民主係發展左既社會必要條件。呢排有時睇唔同既訪問,當中都會問到點解咁想要民主,有啲抵死啲既主持仲會藍絲上身,係度話:「美國夠有民主啦,咪又係選左個傻既出黎?」。通常,受訪者普遍都好似有一種:「係既 咁但我接受唔到極權囉!」。如果呢個時候有人搬埋新加坡做例子,啲人通常都會變左四點鐘江 sir。由呢D種種就可以睇到大家未必好了解「民主」同社會穩定既關連性。咁其實到底民主係咪必須的?

去答案之前,如果要做一個有質素既討論,要先為理據入面既主要詞彙作出定義,再列出論據,先可以好好檢查論據既有效性(validity)和可靠性(soundness). 咁首先定義何謂民主。

民主最精準既說法就係由林肯所講 “Democracy is 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 (Source: Gettyburgs Address) 簡單黎講就係要體現民主,政府係由人民組成,能代表人民,而且係為人民服務。實際去解說就係人民可以參與及影響政策既決定以達致普遍生活質素既提升。不單止係可以發聲咁簡單,係發完聲之後政府要接納而且順應民意。係民主制度下,人民有權直接以投票方式去決定(direct democracy), 或者透過民選既代表去代佢主理政治(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即使民主既程度會因為方式而有所不同,但係民主嘅精神依然不變。只要人民有渠道透過 現有制度去影響或改變政策,就係民主。

好,下一步就應該去討論民主既功用。但係去呢一步之前就想講下到底成立一個政府既「初心」係乜野。係一個社會,的確有好多事需要到一個協調既角色。例如,大家需要乾淨既食水,好多人就只會係知道自己想要但唔知點樣去做。有政府呢個角色,佢可以做一個計劃出黎,去籌旗,去搵人,去監督。有人周街扔垃圾,搞到衛生好差,咁就需要到一個角色去懲處,咁先可以保持到一個地方既環境衛生。以上兩個例子只算係一啲「滿足基本需要」既例子,而呢種問題係已發展既社會多數已經處理左。高層次啲既問題就係包括點樣還富於民,例如點樣同其他國家協商去推進貿易,技術交流等等。咁呢啲都需要一個地方既代表去帶頭同人協商同安排。一啲再難度高既問題就包括你點樣去保持一個地方既長遠競爭力,例如去優化教育制度令人民嘅教育水平得以提升,或者係由健康入手,以上兩種都係令到你既人民繼續為市場注入動力,保持競爭力。一路舉例,你會發現個成立一個政府既「初心」就係要政府去做一個協調及統籌既角色,為既係推進管豁範圍內既發展同該地區既人民生活水平。所以點解公務員亦有另一個名叫做「公僕」。

而呢個都係我一直所提倡既社會契約論既精神。市民俾權力俾資源政府去管理,其中有一個好大既假設就係呢啲「公僕」可以有效地運用權力去推進的大家既生活質素。市民既出發點好簡單,就係能安居樂業。哪怕係要俾你抽十幾percent既稅,你咪抽囉,我生活得開心咪得囉。

咁要推進大家既生活質素,係咪無民主就做唔到?不是。 英治時期既我地無,隔離新加坡都無。人地咪好地地? 當時係安居樂業之餘,仲要係由漁村變成國際城市。咁點解需要民主?點解仲要假定民主是個「好東西」?

因為大家既假設有二。第一:「人總係以自己既需要為出發點」。呢點都好正常亦係好符合人性既表現,你只要細心數下你每日有幾多次將個「我」字放係嘴邊,你就會明白。我地既言行,分析事物既角度,往往都係被我地既經歷所影響。舉例,一個係高上階層既人,出入有私家車。對佢黎講,如果好單純用交通方便程度呢個角度去諗,佢好可能覺得起一條高速公路會有意義過起一條地鐵線,因為佢唔用地鐵。但一個因為負擔唔起市中心房屋既中低下階層就覺得地鐵好重要,因為可以幫佢縮短每日既返工時間。政府既司居長,月薪都廿幾三十萬起標,點樣都係一個高上階層既人。我地係咪可以好有信心去寄望佢地會認同並且優先處理中、低下階層面對既生活問題?佢明唔明,例如劏房問題、土地問題、醫療問題等等既迫切性都成問題。佢枱頭上就一定有無數咁多個議題要搞,以一個上層人士既角度,會唔會搞一啲經濟項目其實對佢更加有好處?為自己既前程著想,佢極有誘因去做一啲益朋友益下啲達官貴人既政策,因為退休之後,佢可以繼績做CONSULTANT去收幾廿萬一個月。

第二個假設:「絕對既權力係絕對會令人腐化」。我諗只要參照歷史,就會有好多好多既例子,尢其係望住極右或極左思想既政權。我地可以用一個比較近既例子 — 毛澤東。當初佢帶領既共產黨係國共內戰時期,的確做到尊重農民並以佢地既福址為依歸。佢會參與水利工程去幫助人民抗旱,即使戰爭都會避開唔傷害農民或佢地既農作物。共產黨入村基本上唔會遇上抵抗,因為相比下既國民黨有好嚴重貪腐問題。但後期既毛澤東就真係俾絕對既權力腐化。佢推行「大躍進」同史泰林既「五年計劃」有過之以無不及。當人民食都食唔飽既時候,仲要去玩練鋼,最後做成大飢荒,大家易子而食。當期時係講緊有幾千萬人死亡,但毛澤東唔肯承認政策錯誤。在1962年,劉少奇就公開批評大躍進政策,引起毛主席不滿。緊接下來,就係毛主席用更血腥、更暴力、更醜陋既手發去清除異見。佢係1963年發起四清運動,係1966年就開始文化大革命。為既只有一樣 — 「權」。當初會幫人民抗旱既毛澤東已經被權力腐化到無影無蹤。

鑑於人性本身既設定係利己,而絕對既權力係絕對會令人腐化,人民係將龐大既資源同權力交拓俾一個政府既時候,自當會抱有合理既懷疑。所以,人民會要求有一種機制去監察政府同確保政府可以理解並委善處理社會大眾嘅需要。呢一個就係大家要求有民主制度既原因。大部份民主國家都係行代議民主制 (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即係議員係透個人民公投選出,然後選出既議員就代表人民在議會中行使權力(稱為代議)、制定法律和管理公共事務。呢種民主制度間接令人民成為議員嘅「老闆」,如果佢哋推行嘅政策或者係佢哋嘅政績不如理想,佢哋會比人民彈劾,甚至趕走。呢一個制度就可以俾到誘因議員去將民意帶入政治,並以民意為依歸去決定政策方向。所以,民主制度就係為之前講個兩大假設加以制衡,咁先可以確保到政府唔會以自身利益出發同漠視民意。有呢一種機制,大家先會覺得政府更加有原因去做番佢應有角色 — 一個為推進管豁範圍內既發展同該地區既人民生活水平既協調及統籌角色。如果可以使到英治時期既香港,或者係毗鄰既新加坡既政府咁出色,你會見到一個政府的確唔係一定需要依靠民主制度先可以體察民情同有效處理人民嘅需要。

但香港政府,立法會同區議會有無咁既能耐先?

如果民選既議員有尊重民意,之前就唔會有一個又一個天價但係成效奇低既項目,例如 — 不能避雨既避雨亭,一條比汀九更貴既行人橋,八萬蚊一個車位既單車場等等。錢就用左,但對區既生活質素係咪有按比例提升,大家心裡有數。如果香港係有民主,照道理係6月9號既一百萬人大遊行,政府已經會立即撒回條例(我地衰過廣東),運動唔需要發展到5個月,更唔需要衍生出警暴同催淚彈既污染問題。香港雖奉行代議民主制,但香港嘅議員(立會好,區會都好)並沒有將民意轉化成為佢地安排及推動政策既首要考慮,令香港既民主制度根本名存實亡,有等於無。最終造成官迫民反,以致零售業銷售額大挫,而聖誕新年假既銷情亦應該非常淡薄。旅遊業又成問題,金融業其實都會開始考慮以加快發展其他亞洲城市。其實,如果當初政府係尊重民意,以香港人既善忘程度,可能我地已經唔記得左有個反送中條例既運動,暑假繼績開開心心去吃喝玩樂。當然會有人會將眼見既問題歸究於示威者。係佢地既邏緝黎講,如果唔係有人示威,又點會搞到市場咁慘淡?但如果唔係有人示威,送中條例會通過左,而慘淡既就唔會係零售旅遊咁簡單,一定會係金融地產行業受最大既衝擊,因為外資同大陸人既錢都未必夠膽再經香港 。咁樣既政府,推一條完全睇唔到對人民有乜野用而且令香港人同外資都好擔心既法例,仲要用兩次過百萬人既遊行加幾個月既行動,犧牲左幾多金錢,時間,同人命先換取到「撒回」兩個字,好明顯呢個政府係不受約束既情況下會濫用權力去推不利於民既政策,從而令到大家既生活都大受影響。咁當然對住呢一個政府,我地更加需要迫使佢地從態度同制度上去改革,去真真正正體現民主,以做到還政於民,及還富於民。因為靠一個咁剛愎自用既政府,竟然可以呃自己呃到區選都誤判。民意都搞唔清,你又點寄望佢明白人民所需既係乜野,更枉論寄望呢個政府幫你解決問題?

過去五個月,已經睇得好清楚香港人係有資格要求民主。我地係呢一個關頭會行使公民權利去遊行去投票。我地會有人鑽研法例,去監察同俾意見候任區議員。香港人從來都聰明同實幹,我地一次又一次係難關前面都可以迎難而上,解決問題。係呢度再一次奉勸香港人要繼續迫令政府還政於民。大家係區議會選舉行左重要既一步,第二步就係要光復17區(對唔住離島,唔知點幫你),準備功能組別選舉同立法會選舉,光復到既話,就可以徹頭徹尾光復立法同執政機構,體現民主精神。呢個,可能比起實現雙普選更難,但亦先係我地既最終目標。

--

--

港女 Kong Girl
In Search of Sanctuary
0 Followers

A vivid reader of history, psychology and neuroscience. A first row audience of the tragedy of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