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可成:應該拯救新聞業,但要拯救的是什麼?

Ben Thompson 表達得很直白:新聞對於民主社會而言固然重要,但在他看來,報紙已經是一種「不必要的」存在……

(方可成,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在讀博士、原《南方週末》記者)

《紐約時報》的媒體專欄作者 Jim Rutenberg 就在一篇文章中強調:新聞媒體是美國民主的支柱,如果沒有了做調查報導的報紙,失去了輿論監督的政客就會變得腐敗;如果沒有活躍發達的地方媒體,我們就會看到一個個「資訊沙漠」,民眾將會變得閉目塞聽,民主社會的毛細血管將會乾涸,整個體制將會衰敗。 攝:Justin Sullivan/Getty Images

做嚴肅新聞的媒體活不下去了;垃圾資訊充斥的社交網絡看不下去了。

今天,當我們談論媒體相關話題時,這是幾乎人人都會提到的兩個主題。一方面,全世界的許多媒體依然在新聞業的危機中掙扎;另一方面,社交網絡上孕育的假新聞、陰謀論、標題黨,讓我們身處的資訊環境變得臭不可聞。

於是有人大聲呼籲:救救媒體吧,特別是長久以來為我們貢獻嚴肅內容的傳統媒體。《紐約時報》的媒體專欄作者 Jim Rutenberg 就在一篇文章中再三強調:新聞媒體是美國民主的支柱,如果沒有了做調查報導的報紙,失去了輿論監督的政客就會變得腐敗;如果沒有活躍發達的地方媒體,我們就會看到一個個「資訊沙漠」,民眾將會變得閉目塞聽,民主社會的毛細血管將會乾涸,整個體制將會衰敗。

誰來拯救傳統媒體?Jim Rutenberg 向廣告商發出了請求:你們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不要將所有的錢都投向 Google 和 Facebook,而要投一些給傳統媒體,尤其是地方報紙。「這不是請你們做慈善,而是請你們考慮一下常識。」他說:「如果現在的趨勢繼續的話,你們所熱衷的那些大平台將沒有什麼高品質的內容可以填滿了。」自然,那是一個眾人皆輸的結局。

(未完)

繼續閱讀,請點擊: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70703-opinion-fangkecheng-medi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