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小聚:千橋之城 建築師與你分享香港天橋風景

香港端小聚這次與「城市接築 UFA-Lab」合作,邀請建築師胡漢傑和城市設計師陳智峰,透過認識城市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和會員去閱讀香港以至世界各地天橋的規劃和設計。帶大家跳出以往對於交通天橋的框框,去探索香港未來道路的發展可以怎樣。

12月香港端小聚海報。圖:端傳媒設計組

現代的都市革命與建築家的烏托邦

歷史怎樣影響今天城市的面貌?城市設計師陳智峰介紹,經歷1750年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後,科技飛躍發展,建築變得更高,如美國紐約1902年建成的熨斗大廈。建築大師路易斯·沙利文提出,建築被視為不再只為美觀,更講求功能及空間。

二次世界大戰後,當時的歐美建築師肩負城市規劃的重任。當時建築師柯比意的「伏瓦生計劃」等,首現人車分隔,和令行人步向高空的格局。建築師魯道夫在1967年提出將紐約曼克頓設計成依存大型高架公路的進化都市,在高架道路上興建綠化平台和樓宇。

這些計劃並沒有實現卻無獨有偶地影響香港城市發展。今天的中環、沙田、屯門等,不難看到以汽車為主的規劃和行人天橋網絡。

圖片由講者提供

香港:天橋城市?

建築師胡漢傑,爲了探討天橋城市這題目,起初在香港行人天橋上隨意行走,發現不少行人天橋是狹窄、沉悶冗長,也無特別設計的,只有指示牌,引導行人走過輸送帶般的通道。

他介紹了一些重點走訪地區的天橋設計:

荃灣,有連接了荃灣站和荃灣西站的天橋網絡,通往各個商場和公共設施。回到地面,荃灣特有的「陂坊」及後巷和市集構成了一個「行人網絡」。天橋網路和地面街道網絡,兩種看似矛盾的社區模式,在荃灣新舊交融。

攝:王嘉豪/端傳媒

其次是旺角,旺角地面有不少特色街道,如花園街北、西洋菜南街和通菜街南等,形成獨特文化。連接旺角站及旺角東站的行人天橋很長,橋墩和樓梯大量佔用地面空間,令地面更難行。雖然天橋能有效帶動人流,但是人停下來或漫步的時間相對減少,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旺角的特色街區文化。

將軍澳,被戲謔為「無街之城」。區內較早期發展的寶林站一帶,還能見到街舖的蹤跡。較後期發展的將軍澳站和調景嶺站一帶,行車路面寬,行人過路處少,行人天橋連接各個建築及設施,如交通樞紐和學校,街上逐漸沒了人影。

最後是元朗,政府近年計劃在元朗明渠上建超級天橋,香港五大建築規劃學會指計劃的行人天橋,與現時元朗的擠塞黑點相距350米,效用存疑。其實只要走進元朗,舊墟一帶的街道相當熱鬧,適合步行;而且「行人優先」的原則在國際上已是大趨勢,在元朗建造超大型天橋系統,是否就能舒緩行人路擠塞問題呢?

建議的旺角行人天橋系統(圖片來源:路政署)

香港的天橋看似紓緩行人路的擠塞,卻引發各種各樣延伸的問題:香港的建築物密度太高,部份天橋貼近建築物,引致私隱問題;在天橋加裝檔板雖分隔天橋與建築物,但不利通風和採光。另外,橋下空間一般昏暗且無特別用途,用地面空間換來天橋空間未必划算。

政府過去規劃天橋有不少錯配,審計署檢視過使用率偏低的天橋,發現政府仍為這些天橋支出龐大的維修費用,甚至額外增建升降機。而且,私人物業的業主有責任保養和維修連接擁有物業的天橋等等 分析至此,我們是否還默認天橋就是解決行人路擠塞的良方呢?

外國天橋的風景

城市設計師陳智峰接著帶我們跳出香港,去看外國其他興建高架空間的例子,又有甚麼經驗讓我們學習?

位於紐約曼哈頓,廢棄鐵路高架橋改建而成的高線天橋公園,經附近居民爭取保留及改建公共空間,現在成為紐約市的地標。高線公園改變過去公園都是設置在地面上的概念,在高架橋上形成空中的園林。

又如首爾的Souello 7017,是由本來要清拆的行車天橋,活化成橫跨首爾火車站的空中花園。在橋的各處有大量圓形花盆,建築師沿用圓形元素,像圓柱形小亭的咖啡店、展亭、電梯、兒童設施等。讓人思考在城市中,汽車與行人以及自然與建築的關係。

荷蘭鹿特丹空中通道,這是世界上第一條由眾籌建成的行人天橋。2008年金融風暴令鹿特丹中央車站街區的重建計劃擱置。當地年輕建築師團隊ZUS提出Luchtsingel計劃。2012年 10 月,發起眾籌活動建造天橋。贊助人不論金額名字都會刻在橋上。這個計劃利用眾籌令每個市民都有機會參與,增加市民對城市的參與度。

城市設計師陳智峰(左)與建築師胡漢傑(右),創立「城市接築 UFA-Lab」,透過探索城市與建築的相關課題,演繹出對「未來城市」的想像。

Q&A環節:跳出框框的城市規劃

城市設計師陳智峰最後說,面對科技飛快的進步,城市有需要、有能力去適應變化,不能因循着過往的規劃模式。未來城市會不會像當年電影「第五元素」一樣,天空出現多層飛行交通工具,而天橋在這時的角色還會像今天一樣嗎?還是可以將天橋發展成為公園之類的另一些建設呢?對於我們城市發展,我們是不是可以跳出過往的框框,去想象更多的可能性呢?

在問答環節,有觀眾問:「剛剛提及有部分的天橋是使用率偏低的,有些是設計上有缺憾的。講者你們覺得,這些天橋是不是應該去改造成好像外國那些天橋那樣?」

建築師胡漢傑回應說:「其實有部分的天橋,我們是覺得應該去拆掉他們,好像我們提及到,天橋不是唯一去疏導行人的方法,既然地面的街道比較好走,建造天橋的意義就不大而且維修的費用龐大,其實清拆一些使用率偏低的天橋更符合城市的發展。」

另一位觀眾問:「其實中國很多城市都有發展到地下街的模式,當中不少都發展成熟,不只是可以紓緩人流,更加可以發展成有特色的街道,香港是不是都可以借鑒這一種發展的模式呢?」

建築師胡漢傑回應指:「其實當初我們去研究香港的街道的時候,都要研究是不是可以在香港建造地下街。其實香港政府都有提議建造地下街,但是在維多利亞公園的地下去建造,並不是如中國那些在市中心,可以疏導人流的能力相對較差,而且花費不少。另外,其實維園本身相當適合步行,政府擬建地下街的選址有點令人費解。」

城市設計師陳智峰補充:「其實香港的地下空間有不同管道,當中有商業設施也有公共設施,錯綜複雜,當中牽涉的業權問題,要梳理然後建造大型的地下街,其實是極具複雜性。所以我們在研究初期已經覺得香港要發展地下街有一定的難度。」

(文:劉家睿)

相關閱讀

城市接築 UFA-Lab官方網站:http://ufa-lab.design/

端傳媒《City Walker:荃灣的天空之城》:住在荃灣的人會想對自己施一個改變生活模式的咒語,放棄天天半空行走,返回地面嗎?

端傳媒《龍子維:打破離地城市的公共空間潛規則》:港鐵職員揭露了香港公共空間使用的潛規則:公共空間該如何使用、何人可以使用、何人被禁止使用,基本上都是被極度「規訓」的事情。

加入端會員,看見好新聞 ➤ theinitium.com/subscription/offers/

對端有疑問?想寫一些和端有關的思考?有什麼給我們的建議或意見?歡迎加上 #端傳媒 ,或致信 membership@theinitium.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