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小聚:鏡頭下的青年政治領袖

1月香港端小聚,邀請到紀錄片導演林子穎(Nora Lam),端傳媒攝影師 Stanley Leung,一同探索他們鏡頭下的香港青年政治領袖,聊一聊影像在公民社會中如何參與公共討論。

1月香港端小聚海報。圖:端傳媒設計組

在公民社會中,當你拿起攝影機,面對青年政治領袖,會進入政治討論還是還原於人?端小聚以「鏡頭下的青年政治領袖」爲題在香港和台灣展開了兩場分享。其中香港場邀請到記錄下香港青年政治領袖、本土民主前線前發言人梁天琦的《地厚天高》導演林子穎,和端傳媒《佔中九子微紀錄片》攝影師 Stanley Leung。問答環節中,兩位影像作者分享了他們對於「影像」與「政治」之間關係的思考。

重新觀看自己的作品,他們有了新的領悟

重看了紀錄片的片段後,林子穎覺得整個作品不是在紀錄梁天琦的故事,而是紀錄她自己和梁天琦的共同點:當時發生在梁天琦身上的故事都是自己那時在面對的,例如成長、發現了世界某些現實的一面,妥協,或是夢想的幻滅。她指如果現在接觸這個題材,可能會用不同的方法拍攝,而現時的她已經與當時具有不同的情感。

Stanley 對於拍片有了新的感悟。他說,「其實不想再這樣講故事了,即只不過是為了講這樣的故事,才跳回去當日的感覺。到現在這一刻很想拍一部片,會比較想去挑戰他們一些觀點,做一些有批判想法的東西。」

活動現場,林子穎(左)與 Stanley Leung(右)分享他們對於影像在公民社會中的表達的思考。圖片:端傳媒

紀錄者還是參與者?

手拿攝影機的時候, 他們的身份在「記錄者」與「參與者」中轉變,掙扎是一種常態。

Stanley 說拍攝時單純是爲了記錄,而拍完這段片後心態有些改變:很想用這個媒介去做一點東西,比如用一條片去拉攏各方,去做一個隔空的對話又好。他認爲拍紀綠片不需要中立持平,這和一個記者的身份是不同的。當拿著相機去示威現場,若拍攝的過程裏有不公義的事情發生,他也會感覺到憤怒。究竟到達什麼境地,Stanley 會放下相機參與其中,他說到現在還沒有給自己的答案。

林子穎認爲假如是收了工資去拍攝,所有的東西就理所當然很多:如果是攝影師的工作是有薪金的,那拿著相機時就只能接受別人在丟磚頭,自己在拍攝。反而自己一直在做的東西比較多都是自費,所以會產生這個掙扎,而這個掙扎也是痛苦的:

譬如在雨傘的時候,自己是校園電視記者,同學在前面被警察打的時候,或者想打警察的時候,是不可以幫忙的。看到和自己同年的人在自己前面,會問自己為什麼他給人推撞,我可以在這裡拍照,之後放上 Facebook,賺讚給自己的傳媒。我覺得不公平。

林子穎說希望工作和這些東西分開,這樣就不需要面對這些掙扎。這也是爲何最近拍少了些政治的東西。

拍攝過程中的轉變與選擇

林子穎大學一年級時參加校園電視的工作而去拍學生新聞,所以最初都堅信拿著鏡頭,就不可以拿磚頭、打警察,紀錄者與參與者這兩樣東西要分開。而製作《地厚天高》的時候,她很早就決定不會用很政治的角度去講這個人物。

整個故事是要講「成長」。拍攝時跟著梁天琦東奔西走,尋找和故事線有關的事情,問的問題都是圍繞著這方面,或追求這方面的畫面。林子穎說:「我想觀眾得到些東西,但是與社會沒有關係,或者說我都不是很相信觀眾看完之後會做些什麼。」

林子穎覺得從校園記者到《地厚天高》,拍攝的題材,一方面是越來越政治化,越來越敏感,從雨傘到港獨;但另一方面,題材是越來越窄,越來越深入,從講運動現場,到講一個人怎樣去面對人生的選擇。

如何與受訪者建立一種信任?

「溝通」與「瞭解」是 關鍵。

Stanley 會跟受訪者溝通,究竟想怎樣去講這個故事。因爲要和受訪者有一定的默契,然後才會接近,才會感覺到受訪者的人是怎樣。

林子穎說她刻意會去做到的,就是確定讓梁天琦知道她在做什麼。林子穎希望把距離感拉近,雖然不是共同創作,但是都是有商有量,整個拍攝的過程盡量讓對方舒服,或者盡量讓對方也享受這樣的東西。

林子穎形容與梁天琦的信任是短時間內建立的,一份很多人都沒有的信任。但是這個信任很大部分是建基於梁天琦知道林子穎在做什麼、在拍什麼。所以她與梁天琦永遠不會成為真正的朋友。

紀錄片《地厚天高》海報圖

林子穎指自己是知道要講出好像《麥田捕手》的故事,是好像想好一本書一個主題,沿著這個主題去找那些東西,找完所有起承轉合,就已經剪了一套電影。當時梁天琦聽完整個故事,就說這個故事好似《麥田捕手》那樣,一個單純的人,但要面對一個很複雜的世界,所以就很不開心。

林子穎說:「我不知道他對《麥田捕手》的理解跟我的理解有沒有出入,但是我拍的時候,或者剪接的時候會有這樣的一個依據。他(梁天琦)沒有真的看過這套片,希望他不會覺得不好。」

「拍攝之中,故事以外」的遺憾

林子穎指拍攝的時候有些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而那些不是故事線裡面的事情。有關「港獨」或者「政治」的東西剪走了,因爲她覺得不是很有趣。很多東西跟當時的政治氣候有關,譬如與審訊有關的事情,梁天琦說不要拍,她也很聽話沒有拍。

林子穎覺得前兩年還小,沒有什麼耐性。如果她不是二十幾而是三十幾的話,可能會等幾年,等梁審判完沒有任何上訴機會。她會把政治的事情放進電影。

《地厚天高》本來只是計畫拍到選舉,把選舉作為理解或者妥協的一部分。之後梁天琦去美國的時候,林子穎以為他去美國之後的事情就沒有關係。那時剛好自己又去了美國東岸旅行,想說去探望一下他,本來沒有想過要拍,只是剛好有一部相機就拍了,所以波士頓那部分是拍到有點草率。林子穎笑言:「因為本身是沒有想過放進電影裡面,但是拍了不用好像又有點浪費,之後剪接的時候又覺得好像有點用,就覺得為什麼那時候不拍多一點呢,顧著去玩。」

佔中九子微紀錄片,攝:林振東/端傳媒

「無力感」強,引起了共鳴,但還是要走出來

有觀眾分享說:「看完《佔中九子微紀錄片》之後,感覺到就有種與前女友分手之後又再勾起回憶那樣,那種無力感更強,是很好看,但是看完之後那種無力感更強。你說想拍一套帶點挑戰的,會不會宏觀一些,不那麼個人?」

Stanley 也給出了自己的回應,

我看完之後都覺得很容易掉進2014年的情況,其實不是很想那樣。這一陣子有套紀錄片叫《傘上》,看完我都覺得又是回到那個位置,是很感動,所有人哭起來,看完是很感動的。但你看完走出庭之後,就覺得又是這種東西。所以為什麼我做完這段片之後,覺得不可以再這樣,要開始跟自己講不可以再用這樣的角度去看這一班人,要真的要挑戰,要批判的去想整件事情,去想他們的行動,去思考他們的思想。

活動現場圖,正放映端傳媒《佔中九子微紀錄片》。圖片:端傳媒

身爲導演,如何看這一代的青年領袖?

Stanley 回應說:「其實拍攝的途中,我覺得這一群人並沒有太大的分別,分別是在於社會,他們面對的社會事件不一樣。所謂老一輩都經歷過很熱血的時代,只是他們在60多歲70歲走到另外一個位置。我相信黃之鋒到70歲的時候都會講這樣的東西。只不過老一輩沒有經歷雨傘,但是他們經歷過其他東西,可能是六四。這一代的社會領袖經歷了雨傘或者其他的社會運動,而塑造了他們一些對社會的看法,之後可能就影響他們怎樣走下去,到70歲講回這樣同樣的講法。這個是我的看法,每個人都會遇到一些熱血的階段,你看得多、看得夠的時候就會累,然後陳健民覺得累而退下去,轉換另一個角色。」

如何看待運動的「失敗」?

現場的觀衆說,在他看來,這兩段片段,都是在拍失敗,並不是在歌頌他們,當然從某角度來講是有歌頌,但是是在講失敗,兩個事件的失敗。不知道兩位在拍的時候有沒有這樣覺得,在歷史來講,歷史是勝利者所寫?

林子穎說:「我承認過去幾年,我們這一代人政治上的參與,是完全一敗塗地,而不幸地我又不相信我繼續可以做些什麼,所以我們只可以做的是面對失敗,以及擁抱著失敗,在一堆爛泥中拿點東西繼續走。我看英國美國那些很開心的青春片,他們的青春是戀愛、開派對、吸大麻這些,為什麼我們的青春要面對失敗這樣的東西呢?21歲的時候要面對你曾經相信的價值觀全部都要被摧毀,這個很影響我創作。

剛講過的那些電影,如《傘上》,我有看其他人拍雨傘,也有看過其他國家拍他們的社運。我理解不到為什麼你(Stanley)可以把事情拍到那麼美好,我理解不到。我拍陳健民我不會有這麼漂亮的視覺效果,我不相信這件事情,我不相信可以那麼好。或者我不會碰陳健民這個題材,或者我本質上就是不相信這樣的東西,但又很可悲,我也很懊惱為什麼我自己不相信這樣的東西,但是我的確很難不相信這樣的東西之下去拍。」

Stanley 也說:「其實都是在拍失敗,沒有成功過,所以只能夠拍失敗。不單單是作為一個紀錄者的角色,更是教我怎樣跳出這個失敗,我怎樣用我小小的力量,讓這些有影響力的人去思考失敗,可能這也是我之後想做的事情。」

(文:劉家睿)

相關閱讀

端傳媒《專訪〈地厚天高〉導演:我想用梁天琦的故事與所有人連結》:「沒人會在意新聞人物是否快樂,只會在意他們成不成功、決定是對是錯。我想,有人願意理解在政治漩渦中的人是否快樂,是他讓我拍攝的原因吧。」

端傳媒《從「暴動」到選舉,本土新生代梁天琦說:我不想失敗,我想贏》:24歲的港大生梁天琦在香港政治舞台橫空出世,他公開表示相信暴力,區隔異族。激進背後,他走過怎樣的成長路?新移民母親和做歷史教師的父親又怎樣影響了他?

端傳媒《學者與少年:佔中開審,終章未至》:佔中九子案今日開審,香港司法將為四年前的佔領運動刻下定義。運動結束四年,香港風雲劇變。當初佔領區內,退場與否的爭拗曾如此激烈,如今他們各持不同心境,迎接同一場審訊。

加入端會員,看見好新聞 ➤ theinitium.com/subscription/offers/

對端有疑問?想寫一些和端有關的思考?有什麼給我們的建議或意見?歡迎加上 #端傳媒 ,或致信 membership@theinitium.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