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不設限.旅程-旅情02:Inspirational School Visit – Changes take time
今天,是創新學習旅程中第一趟參觀學校,我們分別參觀了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及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第二小學。
第一站:香港兆基創意書院
第一次踏足兆基創意書院,是在這個不一樣的校園參與「不一樣教育節」的活動,當日參與工作坊後便匆匆離開。感恩,今天終於有機會在這裡細意地觀看和認識這所不一樣的書院。
書院設民主牆,提供一個平台讓學生表達個人的觀點,亦歡迎回應分享。欣喜看見普遍在大學校園內存在的民主牆,也在這裡運用。「敏於觀察、善於思考、敢於表達、通情達理、…… 」,我猜這些都是培育學生迎向未來的要素;這裡透過民主牆的空間,相信有助年輕人練習、體會這些素質。
亮點一:離地大排檔
這個大排檔絕不離地,在農夫導師的指導下,由種植農作物、施肥、收成、烹調、經營、執拾…… 一條龍的學習過程,讓學生貼地、切身的經歷,讓他們明白一羹一飯來之不易,也深切體會與人合作,溝通協調、互助盡責的精義,實在是難得又寶貴。「離地」的命名,大抵只是因為它設在校園大樓的天台吧!
亮點二:Maker Lab
這裡有專職的老師、有創作的工具、有發揮創意的自由度,按著他們感興趣的題材去嘗試製作能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作品。
入讀兆基的學生,或多或少在現存教育體制下找不著合適其成長需要的生態、尋不著學習的意義,甚或曾經放棄或被放棄。如今,能在體制內找到一個更廣更闊的空間,讓他們可以重拾學習的樂趣,實在可喜。
Stephanie 讓我們思考Social capital 的課題,仔細檢視個人的特質、長處,也認真整合自己的人際網絡、社區資源等,亦與fellows互相參詳彼此的social capital,赫然發現週遭實在不乏資源,但要進一步學習如何維繫和加以善用。
第二站: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第二小學
堅樂二小自2017年起,在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支持下,與教育大同合作,推行為期三年的教育項目-賽馬會「感‧創‧做」。上午時段學生會上常規課堂,即中英數等;下午除了五年級(下學期)及六年級外,其他級別每周最少兩至三節為1.5小時的「Learning by Doing (LBD)」課堂。 LBD涵蓋:自造「Make」、閱讀「Read」、遊戲「Play」及設計「Design」四大領域的學習。LBD讓學生從遊戲中學習,主導課堂,老師的角色則是策劃、教授及提供支援。學生可以發揮創意,自主學習,盡情展現小朋友的天賦,提升他們自理、溝通及解難技巧。
在他們的課堂中,看見學生全神貫注、投入製作、與朋輩合作無間、互動溝通、面對外來嘉賓亦毫無懼色、從容不迫、自信滿懷地介紹自己的大作,臉上流露出純真、滿足又自豪的笑容。看著一張張的笑臉,也鼓勵和提醒我要努力面前,並且相信在不遠的日子,也能在我所記掛著的學生的臉上,看見他們因追求知識而帶來的滿足感,並感受到他對學習的憧憬和熱情。
第三站:The Vessel
這裡從Urban Farm、Farm on the table、Cooking space -kitchen 以至 sell on Weekend market,亦藉著藝術、文化、綠色生活社區參與,聯繫不同年齡、界別的人士。心中欣賞創辦及推動者的用心,善用「反轉天橋底行動」項目的機遇,從觀塘區起動,推廣跨界別社會共融,實在別具創意及意義。
“Changes take time!” 這句話在心中一直盪迴,Edversity的Cam跟我們分享與堅樂二小同行的歷程,今年剛好是第三年。她說:「過去三年的時間,她見證著老師、學生,以致學校整體文化的蛻變」因此,她認為要推動改革,最少要有三年的時間才能看見改變,Kimon、Frum和Stephanie也對此表示贊同。 “Changes take time!” 確實是很好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