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不設限.旅程-旅情04:Innovative Perspective 是如何煉成的?

Amy Law
JC InnoPower: Fellowship for Teachers
6 min readApr 30, 2019

Innovative perspective 是如何煉成的?

Ada播放一段短片《IDEO the shopping cart project》後,讓我們自由分享看到哪些Design Thinking的特質。IDEO重新設計購物車的企劃中,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5天)完成整個設計及製作流程。

IDEO無論創作任何產品,都是沿用同一樣的創新流程模式:

定義問題/需要、採納用家意見、示範、溝通、共享資訊、提出點子並貼在牆上、各自投選創新又可行的點子、設計改良方案、公開展示、取長補短、製作Prototype、用家試用給予意見、再改良設計……

創新流程中,須共同恪守討論規則:

  1. 一次一個人發言(One conversation at a time)
  2. 不要偏離主題(Stay focused on topic)
  3. 鼓勵瘋狂的點子 (Encourage wild ideas)
  4. 不要急著對別人下斷語(Defer judgement)
  5. 吸收別人的想法,並發揚光大 (Build on ideas of others)

創新的祕訣:設定時限、跨界別專業協作、團隊合作、橫向關係、不論資歷地位、用其所長、努力不懈、開放的心態、做好面對失敗的準備……

正如短片中的Project Leader所言,我們可以這樣總結Ideo的創新設計:「『學習、一試再試』勝過一個天才的空想」(Enlightened trial-and-error succeeds over the planning of the lone genius.)

然而,我們的教育制度,又是否能容得下trial-and-error? 還是只有success or failure? 我明白,單憑一人之力未能扭轉世界,但是,我相信改變可以由我開始。 即使面對重重困難,遇到環境上、制度上或結構上的阻礙,我們都不應放棄,而是嘗試在逆境中尋求各種不同的方法,設法突破局限。透過嘗試、分享、修正、再嘗試的循環中,就如擦亮一根火柴頭,將火種繼續傳遞點燃、蔓延,以致燃起更多的火頭。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就讓這團創新教育之火熊熊烈烈地燃燒吧!

Design Thinking Step 1: Empathize 同理心,利用Empathy Map工具,有助我們從多方位觀察、聆聽用家的需要,嘗試找出他所身處的境況和困難

下午,我們分成四組,分別探討在深水埗區內的長者、非華裔人士、露宿者及棚仔布販的需要,作為應用Design Thinking的學習任務。

我的小組關注的是棚仔布販的需要。出發前,我們嘗試在網絡搜尋有關資料,設想將要接觸的布販可能是比較年長及因陷於困境之中而心情較低落或負面的。豈料,我們在布棚中所接觸的布販Margaret卻是積極樂觀,雖在困境中,仍努力建立人際網絡、善用社交平台以擴濶客源。與她交流的過程中,看見一個活生生的Innovative perspective實例:她善用自己的social captial跨界合作(皮草供應商、尼龍布供應商)、廣結人緣、亦樂於與人交流、共享資訊、好學不倦、力求進步。

感謝Margaret分享她的故事和經歷,大家還把她巧手製作的各式布袋帶回家呢!

或許Margaret從來未有機會學習何謂Design Thinking,但是從她的分享,也看見她的工作模式亦包含了 Design Thinking的元素。(1)舊物修復:修補的同時會細問客人的需要,並因應其需要提供改良方案。(2)跨專業協作:改良的工序,如涉及她知識範疇以外的技能,便主動請教專家。(3)追求進步: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心態。

Design Thinking Step 1: Empathize 同理心 — 嘗試利用Empathy Map找出Margaret的困難或需要
Design Thinking Step 2: Define 界定問題,找出Root cause
找到Root cause後,以How Might We為問題定位
Design Thinking Step 3: Ideate 針對問題各方提出對應的想法,可以天馬行空,但必須對焦
共同商議,按創新性及可行性排列,並各自在Post-it上打記號投票,選最最獲眾人接納的方案
Design Thinking Step 4: Prototype 嘗試製作試驗品,作為展示,讓人測試、點評,並於搜集意見後再作修正

初次接觸Design Thinking,最深刻的體會是:創新需要打破假設,仔細觀察和聆聽,親身了解用家需要,善用同理心,介定問題或需要,找出根本原因,再進一步作創新設計回應用家的需要,並且繼續不斷改良…... 是螺旋式的循環發展。

Design Thinking 的學習仍待延續…… 盼望能掌握要訣,並將之應用於創新教學意念之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