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 InnoPower: Fellowship for Teachers

Inspire our future, innovate for impact

Follow publication

學歷史/中史可以幾有趣? (十六)實踐篇 — 大館古蹟教育劇場

講到有趣的歷史體驗,大館古蹟教育劇場必不可少。此活動需要花平日下午三小時的時間,對一般學校而言難以安排,加上疫情,劇場已經停辦兩年,一直沒有機會參加。最近疫情漸趨緩和,而學校仍然是上半天課,終於可以一試。

位於灣仔的裕盛辦館

活動可選兩個主題,高小初中組的裕盛辦館毒麵包案,而高中可探討香港的一宗死刑案。這些題目能涵蓋歷史、公民社會發展科的內容。很多時這些活動設計比較困難,既要符合史實,又要加入有趣及互動元素。這兩件案件故事性豐富,也有較多當時記載的資料,能讓學生從不同角度發揮。這次是初中歷史科活動,於是我們選擇了主題一。

毒麵包案的審訊情況(大館)

有趣的歷史事件選材

裕盛辦館毒麵包案是19世紀香港一單轟動的事件,當時這間辦館包辦全香港,即維多利亞城大部份的麵包生產。事件成為了當時的國際新聞,在英國倫敦的報章也有跟進報導。著名學者,創立共產主義的恩格斯 (Friedrich Engels) 也曾評論。(註一)當中被告張霈霖被刑事控告在麵包內落砒霜,當天早上他正巧與家眷在往澳門的輪船上,但辯方又指出張氏的兒女都有中毒症狀,張霈霖被判無罪,結果他被驅逐出境。由於案情充滿爭議和富有故事性,能容易吸引學生參與其中。

用戲劇方法交代案發經過

學生有足夠資料及引導代入角色

首先主辦機構邀請了幾位演員,交代案發經過,讓學生了解背景資料。運用有趣的戲劇元素,讓學生代入。然後學生分成小組,每組了解並飾演一個角色,如陪審團、控方律師、辯方律師及證人等,而每組需要按其角度了解案情。當然,主辦單位有充足的指引如每個角色有幾頁指引,幫助學生揣摩角色,預備他們在模擬法庭提問。

學生在大館參觀,了解時代背景

真實的場景及服飾增加代入感

其後,學生參觀大館各個地方,找尋案件時代的相關資料,最後進入前中央裁判處,一個歷史古蹟中進行這個模擬活動。透過對大館和對當時背景的認識,加上真實場景、道具,幫助學生投入。當然學生在學校法庭中回答其他角色同學的提問時也會有錯漏,需要主持協助,當學生回答錯誤,如辯方證人的證詞幫助了控方,同學會大笑及嘩然,這些錯誤也成為學生回味和學習之處。學生的認真態度,也營造了法庭的氣氛和學習的環境。

學生適演法庭內不同角色

學生主導的學習

其實,這些歷史戲劇學習活動將歷史案件的決定權交到學生手上,原來三小時的活動也是十分緊湊,絕無冷場。戲劇是一種有效地進行價值觀教育的學習方法,透過學生參與,讓他人感受歷史場景,讓他們真正擁有知識和感受。活動過後,有很多學生在家自己找尋裕盛辦館毒麵包案的資料,並在社交媒體分享,當學生擁抱學習,才能讓他們主動去學,提升學與教效能。

前中央裁判司署的360場景

註一:https://www.marxists.org/archive/marx/works/1857/06/05.htm

Sign up to discover human stories that deepen y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Free

Distraction-free reading. No ads.

Organize your knowledge with lists and highlights.

Tell your story. Find your audience.

Membership

Read member-only stories

Support writers you read most

Earn money for your writing

Listen to audio narrations

Read offline with the Medium app

忘筌得魚 Ka Chuen
忘筌得魚 Ka Chuen

Written by 忘筌得魚 Ka Chuen

在中學任教世界歷史和中國歷史科。喜愛自己的名字「筌」,提醒自已做人處事勿忘初心:發掘學習好奇心,著重與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堅持教學從「人」出發。

No responses yet

Write a respo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