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也在這裡、也是這樣長大的

Terence Tsang
JC InnoPower: Fellowship for Teachers
3 min readMay 4, 2020

的確,在反思教育與學習的時候,很多時也是以自己的經驗作為依歸,雖然偶爾也會與畢業生相聚並談到學校和學習,但很多時候也是大家聽我說出我的意見。那麽今次便「找幾個舊生問問他們的經歷和想法」啦。

還記得有一次在準備課堂的時候,問了旁邊的老師一句:「到底要不要做這樣的一個活動呢?要三十分鐘呢,比平常多了二十分鐘,這樣的活動又好似太幼稚。」她的回應是:「如果你想他們學得更好,那這樣做也不錯,可以你有時間嗎?」最後我只是選擇了自己比較有「把握」和「快」的傳統教學。不時也會想起這一次的對話,不時也會在選擇教授方法時左顧右盼。

那學生呢?學生又覺得怎樣學才是最幫到他們呢?我還以為他們會說如果有這樣的活動、那一個生動的課堂活動云云。誰知道他們劈頭第一句便是「靠自己」。特別是到了高中的時候,自己的溫習、看課本是非常重要,其次便是在找到問題時與同學或老師討論和在課堂上聽講解。反而沒有多少人會提到什何有趣的課堂活動。老師是要攪盡腦汁來設計呢,好不好。

這不就印證了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了嗎?將空間留給學生,培養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和責任,原來比花了數小時準備的活動還要重要。當然,我相信有趣的活動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就成效而論,同學的回饋卻是這不及課堂的題問和同學、老師的討論來得重要。

要問我在中學時期的成長還欠什麽的話,我會想到「視野」這個概念,畢竟是「chalk and talk」的世代,老師和同學也是為了考試而努力。然而到了大學,卻發現世界原來比自己的想象大很多很多,很多的經歷也沒有,很多的識見也沒有,傻傻的入了大學,也不知要如何才能有更精彩的大學生活,只是希望不要再死讀書三年,結果活動是參與了一堆,但是回想起來卻沒有探索到更多更多的可能。

那學生呢?原來他們也有類似的想法,書是讀夠了,但是卻缺少了學生與生活的連結。畢竟也是活在考試為本的制度下,老師 (我也是一員) 總是跟著考試大綱去教,去計劃活動,以致他們認為自己的眼光也太短視了,到了大學或工作場所以,便發現當年的學生與生活相差太遠了,很難學以致用,也沒有學到多少解難和探索的技巧,如果可以的話,他們也想參與一些「沒有既定答案」的學習活動,讓他們自由的探索。也有畢業生指當年因為讀書,也沒有多少活動,其實身心也感到疲累和壓力難以釋放,如果能重來的話,希望能參與不同的體育和藝術活動。

他們所提出的不就是教改希望做到的目標嗎?「跨學科、自主探索」我很記得是當時通識科開展前我參與教育局的培訓時,課程發展再三強調的重點:「通識科是讓學生能運用各自所學的科本知識和技能,一同以不同的角度來探索同一議題」我當時的確被打動了。的確是得難,但卻滿有意義。結果呢?在考試為本的考慮下,學生讀一個學科便需要一個可供評核、公平、可比較的目標,即考同一份巻,結果便將通識科變成了一個「學科」。以完成考試為目標之下,「答題框架」、「答題技巧」便紛紛出台,而當初的原意也在七除八扣下,所淨無幾了。

畢竟活在同一個考試為本的世界,「刻板」、「沉悶」、「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填鴨」,這些詞語不約而同出現在我和畢業生對教育的看法之中。大概這就是考試為本的制度、離地的科本知識為本的課程下的必然產物。

這些想法,不就是在訴說著「將學習的自由還給我們」,「讓我們能真正地學習」,「學習別再離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