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對科技的偏見

充滿符號的銅鑼灣

一直以來 Fine art 的 training 都在 ”high Touch” 的部分,使我一直都不認同在過早階段進行電子教學,因為每日經驗着電子產品的刺激,會削弱五感的敏銳度。電子產品的方便會容易讓學生過份依賴,他們未曾體驗過真實的試驗就貪求快捷速成,而利用電子產品去完成作品。讓探索的過程縮短,和失去了體驗失敗的意義,尤其在繪圖軟件上有着 “Undo” 這個按鈕。平時在畫紙上畫錯/畫多了一筆,我們都會思考如何將錯的哪一筆變成對的,是訓練多角度思考和解難的好機會。

不過在現今的生活,確實是虛實難分,有如雌雄同體一樣。人的生活是充滿着虛與實的交錯,而且交織得不能分割,正如每個人都有虛擬的身份(IG account, FB account, TG/ Wtsapp account, 手遊account, 高登 account, Baby kingdom account 等等)虛擬世界的身份不一定與現實的你一樣,但這同樣是你,「真亦假時假亦真」。現在的社會就如 Guy Debord 的 ”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景觀社會)裏早就在 1967 道出,整個完整的社會是充滿商品生產的科技化和發展,更展現出科技助長資本主義的發展。影像(虛像)佔據着社會,形成資本主義的景觀,是現在流行的社會生活方式。

書中道出景觀成為一種「虛假即真實」、「奉假為真」的狀態;人們享受在景觀裏的生活,儘管是一種用符號、商品等構築而起的大型社會牢獄。

很值得閱讀的一本書

上個星期參觀完 Preface,更覺科技的發展不是你想逃避便可解決。從談起Metaverse、AI 到 NFT,都讓我再思考一次,人與科技的關係,我如何教學生面對科技?我應否教 NFT?若它價值的核心有違背藝術價值該如何處理?與 Alfred 交談完,讓我意識到思想開放的重要,NFT 都有它的價值/意義--是為了保障藝術家的「著作權」,保障作品被盜、被截圖。讓我最後深思到教學生分析傳統創作與 NFT 的利與弊,讓他們自己理性地選擇,才是最好。別因為我個人的偏好,左右學生的選擇/所學,因為 NFT 的確是適合攝影/插畫/電子繪圖等平面作品,而純藝術則適合用傳統的 hands on 方法創作,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尊重每個個體的選擇是最重要的。

後記一:這個星期有機會回校進行 empathy 對話的活動時,我突意去搵 ICT 的 panel 傾談,問他認為科技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什麼。他給我的答案讓我有點感到意外:「communication 溝通」,他解釋教給學生各種軟件或工具,都是想有助他們表達自己,例如幫助做 presentation,幫助做 poster,幫助與人溝通的橋樑。再回想藝術教育都是相類似,幫助學生表達自己,利用「非文字/非語言」(non-verbal)/「圖像」去表達自己。一切盡是「人本」的需要。

後記二:上星期的週未剛巧看到一篇 Metaverse 與醫療的一篇文章,讓我聯想起部分醫療界企業如何利用 AI 的幫助發展得更完善(如「阿里健康」及「平安好醫生」),提醒到我科技的開始是為了幫助人解決問題,消費主義的涉入是副產品,亦難以避免,因為所有東西都是一體兩面,我們要學懂的是平衡與選擇。

--

--

Cassandra Lau
JC InnoPower: Fellowship for Teachers

“Art is Life.” There is no absolute definition of “art”. It is hard to tell but we can create space and curate learning activities for student to experience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