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症期間,幾個需要研習的課題(2):停課但不停的是甚麼?(2020)
停課的日子,香港教育界也面對了一場滔天的海嘯。各間學校、各位老師在應用資訊科技進行教學的範疇上,不得不應考這張現實世界給我們的考卷。比起行業中人人聞之色變的外評ESR,這張考卷難得多。如何應試,如何作答,影響的不只是學校的聲譽名望,更是切切實實體現在學生的學習表現,甚至長遠的成長發展上。
在這方面,也可以用光怪陸離來形容。
不同學校在遙距學習的設計與實踐上,落差之巨大實在難以想像,某些做法更是匪夷所思,令人思考是否直接宣佈放假,比起那些亂做一通的「教學」還來得要好。
停課不停學,這五字到底出自何人何典已不可考。有趣的是,近日收到的不同機構的宣傳圖片,都是以這句口號作招徠。彷彿一時之間,學界中人都把這次疫情當成發展網上學習的重要機遇。
撇開商業機構利用機遇,以免費平台吸納市佔率的「義舉」不談。個人甚為欣賞在網上教學作嘗試,並樂於分享的同工。嘗試不難,無論是新方法還是舊方法,無論是失敗還是成功,嘗試總會讓我們學到些甚麼。困難的是分享,同工先要嘗試成功,掌握教學的技能,還可以清晰地分析難點,更重要是無私的心,才成就分享的行為。對這些同工,我是由衷敬佩的。因為他們身體力行,告訴學生何謂與時俱進、終身學習。
這些網上教學的先行者,技巧可是一籮筐的。從學習平台設置,到錄影教學影片方法,到啟用直播教室,到遊戲化學習……各適其適,甚麼都有。我反而好奇,方法以外,到底該如何設計網上學習,才可以真的讓學生有效學習?
我覺得,這牽涉到教師對學習的認知是否清晰。大多數香港的在職教師對學習的認知,往往是這樣的:學生能否在其施教後,正確完成相應的評估,如可以,就是學會了;如不可以,就應診斷學生在學習中出現了甚麼偏差,再行跟進。
在這個認知的前提下,學習被量化為評估數據,這就是我們一般所指由評估為主導的學習。好處是有劃一的標準,可以標準化地量度學生的能力,也有助不同持分者(如家長、將要升學的學校)認知學生的水平。問題也同樣明顯,未能真正因應不同學生的情況,制訂適合他們發展的學習方向。那個用爬樹來量度所有動物的能力的比喻,正具體而生動地說明了標準化的核心問題。
我身處的創新教師社群,大家都著力營造人性化、以人為本的學習,嘗試在評估主導學習形態的大氛圍下作出改變。我們的創新教師夥伴,各顯神通地因應校情,就學生的需要重新設計課程,以班級經營、創客學習、正向教育、跨領域學習、課程統整、自主學習、家長教育、教師專業發展、大數據與人工智能、遊戲化學習、社區連結等不同範疇入手,百花齊放,為本港教育界開出一條條形態不同、但同樣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新路。當中最大的共同點,是對學習的再定義——原來學習的焦點,可以從數字移回學生的個人身上。
回說網上學習的設計,讓我深思再三的,是這種學習形式,是否真正可以解決學生學習上的困難。現在我們面對的最大問題,是不能使用校舍,是不能進行面授課堂,是不能進行日常的課堂管理;應付以上情況,學界普遍使用的網上學習策略,有以下幾種程度的分別:
1、以網絡發放學習指令,學生進行紙本學習,待復課後再作檢視:教師用其通訊方式(eclass、email、whatsapp、學校網頁等)告知學生課本的自學範圍,學生自學課本知識後,嘗試完成紙本作業、課本課後練習、進行寫作,待復課後如一般假期作業般繳交;
2、以網絡發放網絡學習材料,學生進行紙電結合的學習,於網上繳交及批改部份課業,復課後再繳交紙本課業:比起#1,多了的是一個師生均有技巧及能力使用的學習平台、教師搜尋合適的網上教材(包括網上練習、影片及閱讀材料)的功夫、學生需要基本的IT應用技能;
3、以網絡發放教師自擬的學習材料,學生進行紙電結合的學習,於網上繳交及批改部份或全部課業,復課後再繳交紙本課業:比起#2,多了的是教師需一定IT技巧以製作適合其任教的學生的教學影片、網上練習及剪裁適切程度的學習材料;
4、以直播進行課堂,學生進行紙電結合的學習,於網上繳交及批改全部課業,復課後或不需繳交紙本課業:比起#3,多了的是教師需掌握更進階的IT技巧,學校的氛圍或學生的紀律的要求相當嚴格,而學生的家居有足夠空間讓其進行直播課堂。
以上幾種策略的分類,以教學輸入形式、學習與評估形式及教學回饋形式來分類,未盡嚴謹,供諸君參考。
#1、#2、#3三種程度的策略,均要求學生在一定日子內自行編排學習時間進行自習,說穿了仍是多給功課,讓學生在停課期間完成。可以預期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是否成形,是學習能否有效進行的關鍵。試想想一個日夜顛倒瘋狂食雞的學生,會否能專注、投入到網上學習的課業研習?更大的可能,是把課業拋諸腦後,復課回校後以各種藉口解釋自己未能完成大量的自習課業,師生陷入追收功課的漩渦地獄。
至於#4,要健全嚴格的制度,確保學生能按時進入不同老師的直播間上課。這對於在家工作的師生而言,不啻是一種意志的磨練;不少老師要面對家中幼齡子女不斷在家呼喊而狠心不回應;學生則要對抗PS4 Switch乃至杯麵零食的誘惑。到得人人到專心致志,無法預測的網絡不穩又是難題。這還未說一個學生是否適宜朝8晚4,看著手機平板屏幕戴著耳機一直遙距學習;想想要一個人持續地用這個方式工作/學習,也覺是種折磨多於學習。
我個人採取的折衷方案,是以#3和#4組合的網上學習。就學生能力及需要,提供一段較長的時間(一星期或兩星期),讓他們進行自習相關課題內容,並相約學生繳交課業後的日子,進行網上直播課堂作導修,提綱挈領地再次勾勒學習重點,並跟進同學的不同學習需要。說到底,教師的輔導導修功能,不是電腦軟件可以取代的。
談了不同的策略,我覺得最大的困難不是教師如何解決技術困難,有心做的話,一個手機夾已解決大部份的技術問題。(話說回頭,冇心做的似乎是主流,同嘆)學界最大的共同痛點,是如何調度學生自學的積極性。這似乎需要所有同工在網上教學的設計上真切地用心鑽研,粉墨登場也好、互動元素也好、遊戲化學習也好。我相信,學生都有眼可見大家的用心;付出真心所換來的回報,必然是真心(當然,過程中的傷痕這裡抹過沒提)。
第二個課題,探討的是教育界中,停課後不停的,到底是甚麼?暫時而言,我們看到的主流是「停課不停給功課」的糖衣毒藥。做到「停課不停教」的同工已屬先進一群;如何讓學生這個最重要的持分者真正實踐「停課不停學」,積極地學、自主地學、有效地學,所端賴的,是吾輩的同心竭力。
還有,有好橋的話,拜託多點分享。畢竟,
分享是美德,好人一世平安。
想了解多一點我的教學意念與實踐,可以閱讀以下文章,或like我的Facebook page;也請關注教師創新力量的Facebook page,凝聚教育創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