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緊要過健康咩?

朋友的一個問題勾起了我早前與同事的另一個討論:

「網考不如將考試延期。」

考試真的是這麽重要嗎?這是當期時討論的核心。

考試的迷思

在香港的教育制度之下,考試彷彿是學習的必經階段。因為學習過後,不考試便不能分高低,不能選優擇秀。結果,中國人對考試(科舉)的迷戀,便一代一代影響著我們的思路。令讀書學習只有要成為第一這一個目標。要是你不想名列前茅,那學習便沒有意義。

這樣的控訴我相信在不少港人的心目中也不斷出現,但是實情卻是經過多年改革之後,還是原地踏步。當年「求學不是求分數」的爭論,到底是控訴在位者的離地,還是對只重成績的考試作控訢?

回到要不要延期考試的討論,我認為根本就是不必要的討論,而答案根本就是明明白白放在眼前,只是我們選擇用另一個角度去看待而矣。考試作為學習歷程中的其中一個經歷,那必需要視之為學習的一部份。多年前學校在教師培訓日,找來了學者來解說學界對考核的理解,由「assessment of learning」到「assessment for learning」,再到「assessment as learning」不就是要我們了解到只重評核、選賢的總結性評估,根本幫不到學生學習,亦不能反映學生真正的能力,更甚者是總結性評估會令學生很容易對自己得出一個「我就是這樣」的一個定型化思維,不單無助學習,更令學生否定成長的可能,妨礙學生的進步和建立成長性思維。

「assessment as learning」

將評核作為學習的一部份的想法,更加強調如何可以將評估的過程變作為學習的一部份,讓學生可以透過了解自己的表現來知道學習上需要加強的地方。要做到這個功能,評估便一定不是總結性,而是進展性,不時讓學生了解自己學習上的難點,並提出問題。簡而言之,便是日常的課業。

的而且確,要是大家回想自己學習的話,日常課業的練習才是學習的關鍵,而決不是那一年兩次的大考;同樣,公開試令人有學習,亦絕不是那一個考,而是準備時的練習。

當看清楚考評在學習的功能要如何安排才能達致,那麽網考還是實體考根本就沒有討論的需要,反正就是對學習是沒有功用。除此之外,我更加可以預期,認真看待學習的學生網考與否,根本不會影響他們的投入程度,反之,不認真學習的學生,實體考試也只會交白巻。

考評的行政功能

討論到這裡,大家可能心裡會覺得心有戚戚焉,總是覺得可以真的沒有考核嗎?先說明一下,我並不是指我們不用評估學習的學習成果,只是評估的方式可以多樣和不同,而重點亦不是「考第幾」,而是學到什麽和還需要學什麽?

那為什麽學校還這麽需要考試?我想有兩個比較重要的原因。

一、「要以成績來作為升留班、分班、選科等等的行政決定。」

可是這不是教育決定,不是為了要學生學好,更甚者是分數高亦不能代表學生的整體能力、發展潛力等等。當然,你可以說這至少可以反映努力、堅毅、有溫書的學生,但這卻不一定要統一考評才分辨到,以小組報告等方式交習作,也可以輕易看到和培養到,只是沒有一個看似「公平、可比」的數字。不過,我要再重申,學習根本不需要比較。

二、「要讓學生有讀書的理由和動機,畢竟學生考試才會讀書。」

的確適當的壓力能提升表現,但是如果考試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唯一方法……對不起,那實在是太遺憾了。因為你的學生對學習已經完全失去興趣,那麽比起問「要不要實體考試」,那不如問「如何可以讓學生對學習產生動機和興趣」。我相信沒有人會認同,放火來推動一個宅男出街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