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擊在荷蘭

選擇到荷蘭交流的原因,本來想為校園建立小菜園,而荷蘭整個社區環境的確充滿着花花草草,本應會找到一些靈感,但過了一星期的交流,我所得到的不是我所想的這麼簡單,找回教育的本質是我最大得着。

其中令我深刻的,是學校制定各種課程和行政事務都是以學生為本。甚麼是以學生為本?就是不停反思學生想學的是什麼,學校課程所教的是否學生真正想學。

在荷蘭旅程中,Wings Agora是印象最深刻的學校。Agora 的學生年齡介乎12至18歲,他們沒有分年級,只就住他們想學的主題發展,為自己定立學習目標。而老師的角色是引導學生思考想學的知識,並要為學生建立信心去勇於嘗試。

學校負責人是一位荷蘭教育學家Rob Houben 。他認為「我們要相信人天生的本能是想學習新試物」,學習動機不是老師給予學生,而是學生想學的時候,自然就會有學習動機,到時老師不用教或監督學生。這正正解答了我一直以來的疑慮:為何有些學生總是沒有心機上課。我曾嘗試在課堂設計中的「引起動機」入手,但有時連我都會煩惱着為何學生要學這個知識,又如何「啟動」他們的學習動機呢?

這個模式對於在香港土生土長的我來說是很大衝擊。在課程的框架下,每堂每科的學習目標,教學流程,功課指引到批改指引等等,作為老師原來這一切是一種「安全感」。而Agora的教學模式 ,我不能預測學生想學甚麼,不能預測學生的學習成果,亦不能預測我將要做甚麼,很多未知數令我感徬徨,真的可以嗎?然而,我相信互相尊重,彼此信任是成功的關鍵。

在Agora ,校園內放置了很多學生歷年來的作品,Rob Houben 可一一說出每件學生作品的由來,用車做的書桌,學生設計的地毯,牆壁壁畫,用3D printing 造的走廊燈等等的作品,都代表著學生的故事,我聽得津津樂道。學校給予學生展示作品的空間,就是學校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是對學生的負出努力的肯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