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思維:我們有認真看待嗎?

Terence Tsang
JC InnoPower: Fellowship for Teachers
2 min readJul 8, 2020

由人出發的設計思維,是新的想法,但卻又這麽熟悉。

報名參加innopower 時, 知道整個歷程會以設計思維為基礎進行,所以在網上找過相關的資料。當第一次接觸到設計思維這個概念的時候,覺得很有趣,但又會想到「這不是老師每天所做的事情嗎?」但立刻又想到「其實老師們有沒有時間執行設計思維呢?」

「每天所做」的意思是指老師其實每天都會因應學生的需要而設計課堂,還記得讀教育的時候,老師提到,教學是一種藝術,因為你所面對的學生都不一樣,需要以不同的方法來教,故此即使是同一個課題,每一年、每一班的教學方法,也應該有所分別,也沒有所謂的最好。

然而到了實際操作,當我們放眼於學生的需要,你便會發現並不是每一年每一班也有所不同這麽簡單,而是即使在同一班,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有很大的差異,結果如何可以滿足每一個人的需要呢?面對著一班有四十多位學生,要做到每人也有不同,我想除了「殺老師」,基本是沒有可能做到,加上老師每天的工作非常沉重,包括改功課、備課、行政工作、上課、課後約見學生、課外活動、處理班務等等,基本上是忙得不可開交。漸漸地我們便走出一句說話:「我們太忙了,不可能為每一個學生設計個別的學習歷程,那麼退而求其次,我們便根據學生的相似度,來分組吧,這樣便可以「因材施教」,可算是一個折衷的方法。」結果走出來的政策,便是精英班、普通班、補底班、拔尖班、扶中班,甚至用Band 1, 2, 3將學校,學生分組,一堆巧立名目的做法,彷彿在同一組別的學生,便是一模一樣,可以以單一方式對待,甚至定型。加上面對單一公開試最終連教學內容亦都單一化。

慢慢地當中的矛盾出來了。我們每一課的設計、提供的每一個活動,到底是滿足老師的行政需要、社會的期望,還是用家的真正需要呢?令社會更應該反思的是,生活在「被分組」、「被標籤」的學生,漸漸地也認同了這個被別人所加之於身上的分類,而自我劃界起來。

設計思維看似新穎,但其實只是我們因著不同的原因,沒有好看待學生的需要,然而這個歷程並不應該是陌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