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4日與年輕人對話

Noel Fan
JC InnoPower: Fellowship for Teachers
3 min readApr 26, 2019

今天的課堂進行了一個名為Human Library的活動,請來八位不同年齡、性別、種族、背景、能力和發展路向的年青人,當中有在教育體制中如魚得水的優異生,也有一直在學校裡掙扎求存的SEN生,也有中規中矩、總是緊緊過關的,亦有完全迷失、甚至曾自我放棄的……老師們輪流走到他們桌前坐下,聆聽他們娓娓道來自己的故事。

有老師問及一位年近三十的青年人:如果時光倒流,回到求學時代,你期望學校給你甚麼 ?年輕人回答:我希望老師把我當成一個人看待。他的故事跟大多數香港學生一樣:每天都在趕功課,為了應付公開試不停操練,學校生活讓他透不過氣。他欠下巨額功課,他缺乏學習動機,但每到考試都會稍微努力,讓自己可以升班,因為他不願留班,不願在學校多逗留一日。然而,有一天,當他遇到一群老師,願意給予他一點空間和自由,之前所有漏習,都能夠一一自行修正。

SEN學生長大了,回憶小學生活,形容小學是一個地獄:找不到朋友,調適不「貼地」。再問:那現在的融合教育應該好一點了吧?他用力搖頭,說現在更差,因為SEN學生人數越來越多,學校的融合政策變得更體制化和架層疊屋,調適和輔導做得更因循和例行公事。他也問:我智力正常,有學習能力,肯用功讀書,有家庭支援,卻因為專上教育沒有融合調適而被逼放棄,為甚麼因為我天生的缺損,而把我摒棄於教育之外?

品學兼優生被定義為教育制度中的成功者,學校裡的乖乖牌,在老師每次提問時都積極作答,背後原因,竟是因為嫌老師煩氣,覺得老師說話太多,希望盡快回答,讓老師可以收聲。人人都認為,成功學生應入讀有前途的學科,每個人都說他選擇錯誤,明明是優異生卻完全迷失,甚麼是成功?對年輕人來說,能夠尋回自己、做回自己就是成功,但世俗眼光並非如此。

小伙子因為升中適應不良迷失方向,選擇自我放逐,成為隱蔽青年。他可能是世人眼中的爛泥,然而爛泥也有理想!當遇上對的人,燃點起他的動力,幫助他把學習與人生扯上關係,他可以大放異彩,失學並不是絕路,讀書不成絕不等於一事無成,他甚至可以成為別人的祝福。

每一位年輕人,在我們面前並沒有愁眉苦臉,他們都是臉帶笑容,坦蕩蕩地向我們述說自己的想法和經歷,很多已是雨過天晴,尋找到自己的一片天。然而,我的內心卻像千斤重壓…… 我確實不能說,他們所受的苦與我無關。

在分享和反思環節,我禁不住哭了,但哭的不止我一人。今天在座的,有校長、副校長、創新教師和同行夥伴,我們這數十人都被燃點起來,大家都很想在學校裡推動一點創新,為孩子出一點力,但我們心裡那小火苗能否繼續燃點下去,還是當回到工作崗位就瞬間被繁瑣的事務熄滅,其實我敢也不確定。

親愛的同工們,我今天是說話多了,深信我們每一位都是好老師,造就了不少學生,但這幾位年輕人的心底話,也可能代表著一部份我們的學生,他們的故事是否也讓你動容?可否邀請你一起㩦手,為我們孩子的需要作出一點改變、一點創新?一點火苗可以很快就熄滅,但一堆火苗就應該可以燃亮起來,發光發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