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有一百萬

Isaac Yeung
InnoPower@JC: Fellowship for Social Workers
2 min readSep 10, 2017

「初衷」一斤值幾蚊?

這是我近半年來常掛在口邊問題。「初心」 / 「初衷」不絕於耳,但在社福界,真真正正能每天抱著初心工作的人,又有幾多?機械式的工作,冷冰冰的指標,磨滅著同工的心志,在制度下,要保持初心服務有需要的人,的確不易。但,困難,不代表不緊持;最少我是抱著這樣的信念來到 InnoPower @JC。

面包和理想,先後有序?

畢業於 BBA 學科,再走到了社福界,一路在找尋最有意義的工作。社工的身份令我自豪,但業界的制度卻令人婉惜和洩氣。不再過分依賴政府撥款看似是較理想的出路,社會創新、社會企業,尤如一個全新的信仰,在撼動社福機構。不過要達到社會創新,又要能夠資源獨立,實不容易。

近年樂見越來越多社企的出現,部份加入了商業的管理模式,社企的「業務」有著不錯的發展。除了財務的指標,「社會影響力」亦是另一評價社企成效的重要指數,問題來了,那誰來制定「社會影響力」的評分準則?香港社會效益分析師學會的阮耀啟博士說過,「如果我們不能衡量(影響力),(影響力)就難以被傳達(If we don’t measure, we can’t tell)。」

我不反對影響力應該被量度,但真的所有「指標」也能夠被量度嗎?中國人常說「授人以魚 不如授人以漁」,但有趣的是,根據 Copenhagen Consensus Center 發表的 Post-2015 Consensus,「授人以漁」遠不及「授人以魚」的社會回報,那我們作為創新推動者應如何自處?畢竟資源持有者的看法 / 標準甚為重要,越是客觀,越是有利,越有機會爭取到資源。但如果只以客觀回報計算,「理想」、「快樂」、「公義」,甚至「環保」,一些社工堅守著的信念,遠遠不及實實在在的「面包」重要。

誰動了社會的間尺

非常感謝香港中大社會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志裕教授的一席話,「作為創新推動者,如果只有創新的計劃,並不足以為社會帶來改變;我們更需要的是能感染其他人的熱誠,一同推動整個社會意識,就如馬丁路德金一樣」。

如果,我有一百萬,我更要堅守自己的熱誠,以此作為改變的起點。

(夢想之路,由此出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