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在治療什麼? – 我們都怕犯錯,只有畫畫不必怕 by JoyLove

JoyLove喬依.樂乎
insideWhy話畫研習室
5 min readJul 27, 2019

我們生活在大大小小的規範中,「社會化」這個詞,是人類演化而來的,卻也讓我們開始害怕別人的眼光,會這麼說並不是要將「社會化」污名化,而是凡事都有一體兩面,在不被指責的規範下做事,卻也侷限了我們的無窮潛力⋯⋯

到底為什麼要害怕?

從生物學和心理學的角度而言:害怕 — 是出自於本能,當我們身處陌生的環境和人群中,總會提高警覺、偽裝自己,以免有「失去」的風險。

利益、生命、愛、信任、快樂…

這些生活中能讓我們感到有安全感的事物,卻也跟隨著「害怕失去」的不安全感,一體兩面地存在我們的生活中,像是:
有了錢捨不得用,害怕地把錢四處安置不懂生活>>窮得只剩下錢…
有了愛卻時常查勤,害怕對方做了對不起自己的事>>對自己沒有信心…
有了孩子卻不想面對,害怕屬於自己的時間被剝奪>>忘了生命的美好…

有太多太多的事會讓我們煩心了,但這些煩惱卻也是由我們的心而生,而我們生來也是為了要解決這些心的煩惱,只為有天能離苦得樂!(阿彌陀佛…只能說佛家的思想真的很有奧義啊…)

Photo by Verne Ho on Unsplash

不知道如何排解煩惱?那就畫畫吧!

有的人對這些煩心的事很有一套,無論是寄情於興趣、重新愛上自己、或甚至只是好好的大哭一場,煩惱憂愁瞬間解套;但想必大多數人、大多數時候…都還是困鎖在矛盾的迴圈裡,難以自拔。

每一種憤怒、悔恨、揪心的感覺,若無法獲得排解,很容易變成社會新聞裡,那些所謂的情殺、誤殺、仇殺…就算不敢真的這麼做,也會在腦中形成許多負面難堪的字眼,打擊自己與他人,進而累積成許多精神障礙與疾病,這時候該如何為自己的心靈排毒呢?

就像孩子因不懂得表達或被限制,而產生無助、懊惱的情緒,甚至對家人生氣大吼的行為,是不是很類似我們在腦中對自己大聲喊叫的模樣呢?其實我們從小就懂得從『弄髒環境』中釋放壓力,一方面有“想要獲得爸媽或照顧者的注意”,一方面則是想“進行反抗”,以滿足自我中心的心理需求,所以『塗鴉』這件事,就是打從出生後,除了哭鬧外,最能夠自我掌控和發洩情緒的管道,所以…你還猶豫什麼呢?

找一張紙、一本空白筆記、甚至家裡的一面牆(最好是磁磚或黑板牆),用你所能想到的媒材和方式:鉛筆、色筆、顏料、手作摺紙、雜誌剪貼…隨性直覺地畫出來、做出來,就算只有簡單的畫圈圈與直線塗鴉,在不需透過語言發洩和自我批評的過程,你會從眼前所畫所見,察覺到自己的情緒狀態,進而將對外敵意轉化為對內自覺,這可讓你正視情緒的起因,並懂得體諒他人、也放過自己,因而讓壞情緒釋懷。

你的心獲得治療了嗎?若覺得沒效,很可能是完美主義作祟…

也許在一開始,我們會無法下筆…會想著該畫什麼?我會畫嗎?畫得不好看怎麼辦?

Photo by Caleb Woods on Unsplash

只不過想要畫畫,怎麼又衍生這麼多問題?於是…又放下筆不畫了…你也曾和我一樣,在落筆之前總是想很多嗎?除了上述提到的隨性塗鴉,我在新的工作裡也接觸到相關的媒材用品,在此也分享一下經驗:

我和孩子一起玩過『手指膏』這種顏料,想必很多媽媽們也不陌生,若下筆有困難的人,不妨先試試這種能和顏料「親密接觸」的做法,想當初我帶著孩子第一次試玩,原本對不熟悉的東西都很害怕觸摸的他,竟也能在作畫過程中,大把大把地把顏料抹在牆上,毫不設限的揮灑塗鴉,媽媽我也玩得不亦樂乎~~所以才會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蘊釀出這篇文章…未來,我也希望在畫畫的同時,撇除「完美主義」的態度,把原始對畫畫的熱情再次找回來!

其實,這才是藝術被當成一種療癒方式的原因…因為我們可以不用怕犯錯、盡情享受畫畫帶來的…那種最原始、最單純的安全感和滿足感!

(↓↓偷偷放一張我兒子玩手指膏後…充滿幸福感笑容的照片XDD)

藉由畫畫療癒自己之後…我們也可以療癒彼此嗎?

在人生的某些時刻,總會和他人發生衝突,尤其是在最最親愛的家人身上,常常都要接收彼此的怒氣和宣洩,這是因為我們以為對方會懂、也應該要懂、為什麼講了那麼多還是不懂呢?

在這當下,我們其實也給彼此一個「社會化」的禁錮了,是吧?

套用藝術療癒自己的過程和結果,如果能夠寬容自己擁有不好的情緒,那是不是也能站在對方立場上設想,每個人都會有難過、悲傷、憤怒的時刻,害怕用說的…那我們就陪著對方一起來玩藝術吧!

無關是非對錯,我們要做的,只是透過畫畫檢視當下的情緒,當勇敢地面對它,相信我們能夠從情緒枷鎖中獲得解脫的!

Photo by Tim Marshall on Unsplash

--

--

JoyLove喬依.樂乎
insideWhy話畫研習室

愛我所愛.分享所愛:) 一份喜愛畫圖的內在初心 .一個懂得聆聽的人生學習者. 一段探究藝術治療的長途旅程*願​以藝術聆聽、用心關照自己與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