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的茶葉發展史

前一陣子參加了島內散步的大稻埕小旅行。是兩個小時的小旅行,大致上介紹了大稻埕茶葉的發展興衰,大致筆記一下。

第一階段:烏龍茶的興起

大稻埕茶葉的發展起源於英商約翰·陶德(John Dodd)以及台灣人李春生的共同發展。當時以Formosa Oolong Tea的名義行銷國外(一開始的拼法其實是Ooloong Tea XD)。繁榮的程度甚至到每天有20000名以上的採茶女在大稻埕騎樓邊揀茶。

第二階段:包種茶 (茉莉花茶、香片)

當時烏龍茶被英商主導,行銷國外。當時中國盛行的則是包種茶。然而,當時台灣的漢人卻一直無法自行研發出包種茶的技術。後來在因緣際會下,從福州引進包種茶技術,在台灣引發熱潮。

當時由於製茶技術需要新鮮的花,因此需要在鄰近處種植茉莉花等各式各樣的花以製茶用。現今的雙園地區(東園、西園)以及三重,就是當時主要種植各式花卉,供給包種茶使用的地點。

第三階段:無花包種茶

在包種茶興盛之時,當時居住在南港的魏靜時、王水錦兩人發展出了特殊的製茶技術,不用花卉也能透過特殊技術製出有花香的包種茶,因此無花包種茶漸漸取代了需要花卉的包種茶。

第四階段:小葉紅茶

1895年甲午戰爭後,台灣受日本統治。日本政府見到外商主導烏龍茶,漢人主導包種茶,也想進入茶葉市場,於是開始發展小葉紅茶。這種小葉紅茶可加糖,但不適合加奶。碰巧當時遇到國際間紅茶產地錫蘭、阿薩姆等地為了避免紅茶價格崩盤,因此聯合減產的情勢,小葉紅茶以低價傾銷的方式打入了國際市場。

終曲:茶行業的消失

大稻埕的茶業發展經過了數十年的興盛,但終究撐不過大環境的變遷。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世界各地對茶的需求銳減,也因此造成大稻埕茶業的沒落,有許許多多的茶廠茶行後來轉而投入其他行業,也因此大稻埕現在以不見往日萬名採茶女在騎樓下揀茶爭豔的畫面。

個人很喜歡參加這種有解說的團,因為可以更深入了解一個地方背後的各種故事。大稻埕現在主要是製辦年貨以及各種文青店的集散地,也保留了各式各樣古色古香的建築,透過這樣一個小旅行的機會能夠更深入了解大稻埕茶業發展的興衰,覺得很有收穫。

P.S 不是業配啦!!!!

--

--

陳漎銨
MD Intern醫師的臨醫生活學習誌

家醫科醫師,同時也是喜歡閱讀、思考與學習的學習者。對於文化、歷史、教育等議題有濃厚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