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你沒有那麼差-1:關於冒牌者症候群

★★★ 已經搬新家了。新家連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

「覺得自己已經在行業中工作了幾年,但知識和能力上還是沒甚麼長進。雖然自己過去也順利完成了某些任務,但大部分時候都是運氣好。總是覺得自己比不上同事們,覺得自己能力不足。」

我自己有這樣的感覺,是在當內科 R1 (第一年住院醫師) 的時候。當時覺得自己雖然進了醫院工作一年,但感覺只是每天把主治醫師交代的任務完成,知識上沒什麼長進,對自己的能力一直沒什麼自信。

現在回頭反思那段時間,自己雖然算不上特別優秀,但也沒有自己當初想像的那麼差勁。當時自己那樣的心情,或許某些部分就是大家常提到的「冒牌者症候群

什麼是冒牌者症候群

冒牌者症候群,指的是一個人對於自己的能力過度低估的狀態。有冒牌者症候群的人通常很努力、也有一定的實力,但卻對自己沒有自信。就算獲得成功,也傾向將成功視為運氣而非實力。這些人時常覺得自己不夠好,也時常害怕「被他人發現自己能力不足」

這樣的心情,不僅僅讓冒牌者症候群者持續處在焦慮的心態中,這種「自己能力不足」的心理標籤,也會限制他們做出各種嘗試,進而阻礙這些人的職涯發展。

如何克服冒牌者症候群

克服冒牌者症候群的方法,就是扭轉自我印象。我們可以透過以下四個步驟,來重新定義自己。

第一,是確立目標

首先確定自己想要什麼樣的自我印象。例如:勇敢的人、溫暖的人、有創意的人等等。這沒有標準答案,完全取決於自己的決定。

第二,是蒐集證據

決定好目標後,第二步是要蒐集支持自我印象的證據。例如目標是成為一個溫暖的人,可以蒐集許多自己曾經接受過,支持自己有溫暖特質的稱讚。這可能是同事間的閒聊,又或者是學弟妹的感謝等等。

第三,是展示證據

蒐集完支持自我印象的證據後,可以將這些證據放在自己時常接觸到的位置。例如將感謝的小卡片放在書桌或電腦旁、將別人感謝的話語印下來時常閱讀等等。重要的是讓自己持續的受到這些證據鼓舞,維持正向的心態。

第四,是持續展開行動,成為新的自己

我們的行為和自我印象是互相影響的。自我印象會影響行為,而我們所做出的行為,也會影響我們對於自己的印象。因此,我們必須要有系統的實行與我們自我印象相符的行動。例如,希望自己是個溫暖的人,可以先從對身邊的人問候與關心開始。

而在展開行動的過程當中,我們可以適當的運用「小贏」的力量。「小贏」指的是在生活中達成的小小成就或勝利。小贏可以為自己帶來滿足感與掌控感。持續不斷的小贏,可以讓人獲得源源不絕的動能,進而讓人更有動力做出更大的改變。例如,希望自己是個有創意的人,並不一定要等到設計出一個前所未有的東西,而是可以在生活中透過一次次微小創意的展現,來不停地加強自己的自我印象。

寫在最後

根據研究顯示,超過70%的人曾經被「冒牌者症候群」所困擾。在醫療這個充滿各式各樣挑戰以及挫折的行業當中,相信也會有許多人跟當初的我一樣陷入其中而不自知。

因此,如果自己正在苦惱自己能力不足,或許可以先想想自己是否正在經歷冒牌者症候群的狀態。並且透過上面的幾個步驟,重新定義自己。最重要的,是要告訴自己:

不要擔心,其實你已經夠好了。

--

--

陳漎銨
MD Intern醫師的臨醫生活學習誌

家醫科醫師,同時也是喜歡閱讀、思考與學習的學習者。對於文化、歷史、教育等議題有濃厚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