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體的故事

Keith Tam
(in)visible (de)signs
13 min readAug 12, 2014
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 by Alkarex Malin äger via Wikimedia Commons

對一般文字處理軟件的用戶來說,要把字體「弄斜」,輕輕點擊一下「I」字圖示便成了。斜體(或稱「意大利體」,兩者其實有所不同)背後的歷史、意義和設計風格卻很不簡單。

使用意大利體有法可循

用英文和其他拉丁語系寫作時,現代的正規編輯法則是用「意大利體」(italic) 標示出書名、作品名 (如樂曲、詩詞、電影等)、外來語以及船名。文章的標題則只用引號括起而不用意大利體。意大利體亦可用來標示出著重的字眼、小標體、或其他用作區別的用途,不過這些都沒有太大規範。編輯人員常用的參考書如《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和牛津大學出版社的《Hart’s rules》都有詳細收錄意大利體的用法。在仍未有桌面排版的年代,出版物的手稿或以打字機寫成的原稿,沒有意大利體,都會用底線來代表排版時應用上意大利體。由此可見,意大利體並不只是一種風格不同的字體,而是有特殊用途、特定語義、附屬於正體字 (roman) 的一種變體 (variant)。換言之,意大利體是用來標明和主要內文有異的文字內容。當然,只取其風格來運用意大利體亦無不可,如以意大利體或斜體表達速度感、手寫風、親切感等。也可以用其他方法 (如底線、粗體等) 來替代上述的標示功能,但這些做法都與傳統不符。有些書籍某些部分的內容 (如大篇幅的書信),全用上意大體來標示,接連幾頁的全意大利體內文,閱讀起來頗吃力。意大利體的可辨性和可讀性比羅馬體為低,並不適合用於長篇幅的內文 (Starch 1914,Burt 1959,Tinker 1955,引述自Spencer 1969)。

西洋書法中的意大利書體

華人口中常說的「斜體」,在歐美都會叫「意大利體」。意大利體 (italic) 跟斜體 (oblique) 的分別其實是頗大的。意大利體源自16世紀的書法字體Chancery Italic,用闊嘴筆書寫。此書風出現的原因,為的是節省時間。當把羅馬人文書體 (Humanist bookhand) 寫得快速一點的時候,原來飽滿的、以圓形為基礎的結構,頓變成了傾右的橢圓形/三角形結構,字母擠壓起來,變得修長。為了省時省事,書寫者減少把筆提起,使筆畫連結起來,出現往上推的筆畫 (up-strokes)。單層的小楷a和g也因此而出現。闊嘴筆的邊緣跟水平呈45度角,構成較自然的書寫韻律。意大利體原為一種非正式的草寫書體,早期未能登大雅之堂。及後才於宗教、人文和商業領域上廣泛採用。16世紀的意大利有三位書法大師:Ludovico degli Arrighi、Giouanniantonio Taglienti和Giovanbattista Palatino。他們各自出版了木刻印刷的意大利書體範本。其中Arrighi的意大利書體成為了不少鉛活字及當代字意大利體的範本,如Centaur,Bembo,Adobe Jenson等。英國藝術家兼書法家Eric Gill的小書《An essay on typography》提到,拉丁字母有三套,一是大楷、二是小楷、三是意大利小楷。而意大利大楷卻不存在,因為它只是傾斜了的大楷,結構完全未變。Gill也提到「傾斜」不是意大利體必然的本質,其不同的結構才是關鍵所在。傾斜只是慣性模式 (customary form)。其實,羅馬體可以是傾斜的,意大利體亦可以是畢直的。

Ludovico Arrighi Vincentino的La Operina意大利體書法範本,1522年 (圖片來自Fairbank 1949)
gill_caps_lc_ital
羅馬小楷、羅馬大楷和意大利小楷三種變體的結構特徵 (essential form,左圖) 和慣性模式(customary form,右圖) (圖片來自Gill 1988)
diff_rom_ital
羅馬正體與意大利體書法的異同 (圖片為筆者的教學講義)

從書法到活字

起初意大利體由書法演變成所刷用的鉛字時,並非一套附於羅馬正體的附屬字體,而只是一種不同風格的字體罷了。威尼斯出版暨書籍設計人Aldus Manutius是第一位鑄造及使用意大利體鉛字的人。1501年,他以意大利體排印了小開本的禱告書,貪其字身修長,節省紙張,方便隨身攜帶。當時意大利體 (傾斜) 大楷字母尚未出現,只用羅馬大楷。後期,Manutius彙編很多內容結構非常複雜的參考書 (如字典),想到以意大利體混合羅馬體一起使用。在1539年出版的法語/拉丁語字典裡,Manutius用意大利體把拉丁語的字彙標示出來,意大利體從此成為了羅馬體的附屬字體。順帶一提,Aldus Manutius也有鑄造幾種不同尺寸的鉛字,也有小型大楷字,在複雜文本結構及書本搜尋資料導向發展的貢獻不少。

Robert Estienne出版的Virgil (左),全書採用意大利體排印,是一本小開本禱告書。圖右為Estienne出版的法語/拉丁語辭典,為羅馬正體與意大利體混合排印的先驅書籍。(圖片來自英國雷丁大學圖書館特藏)

以下介紹三種現代字體中常見的意大利體。

真意大利體 (true italic)

顧名思義,真意大利體是緊緊跟隨傳統意大利書法邏輯所設計的字體。字母設計基本上和書法無異,只作有限度的修飾和統一化。同時亦是書法家的字體設計師如德國的Hermann Zapf (1950年的Palatino)、美國Adobe公司的Robert Slimbach (1990年的Minion) 等,所設計的意大利體都緊隨書法原理,散發著傳統古樸味道。人文系無襯線字體 (Humanist sanserifs),配以真意大利體,也很理所當然。此類無襯線字體的正體是以人文派羅馬體書法為基礎,配以同為意大利體書法為本的真意大利體,非常匹配。

傾斜羅馬體 (sloped roman)

據我推斷,傾斜羅馬體應該是法國皇帝路易13下令要設計一套全新法國皇室御用字體 「Romain du Roi」時出現的。這套字體強調以幾何結構和柵格為本,參考銅板 (凹版) 印刷所用的極端粗細字體。Romain du Roi的斜體,是以羅馬體為本,把柵格傾斜做出來的,和意大利書體完全無關。這套皇室羅馬體,可說時第一套先由委員會擬定好設計格式,再由工匠進行雕刻鑄造的字體,這裡暫且不詳述。一般異風系 (Grotesque)系和幾何系 (geometric) 無襯線字體,諸如Univers、Helvetica、Futura、Avant Garde等,所配搭的差不多一律均係傾斜羅馬體。這配搭理所當然,因為異風和幾何系的字體結構平穩而靜態,和傳統西洋書法實在沾不上邊。平正簡潔的結構和現代主義思維不謀而合,配以傾斜羅馬體,精神上比較合襯。雖然,單層的a和g從意大利體書法而來,好些異風和幾何系的無襯線字體都配上單層的a和g,相信設計師喜愛其簡約結構。有趣的是,雙層g必定會配以雙層a,但雙層a卻可搭配單層或雙層的g!其實這都沒有法則可依。瑞士字體設計師Adrian Frutiger的Frutiger為人文系無襯線體,1976年的原來版本卻配以傾斜羅馬體而非真意大利體。復至1997年,小林章先生和Adrian Frutiger共同設計復刻版本Frutiger Next,終為此字體配上真意大利體。

混合意大利體 (hybrid italic)

當代的電子字體是用算式描述出來的向量曲線,已經脫離了傳統書法的工具特質,實在毋須硬性地模仿幾近被淘汰的工具。有些意大利體採取混合式的設計風格,選擇性地融合傾斜羅馬體和真意大利體的特徵,稱為hybrid italic。Eric Gill可能是這混合風格的始創者。他的Perpetua (1928–35)和Joanna (1930–31)均採取混合風格的意大利體。真意大利體小楷的襯線一般和羅馬正體不同。起筆收筆處會有呈傾斜角度的半襯線,而非水平角度的長襯線。筆畫轉折位置 (如n的左邊筆畫底部),並不會加上襯線。Perpetua和Joanna的意大利體小楷字母的底部,除了a和u外,均加上完整的襯線。這做法與傾斜羅馬體相似,減低手寫感覺。Gill的意大利體書法,書寫速度較慢,有著比較莊嚴肅穆的感覺,往上推的筆畫較少,傾斜度不大。Perpetua和Joanna的意大利體也有著此風格。Joanna的意大利體當初叫Felicity,是一款獨立的意大利體,後來才加上羅馬正體,改稱Joanna。Joanna意大利體狹窄非常,字母寬度差不多只有羅馬正體字母的一半,作為一種附屬於羅馬體的變體,大相逕庭的風格實在難以匹配。這套意大利體的風格獨特,不少平面設計師 (包括筆者) 對之情有獨鍾,用起來卻相當不便。由瑞士字體設計師Hans Eduard Meier設計、於1968年問世的人文系無襯線字體Syntax的意大利體,也採取混合設計風格。小楷a和g都是雙層,m、n、o、u、r、s有些微的手寫傾向,b、d、f、p、q明顯地採取意大利體書法的運筆方式。其餘的字母則是傾斜了的羅馬正體。

高下難分

作為附屬字體,究竟怎樣設計意大利體才好?上述三種取向確實難分高下。二十世紀初期擔任蒙納公司字體顧問的Stanley Morrison,於1926年寫了一篇論文,題為 〈Towards an ideal italic〉,筆者暫譯〈往理想意大利體進發〉。他認為意大利體作為一種從屬羅馬正體的變體,目的是把外來語、書或作品名稱和著重字句從羅馬正體中區別出來,結構和風格不應完全不同。真意大利體的區別他認為太大了,有時字母過分修長,有時過於潦草,或裝飾性過於強烈。他所提倡的,正是傾斜羅馬體。

Morrison的意大利體理論,在Romulus這套蒙納公司出品的字體裡實踐了出來。1931年,Morrison邀得在荷蘭當時得令的設計師Jan van Krimpen擔綱這個實驗。除羅馬正體外,Romulus配有一款傾斜羅馬體和一款裝飾性強烈的真意大利體。Romulus的反應似乎不太好,到現在幾近銷聲瀝跡,筆者也從未見過用Romulus傾斜羅馬體排印的印刷品。Morrison的理論對蒙納公司的字體開發方針沒有很大的影響。當時推出的字體如Times Roman、Plantin,Bembo等,都沒有配上傾斜羅馬體。這三種字體,都配上真意大利體,惟字母都較寬,較接近羅馬正體。在美國,Mergenthaler Linotype公司於1935年推出了由字體設計師William Addison Dwiggins設計的現代系襯線字體Electra。和Romulus一樣,Electra包含傾斜羅馬體和真意大利體。現在可買到的Electra電子版本已再沒有包含傾斜羅馬體。

荷蘭字體設計師Jan van Krimpen設計的Romulus,包含傾斜羅馬體和裝飾性強烈的真意大利體 (圖片來自Carter 2002)

由荷蘭字體設計組合Underware設計的Auto (2004年),提供三款不同風格的意大利體,由低調內斂的,到充滿個性的草體,迎合不同應用場合的需求。加拿大字體設計師Abi Huynh的碩士畢業作品Arietta (2009年,尚未出版),也包含了三款由傳統到創新風格的意大利體。無獨有偶,這兩款字體都不見傾斜羅馬體的影蹤。

荷蘭字體設計組合Underware的Auto
加拿大字體設計師Abi Huyhn的Arietta

結語

綜合以上關於意大利體/斜體的語言、歷史和美學的脈絡性討論,冀讀者能瞭解到意大利體不只是一種純美術的表現,而是經過漫長的演進過程,在拉丁語系文化中佔一席位的變體文字。有天如果意大利體被消滅了,後果並不只是少了一種字體風格,而是少了一種把文字信息標示出來的可能性,也影響著拉丁語系字體家族組成的法則,意義深遠。

那華文字體中有沒有斜體或和意大利體相若的變體文字?且看下回分解。

參考書目

  • Bringhurst, Robert (1997). The elements of typographic style. Vancouver: Hartley & Marks, Publisher.
  • Carter, Sebastian (2002).Twentieth century type designers (new edition). Aldershot, England: Lund Humphries.
  • Fairbank, Alfred J (1932). A handwriting manual. London: The Dryad Press.
  • Fairbank, Alfred J (1949). A book of scripts. Middlesex, UK: Penguin.
  • Gill, Eric (1988). An essay on typography. New York: D R Godine.
  • Gourdie, Tom (1955). Italic handwriting. London: The Studio Publications.
  • Morison, Stanley (1926). ‘Towards an ideal italic’, in The Fleuron, number V.
  • Noordzij, Gerrit (2005). The stroke: theory of writing. London: Hyphen Press.
  • Ogg, O; degli Arrighi, L; Tagliente, G A and Palatino, G B (1953). Three classics of Italian calligraphy: an unabridged reissue of the writing books of Arrighi, Tagliente, Palatino.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 Spencer, Herbert (1969). The visible word. London: Lund Humphries/Royal College of Art.
  • Tracy, Walter (1986). Letters of credit: a view of type design. London: Gordon Fraser.

--

--

Keith Tam
(in)visible (de)signs

Typographer, information designer, academic (Hong Kong Design 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