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人訪談 | 律師-柯萱如 | 在法律面前挫折是常態,用心聆聽一則則生命故事,用專業陪伴當事人走出黑暗與無助(下)
華藝電子書行銷團隊
責任編輯:雷懷安 ∕ 核稿編輯:周以婷
研究所是加分項目還是必要條件?
對柯萱如來說,大學和法研所仍有很大差異,大學是精實地將各種基本概念學過一輪,較多屬於單向式的吸收與學習;而研究所則是扎根式探究,一個學期不用讀懂500條法條,而是選擇有興趣的領域去深入學習和討論,很多開放式討論,引發大家從內心開始思考這中間的所有可能性。
她也分享當年針對刑法裡頭的⟪通姦罪⟫做過深入研究,在研究所的學習中,可以從這條罪的各種角度切入,
為什麼會出現這條法律?
從性別、社會學的角度出發,描繪這條罪的輪廓;
在實務上實踐後的結果與影響。
除了國內的法規制度與實務現況外,也會探討國外相關法條如何制定,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又是怎麼思考這個議題?
「其實我自己覺得研究所不只是學法律,要結合很多學門去融會貫通,比如說法學、哲學、社會學、文化學等,因為我覺得法律的制定最終建立在對於人與世界的認識。」
當朋友隨音樂起舞,我卻埋首苦讀|大學是奠定基本功的起點
「雖然相較下有些枯燥乏味,但回首大學時期,它讓我利基於法律的概念、法律如何制定,未來才能更有邏輯、更有彈性的去思考,基本功有其必要。
當身邊的朋友都在參與商業競賽、廣告比賽、系上舞會,自己也會覺得唸的好無聊,為什麼別人的大學生活這麼精彩?
法律系是需要耐煩的科系,練好基本功,才能替未來發展奠定扎實基礎。」
【挫折是日常,成就感來自每一聲謝謝】
「有時渴望達到某種樣子,但仍然會有事與願違的時候,比起用挫折形容,我覺得是那份失落吧。」柯萱如說道。
面對挫折是作為法律人員的常態,身為一位律師,不論中間付出了多少時間與努力,最終做出判定的仍是法官與檢察官。
工作中將不斷碰到不如預期的狀況,人是有極限的,法律也有它的極限。
談到挫折,柯萱如這樣看待:「本身就會為案子去做最壞打算與各種預備,每一步也都跟當事人說明對案件狀態的評估與可能的結果,一一分析讓當事人去決定,所以挫折倒是還好。但有時礙於證據不足、法規或人為上的限制,比較多的是難過和惋惜,覺得這個案件竟然判不下來或無法成罪。不過挫折是工作常態,不會讓自己陷在情緒裡面太久。」
訴訟的本質即是二元對立,雙方必然有自己堅持的信念才會走上訴訟,而最終要針對事件做出判決,一定是一方開心一方難過,真要說哪一方比較有道理,柯萱如認為司法和真實人生本就不如電影那樣黑白分明,有時大家都需要負點責任。
「當我協助當事人從一陣慌亂到晚上能安心睡覺,那對我而言就是成就感。」
柯萱如分享律師工作中不太會出現很明確或立即的成就感,比較偏向在職涯過程中慢慢累積,找到自己的核心價值,工作的成就感隨之而來。
柯萱如舉了兩個例子,遇到家暴案型時,幫助當事人爭取到應有權利,並使其暫時離開原本痛苦的環境,不用每天擔心受怕;到成功申請保護令,讓對方遷出居所,讓當事人可以安心地睡上一覺,這些都是自己陪伴當事人一起努力下來的成果。
另外,若遇到判決結果不如預期時,「仍會有當事人告訴我,他最感謝的是我一直陪伴在他身邊,伴他經歷許多痛苦、無助的階段,讓他覺得這一路上是有依靠、有希望的,
我會覺得:原來我也能成為別人的力量。
尤其我做的事情跟人密切相關,一路上來到我這裡的當事人,很多都處於人生中最黑暗、最慌亂、茫然無助的時刻,我會經歷一個人從這樣的狀態,到穩定下來、慢慢往前走,直至他能夠重新相信自己未來也可以有幸福的人生,這或許就是我一直在找尋的工作意義。」
【律師、諮商心理師、節目主持人三聲道之間 | 在個人與社會身分中來回穿梭,靈魂如何自由?】
在律師身分之外,柯萱如擁有豐富多彩的斜槓人生,目前擁有諮商心理師執照,於力人心理治療所擔任諮商師,亦是公視節目《青春發言人》的主持人。
進入諮商心理領域,除了本就有興趣,另一個契機是在學期間曾接觸校園心輔中心,對當時的自己幫助很大,她和身邊朋友提及心理師給她的建議時,友人也都感到十分受用。
從律師本業出發,在過程中努力發掘潛在長處
「我大學一度想過要踏入諮商領域,只是當時少了一個動機,猶豫的過程中也充斥自我懷疑,怕一腳踩進去後才發現不適合自己,後來才選擇先從律師本業開始做起。
當我有越來越多案件類型是需要密切與人接觸時,我發現很多當事人在談及法律之前,最先表露出來的是情緒,常見到受傷、憤怒、失控等狀態。
有些律師同事會覺得處理情緒有點麻煩或冗長,但我還蠻喜歡的,當事人覺得我講的話對他很有幫助,對我來說也是跨出這一步的勇氣來源」
與三種角色共舞,走向「助人」的終極目標
「工作角色都只是被我們框定出來的職業,我想達到的最終目的是幫助他人。」
從律師角度出發,柯萱如能運用諮商所學,去面對、承接一個充滿情緒的當事人,適當的進行情緒調節和減壓,讓討論過程更加順利。
在心理諮商研究所的實習過程中,也會遇到正在進行訴訟的個案,也許因為不懂法律造成情緒上的恐慌,因此來到諮商診間,這時柯萱如就能提供法律專業上的知識,讓個案不至於面對未知領域而獨自害怕。
「我不會畫下很尖銳的界線,例如我現在是心理師,我就只能用心理所學進行諮商,不能夠提到法律知識。我的目的是幫助眼前這個人,讓他感覺好一些,那我就會視情況帶入自己另一個身分上的專業。」
柯萱如也分享近期《青春發言人》剛結束青少年自殺相關議題的活動 — 傷痕下的秘密,自己剛好學習過青少年發展階段、自殺心理、精神症狀等專業知識,讓她在活動過程中,不會因為來賓講出一個陌生名詞而慌了腳步,也能夠將議題引導至更深的一層討論。
「剛剛談工作面向的相輔相成,這些學習其實也某種程度在完整我自己、幫助我從不同角度思考。各個專業最終學習的是如何看待這個世界,都是一種思考與視野培養的方式。」
【柯萱如給讀者的話……】
「高中跟大學遇到的困難,時常來自對未來的不確定與茫然,不清楚自己擅長什麼、喜歡什麼、可以成為什麼樣子。
我覺得在這個找尋自己跟認識世界的過程中,迷路是正常的,甚至可謂必經之路,想和各位讀者說:就安心的去嘗試跟體驗吧!
任何經歷都會有其意義,無論碰到什麼事情,都要有看見自己美好與價值的能力,保持對自己的那一份相信和溫柔,總能夠走到你想要到達的地方。」
【上集連結】
職人訪談 | 律師-柯萱如 | 在法律面前挫折是常態,用心聆聽一則則生命故事,用專業陪伴當事人走出黑暗與無助(上)
【華藝電子書】社群帳號搶先看
👉🏻IG:https://www.instagram.com/iread_ebooks2.0/
👉🏻FB:https://www.facebook.com/airitibooks
【華藝電子書】閱讀心得/書籍評論投稿
👉🏻請來信:airitimarketi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