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尔良 — 小龙虾,爵士乐和卡翠娜

Susan Zhao
iTravelGirl — Travel Diaries
8 min readOct 4, 2015

想去新奥尔良的理由很简单,我好想吃小龙虾!来美国这么久,也算深深了解美国人的饮食习惯了,美国人的超市里只有切的好好的整整齐齐装成一盒一盒的鸡肉牛肉猪肉。鸡,只见过鸡胸鸡腿鸡翅,牛肉猪肉只见过肉块从没见过骨头,其他什么中国人民挺爱吃的内脏啊鸭脖子啊鸡爪啦等等等等,在美国的超市从来没有见到过,更别说小龙虾这样的非主流食物了。在煎熬了这么久没有小龙虾吃的日子里,我终于按耐不住了,我想吃小龙虾!而在美国,唯一能吃到小龙虾,而且是好吃的小龙虾的地方,就是新奥尔良了。

新奥尔良是路易斯安娜州的首府,美国的最南,位于密西西比河的出海口,横贯美国南北的密西西比河就是从这里流入墨西哥湾。新奥尔良人总是亲切的称自己的城市为NOLA, 因为这是新奥尔良和路易斯安那首字母的缩写 (New Orleans, LA)。新奥尔良同时也是南北战争中坚定支持奴隶制的南部几个州之一,直至今天,新奥尔良仍然是南部和保守的代名词。而造成新奥尔良的保守,也是有其历史原因的。1700年,法国殖民者首先来到这里建立了这个城市,随后又被当做礼物送给了西班牙,在西班牙的统治下40多年直到19世纪被卖给美国并在当时成为美国最富饶的城市之一。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新奥尔良根植于法国和西班牙的天主教文化,并在奴隶盛行的时代融入了非洲和美洲原著名的文化,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矛盾综合统一体。而新奥尔良的美食,也是这样的一个文化大融合的映射。

在我来新奥尔良之前,我的西班牙语老师Mildred曾经在新奥尔良住过好几年,听说我要来这里,她激动万分的给我写了一个长长的清单,告诉我去NOLA一定要吃法国菜,当地的美国菜以及在新奥尔良独具特色的Cajun food。在新奥尔良呆了一个星期,深深觉得这里的美食真的是名不虚传,而其中我的最爱还是Cajun美食。一开始以为Cajun食物是非洲奴隶时期带来的食物,后来才发现原来Cajun美食竟然起源于加拿大,17世纪法国殖民者的后代,在加拿大Acadia地区定居,逐渐演变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法式美食。当英国占领了这个地区之后,法国人被驱逐出境,有一些人流浪到美国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安家,这便是Cajun文化和美食的开始。在新奥尔良,最出名的Cajun美食就是Gumbo。我觉得Gumbo有点像我们的海鲜汤饭,Gumbo并不仅仅是“把所有东西放在一个锅里煮”,同时也是新奥尔良式美食的代表。对于我这种喜爱重口味食物的人来说,吃多了寡淡无味的美国食物,这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充分满足了我的中国胃。更让我欣喜若狂的是新奥尔良果然是小龙虾爱好者的天堂,各种小龙虾的做法,煮的油炸的做汤的,让人应接不暇,各个都很美味。除了传统的煮小龙虾以外,我更是大大的爱上了一道叫小龙虾浇饭(Crawfish Etouffee)的菜。在这个菜里,小龙虾已经被剥掉了壳做成浓汤,浇在白饭上,每一口都是慢慢一口的小龙虾肉,每一口都有妈妈的味道。:-)

另外在新奥尔良不可不吃的美食就是蚝了。在新英格兰吃耗都是生吃,而在新奥尔良最popular的吃法就是碳烤生蚝。我的一个朋友强烈推荐我们去到一家叫Drago’s的餐厅吃碳烤生蚝,一开始还不以为意,直到被浇上黄油和cheese的仍滋啦作响的生蚝端上桌,浇上柠檬汁一口要下去,才知道什么是惊为天人。肥美的生蚝入口即化,带着浓浓的奶香和碳烤的焦香,绝对是我吃过最最最好吃的生蚝,绝无其他。

在新奥尔良著名的吃蚝的餐厅 — Drago’s, 员工们正紧张的忙碌着,把一个个刚从海里捞出来的蚝撬开壳,挑出不能吃的部分,整齐的摆放在冰块上。这样之后可以直接搬上桌,淋上柠檬汁,变成肥美的生蚝,或者加上黄油芝士在炭火上稍稍烤上一两分钟,便成了来NOLA必吃的碳烤生蚝。烤出来生蚝香气扑鼻,咬下去满口留香。

碳烤生蚝

当然Gumbo小龙虾和生蚝仅仅是代表而已,而新奥尔良的美食绝不仅于此。有点像西班牙海鲜饭的jumbolaya, 平民美食“穷汉三明治” (Po-Boy), Cafe Du Monde的糖炸糕 (Beignet),以及如果你在菜单上看到Aligator请不要惊讶,因为炸鳄鱼烤鳄鱼煮鳄鱼在新奥尔良那是太稀松平常的美食了。

除了美食天堂,新奥尔良还有个外号叫“大快活”。刚到新奥尔良的时候,我们傍晚时分在French Quarter溜达,却发现酒馆饭店都很冷清,路上的行人也稀稀拉拉。正当我们以为这是旅游淡季的时候,吃晚饭九十点钟,再来到这里的时候,已经全然是另外一番景象。街上的人摩肩接踵,音乐声此起彼伏,所有的餐馆酒吧都请来各式乐队,并把音量调到最大,以至于在French Quarter外好几个block的地方都能听见这里的音乐声。我一个朋友曾经一脸陶醉的跟我描述他在新奥尔良度假时的生活,每天下午两三天起床,吃个午餐,咖啡店里消磨一下炎热的下午的时光。待到太阳落山,找个餐厅吃吃小龙虾,然后九点钟开始穿梭于french quarter的各个酒吧直到天亮。这样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夜夜笙歌的生活也是世间少有新奥尔良一大特色。带我们游览French Quarter的当地人Lisa告诉我们,在19世纪曾经有一段时间黄热病在新奥尔良蔓延,数以千万计的人新奥尔良死于黄热病。因为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过这个夏天,新奥尔良人开始过起了“Drink as if there’s no tomorrow”的生活,只为当下而活,就像没有明天一样。今天为游人熟知的波旁街(bourbon street)就在那个时候兴旺起来,各种酒馆妓院赌档夜总会密密匝匝的挤满了波旁街,人们沉醉其中,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而爵士乐也是诞生于那个时候。在那个时候的居住在奥尔良的美国黑人,将传统的非洲音乐加以改编,唱出自己当时悲惨的生活,变成了今天为世人所熟知的蓝调和Jazz。爵士乐现在已成为新奥尔良的标志之一,今天当你来到新奥尔良的时候,这里的机场叫做路易斯-阿姆斯特朗(Louis Armstrong)国际机场,就是为了纪念出生于新奥尔良杰出的Jazz音乐家Luis Armstrong。然而,大多数现在去到新奥尔良的人们也许不太知道的是,在新奥尔良,爵士乐也在20世纪中期受到美国流行音乐的冲击,曾经一度几乎销声匿迹,许多曾经杰出的爵士音乐家迫于生计,开始从事与音乐无关的许多奇奇怪怪的工作。1960年,一对姓Jaffe的夫妇来到新奥尔良,无意中听到了这些年老的爵士音乐家的音乐,深深被这种干净纯粹的音乐所震动,便举家搬来新奥尔良,找到当时最好的音乐家,成立了Preservation Hall,中文翻译过来叫”保留的大厅“,时至今日,Preservation Hall Band仍然在这里每天三场举行着现场音乐会。本来我并不是一个爵士爱好者,总觉得爵士乐慵懒的曲调听不懂的歌词,让人忍不住昏昏欲睡。 但在Preservation Hall的这场音乐会彻底改变了我对爵士乐的看法。说是Hall,其实也就是一个大屋子而已,没有舞台,屋子前方摆放着一架钢琴和几把椅子,人们席地而坐,跟乐者之间没有任何距离,说是音乐会,其实更像是一个大音乐party。 所有在Preservation Hall演奏的音乐家都已经六十岁以上了,看着他们,你会觉得音乐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高雅的艺术,而是生活的一部分,钢琴黑管低音提琴就是个大玩具,演出就是几个老爷爷跟大家一起嗨。当主唱的黑人老爷爷用他丝毫无任何修饰的嗓音唱到:“Come with me to New Orleans, I will show you a great time. All your dream will come true, at New Orleans.” 全场的观众都在跟着音乐摇摆,人人脸上都带着微笑。

法国人街上的街头爵士艺人

我想也许这才是新奥尔良的魅力所在。美食美酒夜夜笙歌固然吸引人,但那只是新奥尔良的表象,而流淌在城市中和人们血液中的坚强和乐观才是她的真正本质。我们的导游Lisa六十多岁了,活泼而健谈,在带我们漫游French Quarter的两个小时中,她不停地和街上的行人,小店的店主以及穿着邋遢的卖艺人热情的招呼拥抱,仿佛人人都是她的老友。正当我以为这是个家庭和睦儿孙满堂的幸福老太太的时候,她却告诉我们,在卡崔娜将新奥尔良几乎夷为平地的时候,她的家也被洪水淹没了,两个星期之后,她的丈夫也因为不堪身心的打击而离开人世。我无法想象她是如何度过那段难熬的岁月,并变回到这个站在我们面前神采奕奕的这个她。也许NOLA本身就是一剂疗伤良药。

爱上NOLA不需要理由。就像ANNE RICE曾经说过:I love New Orleans Physically. I love the trees, the balmy air, and the beautiful days.

Categories: travelstory

Originally published at www.itravelgirl.com on October 4, 20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