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口罩銷售看緊急物資調度戰略

Roy Lin
IVC-InVisibleCities
8 min readJun 8, 2020
直到五月初,台北街頭仍然有排隊買口罩的人龍。

台灣在COVID-19的防疫成效全球有目共睹,其中對於「口罩」的諸多應對作為如統一收購和定價、加大生產線、實名制多渠道領取、民間自發製作口罩地圖等,從一開始的口罩之亂,到後來的出口救援,這一系列作為被證明是有效的。

然而,回想過程中,一些環節不免有兵荒馬亂之感,例如部分地方藥局大排長龍、供給不均的現象等。本研究以台北市為例,透過數據與地理空間分析,從「口罩事件」來思考「民生物資緊急調度」 能否有更好的策略?在疫情趨緩的當下,從中學習,提供我們未來更好應對的參考。

1. 一罩難求到供過於求

我們從中央開放的即時資料,累積了三月初到五月底的台北市口罩數據。從每天的「存量」可以看出,在三月底前每天都是當天賣完,月底開始因為四月9號開始放寬限購(7天3片改為14天9片),出現了延遲購買導致存量逐漸增加的現象。

全台北市口罩存量趨勢

四月9號起,首先是維持了一週的供需平衡,然後因為配給贈加、購買減少,存貨快速攀升,直到四月23號又開始銳減。而後的14天,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14天週期」開始出現循環。

值得一提的是,在四月中以前,口罩存量都存在「探底」現象,四月30號是第一次出現剩餘存貨,表示從此開始台北市的口罩供給量已足夠。

全台北市口罩進貨與銷售趨勢

若將單日供給與賣出畫成折線圖,則兩條線交叉時可理解為當日達到了「供需平衡」。從上圖可看出,三月底前供給與需求緊緊相貼,代表供給當天馬上賣光,日銷約27萬片,是供給小於需求的階段;四月中短暫達到平衡時日銷量在77萬片;四月底開始日供給都在100萬片上下(週末大約減半)。而因為14天限購期的緣故,在週期剛開始的前半段都有較大銷量,但後半段銳減。現在疫情趨緩,加上通路增加,日配給予需求的平衡點,應該會開始下降。

2. 從數據看口罩排隊現象

口罩實名制的初期,為了方便民眾掌握藥局即時存貨的資訊,民間自發開發了許多「口罩地圖」供大家查閱。但很快大家也發現,口罩地圖的數據無法真實反應:1. 商家可能已提前發完號碼牌,因此即使顯示有存貨也已無法購買; 2. 顯示有存貨,但可能現場大排長龍,去了也排不到。而這兩種狀況,都有「排隊」現象。

那麼,我們能不能用數據知道藥局是否有排隊?

首先,排隊是因為短時間內供給不及需求累積的速度,並往往伴隨著短時間內即售罄的現象。因此,若能從銷售數據中找出「快速售罄」的商家,則可推論該店有排隊現象。

我們以藥局的每小時存貨數據,抓取當日最高值、且後開始下降的時間點當作「開賣時間」,並用存量不足當天20%的「即將賣完」時間相減,如果少於一個小時,即推論該藥局存在排隊現象。以大安區某間藥局為例,推測三月中有排隊,但四月中應該已有顯著的緩解。

我們取三段各具代表性的時間點來看台北市藥局排隊現象的變化,分別是供不應求的3/13(日銷量27萬片)、增加配額後的第一次供需平衡4/11(日銷量約70萬片)、兩次週期循環後的又一次平衡點5/14(日銷量約100萬片)。

將全台北的692間健保藥局藥局,依據「一小時內賣完」的標準作為排隊推測。從圖中可以看出,排隊的現象到了五月才有明顯改善。比較有趣的是,這些快速售罄的藥局,在空間分布上並沒有明顯群聚關係,即一間藥局需要排隊,附近的藥局卻不一定需要排隊。這可能是因為排隊情況沒有反映在即時資訊上,造成民眾不知道有其他選擇。

此外,從前面的總量趨勢可知,四月中的總量已達到供需平衡,但實際空間上仍普遍存在排隊現象

若配給總量與需求是匹配的,那麼排隊的關鍵可能在於「不均」,即個別銷售渠道端點條件不一、區域性供給點不足、地方購買行為差異等原因,導致總量充足的情況下,部分藥局仍需要排隊。

然而我們也發現,「排隊」到了後來似乎已經成為一些人的日常生活。一些藥局早上出現排隊人龍,但到了晚上仍有口罩可買。或許是一種新的習慣養成,排隊成了左鄰右舍的聚會聊天場合,甚至部分商家也送起了小禮物,做起了保健品的廣告促銷 。

筆者親自去排的隊。鄰居阿伯阿姨聊得可開心了~
聰明的商家做起了推廣行銷。

3. 患寡也患不均:從空間角度檢討配給策略

上述因供給不均而造成的藥局排隊現象,可能可以透過幾個方式改善:

  1. 引導分流:除了即時存貨量資訊外,也透過歷史銷售分析,建議大眾前往較不需排隊的藥局。
  2. 增加配給通路:鼓勵民眾「網路預訂、超商領取」,能在超商密集的地方,舒緩藥局排隊。
  3. 增加臨時配給點:在缺少藥局、超商,且人流大的地區,佈設替代通路如無人販賣機等,分散供給。

除了在物資配給之後的動態調整,如果在分派物資之初即能考慮當地人口與供給點分佈的適配,應可以更貼近在地需求量,減少後期因配給「不均」造成的局部稀缺現象。

據我們了解,一開始在各健保藥局發配口罩時,是採統一配額制,即每間藥局分配到的口罩數量是相同的。若以此齊頭式分配法,因為每個地方人口數不同,所分配到的人均口罩數量也是不等的。

以每日100萬片總量為例,若採齊頭式分配,會造成一些區域每人14天實際可得九片以上,一些地區則因藥局過少或人數太多而缺乏;反之,若以該區的人口數量以及藥局數量做分配,則較能平均供給不同地區。示意如下:

齊頭式配給 vs 按人口與通路比例分配 (以每日100萬片為例)

4. 從口罩經驗談物資發配策略

總結前述之物資發配策略,在前期可按照實際需求與通路密度做差異化的適配:

  1. 將地方人口與配給端點數量納入考量,各地區採差異化配額,而非齊頭式等量分配。
  2. 採多重數據源反映真實人口需求。如電信商的手機信號數據,可補足戶籍統計人口缺失的流動人口。

而在配給的中期,隨著產能增加、替代通路的增加,動態的調整策略,並發揮不同類型通路的最大特性:

  1. 主銷售渠道(如藥局):通常是既有物資分配渠道,也有直接數據,例如藥局賣口罩、公賣局賣酒精等。這類渠道優點是可立即上線,缺點是數量有限、分佈不均。前期應統計地方需求與渠道數量,做區域型配額計算。中期應分析即時銷量情況、透明化資訊,可動態調整營業時段、引導民眾前往充裕供給點。
  2. 普及型網點合作(如超商):具有數量最多、最廣佈,營業時段最長等特性,如便利商店。優點是貼近大眾,且通常與區域人口呈正比,缺點是需要整合業務(如讓超商可刷健保卡)。適用於「按需供給」的彈性方式作為主渠道的補充。
  3. 機動型臨時供給點(如販賣機、臨時站等)。優點是彈性大、可移動部署,缺點是需要額外軟硬體建置、人員派遣、通路建置等,可能準備時間較長,單次鋪設數量也有限,且有後期回收再利用的疑慮。較適用於針對性地供給缺乏地區,如偏遠地區、人口稠密處、既有渠道網點缺乏等地方。
  4. 各類物資分派通路網點,應分「層級」,並考量與空間分佈特性與購買行為差異(如長輩可能更習慣於實體通路、上班族因工作時間只能考慮超商取貨等),做系統性、機動性的調度。仰賴不同端點系統間的資料互通,也需匯流至決策中心即時做調度判斷。

後記:
透過衛生署的公開資訊,我們可以得知,在台灣將近九成的人都購買過口罩,而八成的人用過實體通路(藥局/衛生所),四分之一的人使用過電子通路(網路與超商預購)。而在總共銷出的6.6億片口罩中,實體通路佔了82%。由此可知,儘管有了電子通路提高方便性,實體通路對於物資配給上,還是主要的基礎,值得各相關單位更深入研究。

本研究由台北市大數據中心籌備處協助提供數據、IVC在看得見的城市社群夥伴協助研究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