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札 | 面量圖常犯的「密度」錯誤

Roy Lin
IVC-InVisibleCities
2 min readAug 5, 2020

決定開始用「手札」系列紀錄碎片化的經驗和心得。

面量圖(Choropleth map)是常用的地理空間統計表現法,即以多邊形填色表現資訊,常見於地區人口、地方設施統計等視覺化地圖。

最常見的錯誤,是把計量的絕對值當作上色單位,而非密度,這會導致視覺解讀上的誤判。

圖1. 台北市村里人口面量圖,以人口數上色。資料來自內政部。

以台北市村里人口為例。圖1是以各村里的人口絕對數做上色,由於人的視覺容易放大解讀面積大的色塊資訊,所以較偏遠的里,因為面積大,看起來會有郊區人口比市區多的錯覺。

圖2. 台北市村里人口隨機點圖,每點代表200人。資料來自內政部。

如果我們用隨機點圖(Random dots)標示,如圖2,可能更好理解一些。若我們把該村裡,每兩百人畫為一個點,隨機分配在該村里內,則可以看出人口分布的「密度」,跟以人口絕對數作上色的視覺效果很不一樣。

因此,面量圖在處理地理空間面積變化較大的圖資時,應以密度呈現,較能貼近真實,例如:以「人口/平方公里」上色,而非純粹「人口」絕對數。如下圖3。

圖3. 台北市村里人口面量圖,以人口密度上色。資料來自內政部。

面量圖因為邏輯非常簡單,成為許多圖台的資料視覺化標準樣式之一,也是許多空間資料視覺化新手的第一課。但必須謹慎「密度」與「面積」,否則非常容易傳達錯誤的訊息。

延伸: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oropleth_ma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