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濱山-關於沒落漁港的群眾共創與再生
也許這是你第一次聽到星濱山藝術共創,這篇文章是我去年在一個沒落漁港作藝術節策展服務的心得,如果願意,可以聽我娓娓道來。
你有聽過正濱漁港嗎?
這是台灣日治時期曾經最大的漁港,全台灣所有的人都來到這裡尋求機會,捕魚的、漁船周邊五金的、補魚網的、服務漁工的......等等,曾經這裡擁有最多的機會,也真正享受過所謂「繁榮」,然而在漁港遷移、漁業式微後,這裡頓時失去了所依,在我們團隊接觸這個漁港的時候,也已經是繁榮沒落之後的沒落了。
談我們怎麼介入這個漁港前,可能要先談什麼是「地方創生」
因為現在全球化、都市化的因素,世界上很多地方都面臨了複雜的問題,包括貧窮、環境惡化、社會隔離、文化不平等,特別是在沒落之後的地區,因為投資成了當地高風險的行為,使得地方不再投資產業、產業以及社區動能也漸漸趨於靜止,而「地方創生」就是希望藉由主動建構在地的小型系統,提供一個實際且具整合性的方式,在不同空間尺度中面對各式議題。
近年來在台灣,「地方創生」成了一個都市人以及社區人很重要的詞彙,相比過去「社區營造」藉由社區共同做事凝聚社區力量,地方創生更在乎建構地方的相互關係系統,也因此多了許多商業模式的討論,藉由專注於地方創造與支持的能力,找到真實且整合的解決方式,而「星濱山」就是一個希望藉由「藝術共創」、「地域策展」、「職人文化再造」重新點亮這座漁港的團體。
關於我們在舊漁港推動的藝術共創再生行動
也因為上述的風潮從日本吹到了台灣,這五年來台灣文化部與經濟部也陸陸續續推出了各種補助讓各個地方的青年有機會做一些什麼,我們星濱山也是其中之一,在去年透過「文化部青年村落補助計畫」申請了經費。
申請的時候我們還是一個草創的團體,想像著在基隆正濱漁港用「藝術共創」慢慢地改變地方,我們原始計畫是進行田野調查以及找來三組藝術家來到正濱漁港認識在地文化,然後嘗試用「工作坊」跟居民與報名者一起創作,透過藝術家的再創作,把在地的故事材料轉化成當代藝術,藉著這樣的模式讓一個沒落的漁港重新找到自己的方向,也讓在地居民除了「產業」之外能開始理解「文化」與「觀光」,然而我們很快就遇到了問題。
「最後就展三個作品嗎?」
我們很快發現到,這樣的成果並無法撐起足夠的熱度去讓更多人對這個漁港感到有興趣,也無法讓在地的人有充分的感受,於是就在今年4月,我們義無反顧的決定要把共創藝術的展覽擴大成「一整個漁港的藝術節」,我們知道全台灣到處都是藝術節,但這次不同,我們想創造一個從在地青年長出、宣揚共創藝術又充滿驚喜的藝術節,我們很快的擬好了「群眾募資」以及「企業贊助」計畫,在兩個月之後順利的募到了金額,並且另外多找來了4位當代的新媒體藝術家現地創作,讓聲音與光為這塊土地創造新的啟發,也透過不斷的拜訪與交陪,漸漸地跟在地的居民借到足夠的空屋以及場合作為策展,我們所提出的展覽論述很簡單:「一場關於沉澱、逃離、釋放的策展行動」,希望創造一個這個漁港從來沒有過的氛圍,一種「避風港灣」般的景色,在兩周的展覽期間,我們展出了9位當代藝術家的作品、辦了5場港灣再生講座、數場工作坊、音樂會以及小旅行,企圖讓第一次接觸這個漁港的參觀者以多元的經驗走訪,並且深刻地感受到這裡獨特山、海、港、島一體的環境氛圍。
群體參與的城市新風景,從一人到一群人
其實很不可思議,近一年來我們發起了無數個小行動,在地田調訪問、小旅行走讀體驗、藝術共創工作坊、群眾募資、拉地方企業和在地店家的贊助、在地志工培力到藝術節,都是讓這裡一點一點更不一樣的關鍵,也是得以讓這個老漁港展現它的生命力的方式。我們相信以「人」連結「地方」作為主軸,透過共創讓大眾共同建構想像在這座城市生活的新面貌,才真正能讓民間自主參與這件事變成一股能量,一股由下而上溫柔的讓土地更好的力量。
要真正的從體質上點亮一座沒落漁港,需要的不只是專業,更多的是陪伴
在今年的激情過後,我們也發現凝聚地方不只是拿出策展、設計專業,更多的是怎麼陪伴在地人的生活,從他們的角度去思考,也讓我們思考怎麼讓「藝術共創」能持續地被發生,讓這個漁港變成我們所希望的樣子:
一個創作者趨之若鶩、感受到山海靈光的創意聚落。
我們除了一樣的青年村落計畫的持續申請,更重要的是開始去嘗試商業模式,從體驗型經濟(旅行、工作坊)到商品型經濟(文創、飲食),除了試圖餵養自己,也是希望透過創業試圖找到這座漁港可能的未來,漁港沒落是現況,但我們深深相信,透過網路、在地青年串聯、在地創業,能為這座漁港找到一個充滿生命力的系統,這也是「地方創生」最核心的價值,「提供一個實際且具整合性的系統,在不同空間尺度中面對各式議題。」
妳好,我們是星濱山,一個以藝術共創為核心自居的策展、地方品牌經營團隊。
以上攝影來自多位在地青年 / 涂佳豪、雅布重、劉人傑、周丞甫、康宥儒、林育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