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一個可步行的新竹:舊城區的蛻變與契機

QiLe Dong
IVC-InVisibleCities
Aug 21, 2021

註:原文受邀於《見域Citilens》雜誌,寫於2019年十二月,原文分為兩原篇標題:用數據,看見舊城蛻變的契機

不同于全球大部分地區剛剛過半的城市化進程(urbanization),臺灣早在上個世紀末就已經約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之中。城市作爲一個有機的共同體,同樣經歷著生老病死:快速迭代的通訊技術、基礎設施和城市服務,不斷加速著將城市送往下一個歷程的生命周期。

新竹市概況

本文將研究目光聚焦到臺灣新竹市的舊城區,一個正在經歷著它的病痛期的城市中心。在過去三四十年的時間裏,新竹市的都市化建設由市中心向外圍鄉村蔓延擴張。空間生長的邏輯從原本的區位交通、自然環境、生産生活這類自然發展規律,轉向政治權力、土地開發等多方利益角逐。在現今都市發展的脉絡下,最初早已發展完備的中心城區,因房屋老舊,基礎設施不堪負荷,道路窄小等種種問題而逐漸落寞下來。

新竹市都市擴張歷史

竹塹城的光輝與光陰

新竹市舊城區位于新竹市中心偏北面積約120 公頃,橫跨北、東兩區。舊城的歷史悠久,1733年淡水廳廳治(清朝北臺灣行政中心)轉移至竹塹,以莿竹建城,此爲新竹城的由來。1827年清廷采用「開台進士」鄭用錫與當地鄉紳的建議,以城隍廟爲中心設鼓樓、衙署;以傳統中式十字規劃主要道路,連接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幷築造磚石城垣。日本殖民政府來台後,拆除了原本四個城門及其城墻,只留下了東門,改用棋盤格狀重新規劃,幷沿用部分清朝時期街道格局。

資料來源:新竹市文化局

日本殖民時期結束之後,核心商圈東移,到隨後交大清大設校,再至1970 年代末,政府爲了應對台美斷交和産業轉型,投資建設新竹科學園區,「臺灣矽谷」一夜降臨新竹。發展至今,新竹市成爲臺灣「六都」之外的一個中型城市,其人口一直處于高速增長狀態,根據主計處2011年度統計,人口增長率爲全台第一,社會增加率第三。包含流動人口尚未統計在內,人口總量在四十到五十萬之間。2006年高鐵新竹站設站六家站,竹北市作爲新竹的衛星城,其高鐵周邊人口從九萬一路成長到了十七萬。科創産業集聚,高校扎堆,使得科學園區周邊的關埔特區和竹科生活區房産價格高歌猛進。新竹市成爲全臺灣唯一一個房價 「抗跌區 」。相比之下,舊城區已然失去往昔的榮光。

新竹市各區人口變遷

難走亦難逃,舊城黑洞

臺北的大稻埕、台中中區、台南的海安路,舊城區的活化和更新是這個階段臺灣各大城市的重要發展議題。在當前政府前瞻基礎建設計劃的支持下,新竹市政府先後提出「大車站平臺計劃」與「步行城市計劃」旨在提高大衆運輸服務,縫合車站前後,希望重新喚起舊城活力。用數據參與幷輔助城市設計是此次我們舊城再生計劃的實驗重點。2016年唐鳳出任「數位政委」後,推動「開放政府」將一部分信息和數據免費公開,成爲我們做mapping分析指認空間的關鍵支持。

新竹火車站,照片來源:林智堅市長Facebook

在當代,大多數都市專業者大概都認同一個現代化的宜居城市,可步行性環境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對于舊城區的環境營造,面對著綿密的路網紋理和密集的老建築聚落。整體拆除重建是不現實的,該思索的是,如何在各自場域中找出屬￿自身的現代化路徑。我們針對區內人群移動、公共環境與交通運輸狀况等面向,結合政府開放數據與網絡數據做進一步探索。

現况綠地和人行設施盤點

在經過長時間的現場觀察之後,我們發現舊城區有嚴重的交通問題,于是試著先從公共運輸角度切入,叠合了Youbike(有樁公共自行車)的點位數據及其使用量和新竹市公交車路綫圖(見下圖)。在Youbike服務半徑250米的圈內,使用次數最多站點爲火車站,其次是巨城購物中心。舊城的核心區中山路南北兩側沒有提供脚踏車,公交車也較少經過。我們推測多數人抵達火車站後,較多有消費購物需求的人,會向東側巨城購物中心及西側大遠百購物中心移動。相比之下舊城核心商業區難以通過公共運輸服務到達。

公交車路綫與公用自行車使用量

那如果是自己騎摩托車或是自駕車前往,情况會是如何呢?我們找到了2015年度交通事故發生的點位資料幷叠合了道路等級分布情况:相較于其他區域,舊城區內易發生交通事故。其中,中正路是易發路段,也是多數驅車通行的主要道路,這些交通事故多數集中在交叉路口,比如東門圓環附近。這可能與道路過寬,多岔路口影響了車速與視距有關。交通事故易發也從側面提高了市民進入舊城區的安全成本,降低了出行意願。

交通事故點位熱力圖

除此之外,交通擁堵也是舊城區內的另一問題。請試想,當你終于克服了出行的恐懼,開著車前往舊城區準備一睹她鮮活的歷史魅力,却在半路上深陷堵車的泥潭。四下環繞著鳴笛與引擎聲,和不間斷亂竄的行人,以及怎麽也找不到空位的停車場,這一切的體驗已經讓你興致全無。爲了在地理區位上描述出這一系列感受,我們參考google map的實時路况,用顔色差异將全天候最擁堵的路段篩選出來。因區內短街廓較多且道路窄,意味著尖峰時間段過多的車輛進出與回轉更容易引發交通混亂。我們發現舊城區內分布了非常多小型私有停車場,加劇了這種情况。將停車場區位與擁堵路段mapping(見下圖),可以見到密集零碎分布的小型停車場與交通擁堵有一定的關聯性。

半徑250米視角下,擁堵路段與停車場分布關係

數據試圖在空間上指認出了不易發現的問題,也嘗試著發覺轉變舊城面貌的潜力與機會。對每一個深愛美食的新竹吃貨而言,舊城區是他們的天堂,這裏有他們記憶裏最愛的味道。不僅如此,舊城區便利的生活服務與豐富多元的休閑娛樂活動,吸引著年輕人的脚步。Google Map上的POI分布與數量,就做了很好的說明。我們爬取了這些數據幷整合了新竹市政府的開放資料(新竹市十大伴手禮」,「新竹非吃不可」等點位數據),做出一張生活便利圖。

新竹市兩三百年來的豐厚歷史與文化,讓行走在舊市區的人如同走在一處開放的博物館群之中。區內120公頃範圍內高密度分布了28棟歷史建築和古迹,也成爲全臺灣之最。這些有價值的老屋和古建築集中分布在北門和南門老街,中正台夜市附近。她們有的是清代的街屋、日式的宿舍、60年代的販厝,屹立在時空之中,訴說著屬￿竹塹城的光陰故事。

上述種種問題,讓舊城區變成一個既難以到達,來了又出不去的城市黑洞,即便這裏有非吃不可的新竹美食,深厚故事的歷史古迹、懷舊的歷史街區。從人本道路的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而言,人行空間的不連貫與不友善,加之老舊建築維護整建成本高,所有權屬複雜等等,極大的限制了舊城區的再生。雖然街道的尺度是適宜步行,但騎樓空間大部分都被停放的機動車和攤販及雜物占用,行人被迫與行車爭道。我們幾乎無法用行走的方式,好好體驗舊城區的迷人光景。因爲你要隨時提防,呼嘯而過的車輛和前方擋道的摩托車。

城隍廟門口,機車無縫隙停放

走街串巷,市民「陳情表」

對于研究新竹這樣的非一級城市(Secondary City)來說,小體量城市的統計數據存在著樣本總量少,缺乏整合、精度不高、更新周期久等種種限制,用數據回應城市的時空性議題就遲遲難以展開。誠然,數據作爲一種理性工具有它巨大的價值,但作爲方法論依然有實踐上的局限。地方的真實性常常迷失在繁複冗長的數據集和各執立場的斷章之中。研究的過程中我們曾不斷追問自己,當今天在談舊城保存與更新的時候,我們在保存什麽?當舊城生活被現代化進程排除在發展之外,無可挽回地走向雕敝,我們想要實現的又是什麽?

在與舊城區的研究團體和學者交流多了以後,我開始意識到,也許幷非客觀才是公正,主觀性的感受更能代表真實。舊城區的保存與再生的主體首先是市民,客觀的數據研究只是第一步。在走訪了十幾位當地店家和市民之後,我們收集了這些能够代表民衆參與和生活經驗的「小數據」,補足城市大數據在設計方法應用上的局限。雖然是隨機的訪談,但市民們參與討論的熱情絲毫不减。

田野調查:街坊鄰里的有感生活

爲了能快速瞭解市民們的整體看法,我們將受訪者對空間的感受簡單直觀的分爲喜歡和不喜歡,幷在地理空間上反應出意見和信息(下圖)。我們發現,大家普遍對于片區內的公共空間(迎曦門、護城河等)比較喜愛,而不喜歡的地方主要存在著交通混亂,行走不便,缺乏公共設施(路燈,座椅…)等等問題。

數據化的市民參與和感知

客觀理性的「大數據」和市民有感的「小數據」,幫助我們聚焦到舊改在空間上的真實議題:寸步難行的交通系統,閑置破敗的老屋片區,匱乏的公共活動空間,不堪負荷的基礎設施。然而空間雕敝的背後,是更多看不見的問題:不公平的房地産開放杠杆,公共决策的機制失靈,人口老齡化,傳統零售與文化産業沒落,它們正在重塑著城市景觀。

新竹北門街

東門觀察,舊城新生機

夜晚熱鬧的東門市場

儘管新竹科學園區和高鐵特定區的發展勢頭很好,但周邊的生活服務設施服務的建設幷沒有跟上城市的快速闊張,新城已然成了美食、娛樂和文化的沙漠。漸漸地,有一批年輕人開始回去了,回到兒時回憶裏那個有溫度有感情,有貢丸湯有鴨肉許的地方。

最初他們擋下了原本要被拆遷的東門市場,然後在角落開了一家咖啡吧。這一群熱愛生活的工程師們,傍晚下班回來賣咖啡也賣生活態度。一開始沒有生意,他們成了廢墟中的燈塔,悄悄地,一些自發保護市場的社群也成立了,他們做網絡推廣,舉辦活動,協調租金,把這樣的動力擴散至周邊街店,努力讓大家看到舊城區的光和熱。然後像受到了感召似的,更多對舊城有感情的朋友陸續回來開店。在東門市場的早市結束後與拉上鐵門前的空檔期,擺上幾張桌椅,這裏擁有了熱鬧非凡的地方,完美演繹著城市空間共享的方式。

後來,政府看到了民衆參與的熱情與力量,開始在政策和經濟上鼓勵和推動舊城活化,在大同路108號成立了再生基地,讓更多的團體進駐出一份力。漸漸地,東門市場成了第一個開始綻放的地方。在可見的未來,在這個共享經濟起飛的背景下,越來越多共享的方式會帶來給舊城轉型的新契機。

舊城再生:各種社團的社會行動

以此,我們試著提出一個「慢行生活,共享新城」的實驗構想,用有機、軟性的更新方式翻轉發展策略,將城市活力從舊城區擴散開來,使之成爲帶動新竹市走向美好城市的動力引擎。

這場城市實驗我們設想了三個步驟:

Step 1 置換空間功能

首先運用合理的容積轉移[1]獎勵作爲誘因,幷用將核心商業區周邊的停車場篩選出來,置換到舊城區外圍建立的立體停車場,緩解因道路窄小,過多停車出入口造成交通打結的擁堵問題。區位內剩餘零星小型停車空間,可以通過共享停車的平臺(如Uspace)對外發布信息,提高空間使用率。同時增加區內Youbike有樁單車的分布點,逐步减少私家車進入舊城區的情况。而這些置換後的空間將會形成舊城區裏公共空間的新亮點。

綠地置換策略
某處停車場改造公園

Step 2 優化人行設施

接下來我們設想完善的行人徒步和自行車騎行空間方案,用綫狀空間串聯公共空間的活力點與古建築群。我們試著把舊城區內的道路分成五個等級,每一個級道路都進行步行與騎行設施的優化,同時設計分時共享的區域,逐步將路權還給行人的同時,調動街道空間使用的多樣性,提升街道的活力。

依據道路類型設計路權

Step 3共享閑置老屋

最後越來越多年輕人回流,他們或許是設計和藝術工作者,著迷于老屋古樸的氣質,對生活的便利性和區位交通可達性有較高需求。當足够多的創意工作者回來時,舊屋閑置和老人照護的社會問題,會在共享辦公、銀青共居的新空間形態下蛻變。除此之外,如果能建立一個房屋共享雲平臺,隨時上報自家老屋的維修修整狀况,以便向政府或基金會提供幫助。屋主也可以利用這個平臺隨時向公衆發布老屋閑置時間,可以讓大家分時段共享老屋更高效利用空間。

建立空間信息分享平臺

上述爲應對困境的有限構思,聽起來是個完全的烏托邦計劃。而能否實踐的問題關鍵在于行動的主體是誰。舊城要再生,如果依然依循企業家主義(entrepreneurialism)的治理模式,我們可能會失去城市的韌性。這不只是面對金融危機和氣候灾害所展現的柔韌度,也是面對微小的、分散的、日常的城市問題所需要自我修補能力。Anthony M. Townsend(2013)在他的書中《Smart Cities: Big Data, Civic Hackers, and the Quest for a New Utopia》(翻譯:智慧城市)批判了只依靠技術和跨國資本建立起的智慧模式,幷提出推動城市智慧化的創造力蘊藏在草根階級。最後他寫到「一個真正智慧的城市,就是你居住的城市。」

在全面化智慧城市建設到來之時,新一輪的舊城改造能否超越此前的治理範式,在標準化、模型演算、集中管理的秩序之外,回歸市民居住在城市,參與城市生活,平等使用和塑造城市的權利。這就需要用數據發現城市中的問題,但更需要每位市民積極參與和發聲,與執政者、專業者、開發商、共同建立多元幷開源的協同網絡,用一個個數字界面以全新的方式去看見、觸碰和感受城市。

本文內容修改自董其樂與許庭源 二人於 2018年完成的畢業設計:《掩幕行動-新竹舊城的共享新城實驗計劃》。

本文所有分析與數據呈現截止2018年4月。

文/圖 董其樂

參考資料與文獻:

1.Anthony M. Townsend,《Smart Cities:Big Data, Civic Hackers, and the Quest for a New Utopia》[M],W. W. Norton & Company,2013:400

2.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03),臺灣傳統街屋建築空間形式與再利用之研究。

3.京都市(2010),步行城市京都綜合交通策略。

4.新竹市政府(2008),擬定新竹(含香山)都市計劃(市中心地區)細部計劃書。

5.新竹市政府(2008),變更新竹(含香山)都市計劃(第二次通盤檢討)書。

6.新竹市政府(2016),新竹市區域計劃(規劃草案)。

7.新竹市政府行政處(2016),2018年施政計劃。

8.新新竹市政府(2016),竹市都市計劃(第一階段)書。

9.鄭玴翔、蔡朝翔、王星宇(2017),由都市發展史探討新竹市舊城區現今街道分布景象史地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