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台北 part1:從場所與活動看城市的創意基因

Roy Lin
IVC-InVisibleCities
11 min readJun 11, 2019

「創意台北」是IVC在看得見的城市社群發起的系列研究第一篇,從城市的「魅力場所」與「創意活動」分佈,探討台北的「創意氛圍(Creative Milieu)」。

台北西門町一帶鳥瞰 (IVC攝)

有人說,台北的市容,有些雜亂、陳舊,與其他城市相比,並不特別出色。不管你認同與否,大概都同意,在這個有點舊有點亂的表皮底下,住著全台灣最多的創意與創新腦袋。

為什麼談城市的「創意」?

一個城市具備創意,指的是其創造新事物、吸引各類人才聚集的能力,也象徵了其市民對生活品質、文化內涵的追求。而對於台灣長久以來的製造、研發、科技優勢基礎,城市的「創意」更是促成產業升級、品牌化、跨界創新的重要特質。

據文化部統計,全台灣的文創廠商約30%落點於台北市,加上新北市則將近全台的一半,說明了台北在台灣創意產業與創意人才發展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2016年,台北迎來了一份國際對於城市創意和設計力的肯定 — 世界設計之都 (WDC, World Design Capital)。作為設計產業一份子,除了興奮於設計的價值被重視之外,也好奇官方會如何向世界陳述這份內涵。

當時一系列大小設計展覽、論壇沙龍、媒體刊物、街頭改造,整個台北好不熱鬧。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或許是「設計、創意人」的生態與生活缺乏討論。又或許是,孕育這些人才、創意的「土壤」沒有被深掘。究竟什麼造就了台北的創新力?什麼讓台北獨一無二?什麼我們該珍惜、什麼又該改變?

我們希望透過「創意台北」專案,探討什麼原因讓這座城市的創意人才得以駐留、聚集,進而合作創造?

從多個角度看城市創意

國際上,衡量城市的「創意」一般常見的方式是用專利申請數、創意產業產值、學術論文或期刊發表數量等。這些指標有其道理,但與市民大眾感受有些距離。講到城市的創意,我們聯想到的可能更多是街巷裡的獨立書店、文創小店、老屋改造的工作室、民宿,或各式各樣的大小活動等。這些直觀的「氛圍」是不是也能作為衡量城市創意的指標?

台北各處可見的小店、咖啡廳、工作室等 (IVC攝)

「創意台北」從不同角度探究城市的創意,第一篇是以 Charles Landry 提出的「創意氛圍Creative Milieu」(註1)為基礎,包含不同類型的魅力場所,以及動態的創意類活動,著重量化(Quantitative)的空間數據再現;之後則是從「創意人群」的角度切入,透過訪談創意工作者及創業空間經營者,從口述與實地觀察中,歸結出人才聚集合作的關鍵條件,偏重質性(Qualitative)研究。

I. 台北的魅力街區?

一個吸引人的場域,必然是有個性、有特色的,特別是對於創意人才而言。正如 Charles Landry所說:「一個有創意的地點可以讓人們表現他們的才華與潛能,追求公共利益。這些才華洋溢的人扮演著催化和示範的角色,能吸聚更多的人才。…老舊和新穎的建築物櫛比鱗次,街道的形式多元且有趣,在尋常的環境中,滿佈著特殊且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事物。」(註2)

如果有創意的場所,是吸引創意人才聚集的要素,那麼台北有哪些地區具備這些特質?

1–1 在地人的文化西城 vs 外國人的魅力東區

怎麼評斷哪些場所是有魅力的?政府官方、在地人和外國人眼中的台北魅力,是不是有差異?

首先我們從政府公開資料中的文創場所清單如博物館、書店、文化館等落位於地圖上(藍色點);

其次是外國人推薦給國際背包客的台北去處(綠色點),包括比較有特色的商店、咖啡廳、書店等,資料來自於國際城市景點推薦網站HereNow

第三份則是在地人推薦的私房景點(黃色點),除了具有在地文化特色之外,也有許多當地人才知道的小吃、商鋪,資料來源於「台北挑惕指南」一書。

儘管「HereNow」與「台北挑惕指南」並不能完全反映國際旅客與在地人的意向,但仍具備一些參考性,而當我們將其落在地圖上,也能看出一些有趣的現象 。例如東區、西門町等明顯較為國際背包客推崇,而永康街、師大夜市、民生社區等則主要是在地人的推薦

1–2 消費娛樂、在地文化共存的魅力街區

除了在地、國際的眼光差異,我們也好奇這些場所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能在這買買買的消費性(如商店、餐飲等)?還是因為其知性、文藝的文化性(如文化展演、景點等)?

如果我們用一個簡單的光譜去大致區分這些魅力點的功能,一端是偏重消費娛樂(紅色),一端偏重知性教育(黃色),可以看出台大周邊一帶的文化性教為突出,包括許多書店及文化展演空間;另外如大稻埕,則是文化與商業兼具;相較之下,中山線性公園、通化街、民生社區等則是商鋪、餐飲較多,消費性較明顯。而這也與我們一般對該街區的印象相符。

文化型消費,或消費型文化,都可以用來描述這些魅力街區的特質。儘管我們往往認為文化和商業有著本質上的矛盾,但從這份魅力街區地圖可以看出:吸引人的街區,常常是文化和消費並存的,既需要有獨特的風貌、深度的文化內涵,也要有可以逛、可以玩的消費休閒場所。而如何保有當地文化特色同時,也保有人氣、有產業活動,而不顧此失彼,是地方長久經營的真正挑戰。

1–3 時間積澱出的台北魅力軸帶

從台北魅力地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一條明顯的帶狀分佈:從台大公館、師大商圈、永康街、華山文創、再到中山線性公園。而當我們同時檢視其他城市特徵時,發現這條「魅力軸帶」的分佈與老屋的分佈類似(見下圖)。

這樣的關聯性其實不難理解,我們大概都有過這樣的感覺:城市裡,一個吸引人的場所,往往是有故事、有歲月痕跡的。Charles Landry也寫道:「在一幢全新的建築或是社區裡發展一個創意群聚是相對困難的,因為時間歲月可以讓一個地點產生更豐富、更有層次的品質。…這些地方因為他們的介入逐漸優化(然後開始變貴,直到新創業者無法負擔,就此離開,另覓新處。)」(註2)

II. 台北的創意活動都在哪發生?

如果說,城市的魅力場所是容器,那麼人跟人之間交流激盪的「創意活動」,便是藏在這些容器中的實際內涵。

我們透過活動通(Accupass.com)網站,以關鍵字「創意」搜尋全年度 ( ’17 Feb ~ ’18 Feb) 的「藝文」、「商業」與「科技」三類活動作後續探討。其中藝文類多為公共性質的藝文展覽演出,商業類多為創業相關聚會或沙龍論壇,科技類多為創客(Maker)或黑客松活動。

2–1 大而便宜的城市活動、小而高貴的私人聚會。免費才是王道

在藝文、商業、及科技三類活動中,和創意有關的就有4,909場,其中免費的活動佔了84%,代表著台北市的創意活動有很高的開放性,絕大部份都可以免費自由參加。一個城市要對創意友善,免費、低門檻與多元的創意活動,應該是重要的條件。

而在其餘要付費的16%創意活動中,商業類活動價格較高,尤其在一月及七月份的平均票價分別達到了4,427與3,660元,可能是因為課程、培訓類活動傾向集中在寒暑假的緣故 (見下圖)。

三類活動中,科技類活動場次和價格都較低。單就付費活動來看,人們似乎願意花最多錢進修學習,花一點錢看展覽演出,而不太願意花錢動手做東西(如科技類黑客松)

若將全年度的三類創意活動依據按讚數、票價、時間做動態視覺化,則可看出其在城市空間中的分佈情況。下圖中,圓圈大小代表按讚數,垂直線長短代表票價。我們將整年的三類活動疊合在地圖上,探討他們的空間聚集型態。

2–2 西城華山、東城松菸,以及定位鮮明的小型活動據點

三類活動中,藝文類創意活動最多,也最受歡迎,集中在台北的兩大文創園區:西邊的華山和東邊的松菸,古亭站周邊的活動規模較小,但場次很多,也成為一個明顯的藝文活力區。

商業類的創意活動則普遍較小型,多以創業培訓機構為核心,如愛創業、創業小聚等。

科技類場次最少,也相當集中。北邊CIT的MOX加速器成為地圖上的亮點,另外還有市中心的三創育成中心、東邊的松菸和世貿。

如果城市的魅力場所是空間載體,而創意活動是人才交流互動的具體表現,我們或許能這樣理解台北的創意格局:西邊的華山和東邊的松菸兩區,扮演了創意樞紐的角色,聚攏各路人馬,讓大量的跨界刺激得以發生;周邊各具鮮明個性的節點空間則成了特定圈子的據點,以高頻率、小群體的交流形式讓創意得以延展深化

大而綜合的創意樞紐,加上周邊小而專精的沙龍空間,成了城市創意活動的重要基礎設施。

III. 看見城市的創意稟賦,想像更具「創意」的都市更新

台北的平均屋齡為六都最高,老舊空間的更新與活化一直是重要的課題。作為一個全台灣創意產業與創意人才最密集的城市,除了社會經濟、基礎設施、居住生活等考量,我們也應該從城市創意的角度,思考都市更新提升「創意力」的可能性:

1. 發揮街區的既存特色?

這邊指的既存特色,是已經存在的場所魅力及活動。對於老城區更新,我們習慣檢視其地方文史、風貌古蹟這些基底脈絡,然而悄然汰換的小店商舖、特定人群的交流聚會等,則容易被忽略。這些自下而上、有機生長出來的創意空間與活動,可以是地方創生的根苗。

一個街區的內涵,不光是「過去」這裏是什麼,還有「現在」這裏有什麼?我們應該思考,這裡為什麼吸引某些人?為什麼這些活動在這發生?如果這些是我們樂見的,能否將這些新的特質品牌化、做為都市更新的參考?

2. 鼓勵小型、多樣化的零售商業?

無論在地或外地人,令人嚮往、印象深刻的,都是有獨特個性的空間場所,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商場或連鎖店。從商業營運角度,引入知名品牌吸引客流無可厚非,但如何同時保障人們在該區的空間可負擔性,讓各類小店、獨立品牌、新業態得以持續萌芽,是很大的挑戰。

諸如華山、松菸之類的文創商圈,以營利項目包裹年輕在地品牌,是理想的模式嗎?或是,由公部門主導的空間活化如URS,開放申請但禁止商業經營,是可持續的嗎?面對租金壓力,已經凋零的老字號,何以不被短利的娃娃機取代?年輕人從事空間類型的創業,除了創業補助金,還能有更積極的協助嗎?

3. 更彈性的空間租賃、複合使用?

硬性的城市空間是載體,動態的活動作為填充,兩者充分匹配才是城市空間的有效利用。台北其實有相當多的老舊、空置房舍等待活化,除了一般的長期居住、商辦租賃外,或許也能考慮更多元的租賃機制,例如短期租賃、時段性彈性租賃等。

公有空間方面,已有的資源如公有閒置建物平台如何能更積極的符合市場需求?私有空間方面,分時短租平台除了專打居住的AirBnB、提供活動場地的PickOne等,是否還有其他更細分的市場需求待發掘?甚至專注於空間改造加運營的第三方,如主打共居空間的台北玖樓、網紅拍攝或派對聚會的上海好處等,是否也逐漸扮演了都市更新的重要參與者?

4. 串連創意社群活力、放大外部效應?

從台北的各類創意活動和場所可看出,不光是公部門持續推動大型城市展演活動,許多民間社團、企業機構也在提供源源不絕的創意養分、深耕特定領域的人才網絡,只是不同部門、不同領域之間較少跨界合作。創業圈、網路圈、設計圈、藝文圈等,其實在創意的激盪上,我們往往需要更多舒適圈以外的刺激與合作。

想像一個持續的城市策展,展出內容不再是放在松菸、世貿、華山展館內的靜態展品,而是分散在城市各處的私人工作室、藝文表演、培訓教室、甚至創業加速器、創客空間、二手書店、咖啡廳、共享辦公等場所,我們將更容易發現城市裡其他的創意腦袋,更有機會合作創造。

本篇從城市空間和數據的角度看台北的創意氛圍,後續我們也將分享我們對台北的創意工作者與共享辦公空間在工作模式、互動交流、環境需求等層面的洞察。

專案團隊: 洪皓哲、郭浩傑、顏嘉慶、卓易霆、張成哲、黃韋智、曾筱雲、林書正、林佑達

圖文整理: 林佑達

註1: Charles Landry, The Creative City: A Toolkit for Urban Innovators, 2008

註2: Charles Landry, Talented Taipei & the Creative Imperative, 2012

若您對IVC的其他專案成果、參與我們的工作感興趣,歡迎至IVC官網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