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xDTW2021】循環經濟不僅是回收!從消費者需求出發,締造有機循環- 專訪 W 春池計劃主理人 T.A. Wu 吳庭安

Yu-Ning Kao
IxDA Taiwan
Published in
10 min readJan 19, 2022

採訪:Yuning Kao, Sophia Wu/ 撰稿:Yuning Kao

初踏入採訪地點春室,明亮的玻璃配上傳統工藝,才一進入就被傳統與當代所繚繞,思緒被玻璃牽引著無法自拔。深信待會春室的主要負責人 T.A. Wu 吳庭安先生肯定會帶給我們精彩的循環設計力故事,以及對創新的獨到見解。

(採訪地點「春室」,為春池相關企業,照片取自春室 Facebook 粉專頁面)

春室座落在新竹公園內,是春池玻璃的關係企業,春室期望透過實體空間讓人們更容易體驗循環經濟、環境共生等概念,其中包含玻璃再製體驗課程、相關策展以及咖啡廳。

一印入眼簾的是春室年輕夥伴們正進行玻璃的製作,精湛的手藝由這群年輕人掌舵。「來跟你們介紹這些由廢棄玻璃製作的玻璃藝術品!」春室的夥伴晏綸熱情地和我們介紹當時的展覽《玻璃自然形》,每項作品均蘊含著創新概念及傳統底蘊,我們著迷、驚呼,且欽佩著如何能把玻璃回收做得如此淋漓盡致,春池玻璃讓玻璃原料搖身一變成藝術品、商業品,抑或是理念傳播的載體,完全看不出在幾年前春池曾面臨的困境。

(春室的夥伴在現場鑄造玻璃)

投入春池的三大原因:為社會、家庭、環境提供價值

接待我們的是「文化與永續」講者 W 春池計劃的主理人,同時也是春池玻璃的副總經理 T.A.,過去曾在英國劍橋唸書、在台積電服務的他,回想當年驅使他投入春池的原因有三個面向,為「社會」、為「環境」、為「家庭」提供價值。

首先在「社會與環境」方面,由於台灣地小,掩埋玻璃的空間有限,若沒有妥善處理,玻璃只會變成無用的堆積物。春池玻璃一年回收一億多公斤的玻璃,共佔全台的 70%,從對社會和環境的貢獻來看,春池透過 100% 可循環再製的玻璃,每一年能協助地球減碳 5 個大安森林公園,實質地實踐與環境間的共生再造。

另一層次為家庭考量,春池玻璃為 T.A. 的父親吳春池所一手創建,從小就在玻璃工廠長大的他,看著父親和師傅們一點一滴地將廢棄玻璃形塑成新的樣貌。投入春池,同樣加入了情感因素,「在國外工作雖能創造高額的薪水,但家庭價值並不是以金錢多寡來衡量,若你可以幫助到你的家庭,讓爸媽開心那就是無價的。」T.A.和我們分享著。

融合了三大價值,不僅僅對自身、對家庭、對環境都能有正面的社會影響力,與其說加入春池是他的使命,不如說發展循環經濟就像是 T.A. 人生的北極星。

(T.A. 和我們分享加入春池玻璃的原因,以及春池的理念)

站在巨人肩膀上,用創舊的雙眼去發現新市場

決定加入春池後也並不是一切順遂,當談及轉型創新的關鍵時,T.A. 也坦言一開始做轉型創新是「被現況所逼」。當時春池面臨 LCD 玻璃材質成份難以回收再製、因而使工廠內庫存量暴增的困境,為了渡過這場危機,T.A. 和團隊共同開發出了新興輕型節能磚,並將銷售模式轉為外銷,在當時成功地協助春池轉虧為盈,甚至締造了後續創新的開端。

問及他是如何發想到新材質,甚至成功進行企業轉型時:「累積才是關鍵,在核心價值之上持續累積,才有創新的可能」T.A. 說道。春池在玻璃回收產業深耕至今將近六十年,不論是玻璃回收廠、春室咖啡廳以及 W 春池計劃的核心價值,都沒有背離循環經濟的精神,而累積的知識經驗讓他們足以站在巨人肩膀上看新機會。

春池的轉型經驗給了創新不一樣的路徑,在思考如何達成創新前,首要需先把「舊」的知識累積,像蹲馬步地站穩基礎,再來持續地執行和積累,在脈絡之中逐漸成就「創」新,這也是傳統與創新的融合、他人無法與之比擬的「創舊」精神所在。

(在春池玻璃工廠內,師傅正將廢棄玻璃做回收再製,在傳統上創造新機會。照片取自春池玻璃的粉絲專頁)

循環經濟不僅是回收!「了解消費者需求」與「透過設計創造價值」才是關鍵

至於春池又是如何看待循環經濟呢?許多人以為「循環」就是「回收」,但在 T.A. 的眼中,循環經濟重點其實是「經濟」!重點在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在不消耗社會資源下創造需求、透過設計讓廢棄材料重生,進而締造有機 (Organic) 循環。

怎麼說呢?若在回收製造玻璃時,沒有從消費者需求回推,那由廢棄玻璃創造出來的作品,終究還是廢棄物,沒有創造新的價值。但對春池來說,透過長年累積的製成技術,將玻璃回收重新轉為材料,用設計轉為消費者需要的產品與服務,再次地滾動供需循環,將永續的精神體現在產品上,這才是他們心目中的循環經濟。

(「設計符合需求的玻璃製品」是春池對待每項作品的態度,照片取自春玻 Glass Pool 官網)

眾志成城,連結志同道合者,一同締造有機循環

而春池既然有完整的回收循環製造工藝技術,有沒有可能不只是由春池體現循環經濟?有沒有可能將角色轉換為起頭者,和其餘有興趣者一同創造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亦或是讓民眾參與,在生活中也能隱形帶動資源的永續循環?延續著此概念,W 春池計劃也因而誕生。

W 春池計畫起初是連結循環經濟與春池工藝技術的平台,透過既有完整的回收製造技術,讓對於循環經濟有興趣的企業、民眾,均可以參與其中,儘管只是隨手回收玻璃、使用廢棄玻璃製成的吸管或杯子,都是在用身體力行去體現循環經濟,持續環境的有機循環。

其中,綠藤生機就是和 W 春池計劃合作的企業之一,綠藤是間相當重視環境永續的企業,他們不只販售對肌膚和環境友善的保養品,還更進一步推動玻璃瓶的回收再製,早在 2017 年即和春池合作「空瓶回收計劃」,透過春池玻璃師傅們的巧手,綠藤的舊瓶器也搖身為永續的器皿及工藝品。

(「微光琉璃牆」為綠藤生機和春池合作的作品,經由廢玻璃製作而成,照片取自綠藤生機官網)

而 W 春池計劃目前也並不局限於「玻璃」的永續,W 取自「無」的概念,只要有循環利用的精神,儘管不是玻璃,也一樣被歸類在這項計劃之中。W 春池計劃重點是希望將循環經濟漸漸融入更多產業,讓眾人發揮各己之力,對環境友善。儘管目前團隊僅有 10 位夥伴,但卻是在製造、設計和市場間重要的橋樑。在未來,春池仍會持續以玻璃為載體,將文化底蘊融入社會環境,讓循環經濟不只是一個口號,更是眾人參與實踐的契機。

成功沒有捷徑,只有把每件小事做好的累積

不論是過去父親一手打造的春池玻璃,盡心盡力地做好玻璃回收;或是 T.A. 投入春池就被逼著開發出創新材質,做轉型創新;以及 W 春池計劃成功地連結製造、設計和市場,這些經驗都有一項共同點:那就是「把每一件小事堅持做到最好,累積的力量會超乎想像」。半世紀以來,春池堅持把每一件看似渺小的事做到極致,從點、線到面的全方位拓展,從玻璃原料的再製、循環經濟概念到有機循環的實踐,T.A. 的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實。

而憑藉著春池玻璃和 W 春池計劃的成功推動,T.A. 在近年得到相當多的殊榮,不論是 2016 年蔡總統英文稱春池玻璃為台灣「循環經濟」之典範,或是 2018 年獲得的總統創新獎和艾森豪獎金學人,都是他認真地把每個小事做好,所看見的影響力。

(第三屆總統創新獎 T.A. 與蔡英文總統合影,照片取自總統創新獎官網)

未來循環經濟為必然發展方向,還能讓世界看見台灣

而談論到循環經濟的未來,T.A. 提及,在全球暖化之下,循環經濟肯定會越來越受到重視,加上聯合國所發佈的永續發展目標,全世界針對解決環境問題儼然已成共識。

而在前年他擔任 MIT 訪問學者至美國倡導循環經濟概念時,美國人對於春池完善的循環經濟模式感到相當驚訝,此舉也讓他認為,「透過循環經濟,有機會讓世界看見台灣!」。台灣因為地小有場域上的限制,我們被逼著做資源回收再利用。但危機也是轉機,這在 T.A. 眼裡,即是「提升台灣國際能見度」的契機,若未來能有更多以循環經濟為核心的台灣企業,串連起生態系統 (Eco-system),或許能讓台灣的循環經濟精神更加速地推動至全世界。

(T.A. 和我們介紹春池、春室與循環經濟)

後記

整場採訪 T.A. 就像朋友般不斷拋出問題來和我們交流,其中他詢問我們每個人所屬的企業願景與核心價值,讓我發現「願景驅動」就像是他人生的核心 DNA,驅使著他做循環經濟、做生活中的每一個決定,這也使他每一天都不像是在工作,而是在達成他的人生使命。

此外,採訪過程 T.A. 也像大男孩般、謙虛地和我們瞭解 UX 這塊他所謂不甚熟悉的領域,交流中著實地瞭解為何他能有源源不絕的創新點子:來自於「對萬物的好奇心」。

雖然 T.A. 說對 UX 不太熟悉,但我想 UX 「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的理念,早已深植在他的心中,當他在做任何決定時,都會以市場和使用者為需求出發去設想,在我看來,深植在他心中的使用者需求魂,反而更難能可貴。看著他閃閃發光的眼神,也不禁讓我們思考,UX 在台灣能不能像春池之於循環經濟,在國際上扮演傳播者的角色,協助台灣提升國際知名度?UX 在台灣要走到下個境界,會需要什麼推進的契機?

謝謝 T.A. 和我們交流,讓我們更拉高格局的思考自身企業的願景,以及台灣 UX 之於世界的定位。如果想聽更多關於春池玻璃、循環經濟,亦或是親眼瞧瞧這位十分有魅力的領導者,歡迎一同來大會上目睹他的風采。

(T.A.與採訪團隊的合影)
Credit📍撰稿者:Yuning Kao 高妤寧 / yuni.kao@ixda.org.tw
📍採訪:Yuning Kao, Sophia Wu
📍攝影:Judy Fan, Lin Shin Cheng
📍編輯:De Jiun Lee, Leona Lin
感謝各位觀看本次記錄IxDA Taiwan 的專訪文章。若你喜歡本篇文章的內容,請你也給我們鼓掌與關注作爲鼓勵;若你發現本篇內容有些錯誤,也請你不吝給予我們指教。Copyright:圖/文 @IxDA 直擊小組。更多精彩的活動照片,請參考 IxDA Taiwan 粉絲專頁:http://bit.ly/2XJ23M0
感謝各位的閱讀,我們下次再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