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xDA 互動快板#3】 DBS Design Standards Lead Leo:建立設計準則,讓設計從Deeper, Better 到Faster

Yu-Ning Kao
IxDA Taiwan
Published in
12 min readNov 8, 2019

在建立設計團隊上,星展銀行一直是非常值得參考的對象,在 UI/UX 漸趨成熟,許多金融業、科技業等等都已成立「輕熟」設計團隊的台灣,該如何從設計面提升產品體驗,並且引領團隊迎接下一個設計挑戰呢?或許建立設計準則 (Design Standards) 和設計語言(Design Languages) 就是個值得效仿的做法!就讓我們來複習當初由新加坡星展銀行 Design Standards Lead 的 VP Leo Lin 帶來的分享吧!

下半場 Leo 主要著重在五大主題,除了解釋設計準則(Design Standards)和設計語言(Design Languages)之外,也分享了他們團隊的日常和近五年來的成果,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五大主題:

1. 甚麼是設計準則 (Design Standards)?設計語言(Design Language)對公司又帶來甚麼樣的影響?

2. DBS的 Design Standards團隊是如何成長的呢?

3. Design Standards 團隊的一天又是如何渡過的呢?

4. DLS (Design Language System) 3.0是甚麼?

5. 這團隊在2015~2019年有甚麼成果?

1. 甚麼是設計準則 (Design Standards)?設計語言(Design Language)對公司又帶來甚麼樣的影響?

設計準則 (Design Standards) 最主要的核心在於「透過共同的語言來讓各團隊在溝通協調上更加順暢」

Leo 提及,通常做產品設計系統時包含了 UI Guideline、Branding 等等,就像Google 和 Apple 這些系統平台類的規範,是以延展性為方向,重點在快速擴展平台的使用性,以此才能減少其他團隊的開發成本。而這時設計的核心必須強調共通性,大約70%須「遵循系統規範」,使產品能快速地拓展,除此之外,也將平台的使用效益達到最大化。

這些準則在 DBS 都有包含,那特別之處又在哪呢?

而最主要的差異之處在於,DBS 首先會定義最核心的「Design DNA」,其包含了 DBS 的文化、原則等核心精神。而在 DNA 之上,再建立基礎建設,拓展成為系統,以及落地至實施及運用,甚至傳遞讓內外部能理解(Training & Education)。

簡單來說,在設計產品過程中,除了滿足通用性之外,更必須考量到 DBS 獨特的DNA(Unique):Live more (emotional touchpoint), bank less (improve efficiency)」,產品不只要好用易用,更是要做到情感的傳遞讓大眾一眼就能識別「喔~那就是星展銀行的產品」、「一看就是DBS」這樣直覺、且獨特的設計理念!

而設計 (DESIGN) 的核心精神,對 DBS 來說,也是有著獨特的含意!

設計 (DESIGN) 不只是一個很 Fancy 的介面互動設計,而是要能幫助你解決金融問題的DE$IGN,讓使用者能夠發自內心的信賴 DBS 這間公司。

換句話說,設計不是只著重在「視覺」,舉凡交易活動、投資流程等等的細節,都是金融業裡的關鍵,牽扯到錢,凡事都要更小心謹慎,例如在交易中,系統若停頓了 1 秒,有可能讓使用者損失了好幾千萬。這也是為什麼「設計語言」與「設計投資」對產品、對DBS來說很重要,因為在 DBS 設計團隊中,所追求的設計層次更高階地到了策略面,例如使用者對 DBS 品牌的觀感等等,期望給 DBS 帶來的是更深遠的影響。

2. DBS 的 Design Standards 團隊是如何成長的呢?

首先是核心精神,

「先把最佳實務流程規模化吧!」

為了更精進 DBS 的設計成熟度,除了建立設計團隊、建立最佳案例之外,當然得把「最佳設計流程」規模化,讓各個功能、各個環節模組化,才能隨著團隊的需求有效率地擴充。

在這邊 Leo 舉了一個很生動的例子,就像是過去蒙古射箭團隊的標準流程,他們認為清楚地定義箭的長度和重量、仰角的度數等等每一項細節,除了能更有效率的擴張團隊之外,更能提升殺敵的精準度。

根據這樣的概念,對設計團隊來說,標準除了有助於擴張團隊之外,更能精準的向前推動。而心態上,不只是完成這次的一個「設計」就夠了,更要具備長遠的思維,來完成一個「系統的設計」

畢竟 DBS 在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平台,要如何使每個國家都可以沿用,並且有效率的擴張,對跨國/跨平台的團隊來說就相當的重要!舉例來說,DBS 在思考服務的設計,是用流程來區分,如上圖,例如 On-boarding 的體驗,在各個國家、線上線下,又或是網頁或手機上,基本上流程都是一致的,以此才能更快速地擴充。

組織調整上,

從設計師自主管理標準,到 Standards 團隊的建立以集中式管理,未來期望能更有機的進行

從過去設計師自行自主管理標準 (Individual Structure),從上圖中可見天枰代表設計準則,調色盤代表著設計工具包;到 Design Standards 團隊的建立(Centralized Structure),提供準則讓設計師更容易的上手,而準則共包含了以下三大面向:

1. 設計面: 提供現有的設計Pattern,既有的設計依據和流程

2. 內容面: 提供了像語音及對話的準則

3. 技術面: Web/App的元件等

以上圖可見,Design Standards 團隊的職能範疇,除了使用者可視的系統準則和Library (What You Can See) 外,還包含運作機制 (How System Works) 和設計文化的塑造 (How Are We Getting There)。整體來說,Design Standards 團隊核心在「確保產品整體的一致性」與「標準化流程」,以此來提升整體的產品體驗。

而對設計師來說有甚麼樣的改變呢?他們就有更多的時間去強化商品本質,例如從競品了解產品背景、和產品經理討論商業目標,以做出更符合市場目標的設計。

現在 DBS 仍透過 Design Standards 團隊在建立準則,但在未來,此概念漸趨成熟,每個人都理解和遵循了設計標準,理想上 Standards 團隊能和設計團隊融合成更有機的團隊(Organic System),除了提升產品設計效率之外,更能精進整體 DBS 生態系的產品設計體驗。

最後,策略上,

從產品設計到體驗設計,甚至未來到組織變革

當然,Design Standards 團隊的策略也有所調整,從一開始專注在產品設計,如何透過工具打磨產品使它更好;到體驗設計,如何延伸到產品以外的使用者整體流程體驗;最後到組織變革的設計,如何推動 C-Level 來加強設計治理,甚至是推廣設計理念。

每一步的設計顆粒度和複雜度也都不太一樣,從單一到複雜,對設計的定義也逐漸放大至策略層面,這一步步的調整都是 Design Standards 團隊成長的過程!

3. Design Standards 團隊的一天又是如何渡過的呢?

在Design Standards 團隊內,每一位都是具有產品經驗的產品設計師,也會在產品設計流程中的每一階段提供協助,就如同以上流程。

但職能上除了常見的設計需求以外,更比一般的產品設計師須考量到整體流程的一致性(Flow Alignment)、內容的重建性(Content Restructure)和視覺的整體定義(Visual Refinement),如上圖黑框部分,

目的是甚麼呢?

除了確保設計可以更深入(Design Deeper)、可以更好(Design Better)之外,更可以確保Pattern可以被複製,以達到快速地規模化(Design Faster),這也是前面一再強調的好處。

至於合作模式上,Design Standards 團隊為 Project Designers 和技術團隊的橋樑,和 App & Web 技術團隊一起建立設計 Tool-kits。

而下一步呢?

當設計語言達成一定的一致性,且技術後台的元件也有了一定的共識之後,那每一年推出一個標竿產品,還有每三年一次的大改版,對 DBS 來說,就是指日可待的未來。

4. DLS (Design Language System) 3.0是甚麼?

究竟金融業的未來有哪些趨勢?

對 DBS 來說,透過蒐集競品資訊,重新定義的核心 Keyword,例如愉悅的、智能化等等,就是 3.0 著重的方向。舉例來說,針對讓使用者有著愉悅 (Joyful) 體驗這點,重新定義品牌顏色,調整成較活潑的色調,就是其一的小改動,但這只是個開頭,還有更多的驚喜彩蛋。

由於目前台灣 DLS 3.0還未上線, Leo 也不方便透漏太多(但小聲說,據說近期台灣星展App就會上線,讓我們敬請期待一下吧!)

5. 這團隊在 2015~2019 年有甚麼成效?

光看前面偏「理想」的介紹,我想大家都跟我一樣好奇到底 DBS Design Standards 的成效如何?

對此 Leo 秀出了團隊 2015~2019 年的成果。從 2015 年開始,他們建立了自己的 UI kits、顏色定義、Icon 定義等等,下圖就是不論在內容、顏色和版面上都有的大改版:

而他們不只調整了首頁的設計,Standards 團隊也和行銷合作改善閱讀體驗,並且設計出更輕量、更有趣(Joyful)、更情感化(Emotional),且與使用者有更多交流的設計。此外,「研究並運用前沿的設計趨勢」也在團隊的工作範疇內,像是插畫風格就是他們團隊的產出之一,為此定義了插畫風格的準則,這也在 DBS 服務體驗上都有機會看到。

除此之外,Standards 團隊不只有視覺上的設計,還廣泛至「內部的組織改造」,協助 DBS 內其餘部門的內部訓練;「外部的能見度擴散」,透過外部演講來提升公司/部門的形象外;甚至還廣到「生態系策略的擬定」,從定義 DBS 下一代產品的定位,到眾多產品之間的整體核心策略,都能在 Standards 團隊這五年來的成果中看見。

寫在演講後,究竟 Design Standards 是?

在 Leo 分享當下,我聽得津津有味,點頭稱是(是真的邊點頭,邊說對對對),但在下筆紀錄文章的時候,我又猶豫了。

到底跟平常的Guideline有甚麼不同?不是每間公司都在做的知識管理,建立 Knowledge Database 嗎?

帶著好奇,Leo又再次為我解惑了一番,也一併地更新了後來 DBS Design Standards 團隊的進展(代表在看文章的你有福啦!以上內容有比演講當天更新的進展)。

重新思考一番,兩點我自己認為是關鍵,

第一是「釐清 Design DNA,創造獨特性」

第二是「未來每三年大改版一次,已維持其競爭趨勢」

剛好是以終為始的概念,有終端目標「每三年檢視設計以跟上潮流」,再搭配著起始的「先釐清 Design DNA 核心價值」,先確保方向不偏移;再來才是執行面的設計準則或設計語言的搭建,以此眼光才能放得更高更遠。當然,如果你有其他的想法,非常歡迎留言反饋(質疑)我!

DBS Design Standards 團隊落地實踐的方式也非常值得尊敬,紮實的一步一步往目標邁進。還記得是哪些細節嗎?讓我們複習一下今天的五大主題:

五大主題:

1. 甚麼是設計標準 (Design Standards)?設計語言(Design Language)對公司又帶來甚麼樣的影響?

2. DBS的 Design Standards團隊是如何成長的呢?

3. Design Standards 團隊的一天又是如何渡過的呢?

4. DLS (Design Language System) 3.0是甚麼?

5. 這團隊在2015~2019年有甚麼成果?

是不是對建立設計團隊有了其他想法?再來複習一下上半場由設計總監 Chooake所分享的「從零打造 In-House 設計團隊」吧!

感謝各位觀看本次記錄IxDA Taiwan 的活動記錄與感想文章。若你喜歡本篇文章的內容,請你也給我們鼓掌與關注作爲鼓勵;
若你發現本篇內容有些錯誤,也請你不吝給予我們指教。
Copyright:圖/文 @IxDA 直擊小組。
更多精彩的活動照片,請參考 IxDA Taiwan 粉絲專頁:http://bit.ly/2XJ23M0
感謝各位的閱讀,我們下次再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