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xDD 2022 世界互動設計日:本質與觀點

Jeffrey Hung
IxDA Taiwan
Published in
20 min readSep 7, 2023

每年 IxDA 都有一場全球性的活動叫做世界互動設計日(World Interaction Design Day, IxDD)。在 IxDD 這一天各個國家與地區的 IxDA 社群會串聯起來,針對一個共同的題目,探討互動設計如何促進思考並增進人類福祉。

今年的主題是「本質 (Fundamentals) 與觀點 (Perspectives)」。

在探討本質與觀點時,我們想起了一本書:《決定未來的 10 種人》(The Ten Faces of Innovation)。因時代演變,我們觀察到有些人在職場、社會、組織發揮了很大的影響力,這些人在做的事情已不太能用傳統的工程師、行銷人員,或專案經理來定位;書中提到了10 種角色,並將角色畫分為三大類:學習類、組織類、建造類,我們可以從這 10 個角色上學習到多種技巧,為自己與團隊的未來帶來重大的改變。

本此活動,IxDA 分別邀請了 3 種角色的傑出講者,分享從自身開始的探索職涯、到生活本質,乃至於催生出獨到的觀點與對世界的解讀,協助我們思考自己未來的發展。

決定未來的10種人:「人類學家」

個人和組織都必須不斷地吸收新知,才能擴展知識,有所成長。《決定未來的 10 種人》這本書把那些不斷帶來新的資訊、新的可能性的人劃分為學習類角色,「人類學家」就是學習型角色中的一個代表角色。

本次 IxDA 邀請到的人類學家代表是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李梅君。梅君告訴我們,在互動設計或是其它社會應用裡,人類學的田野工作經常被視為一種能夠取得第一手經驗與嶄新視野的途徑。

在書本中,「人類學家」也被描寫成實際走進現場,例如到醫院裡和年老的開刀病患共處 48 小時,以親身的經歷紀錄產品、服務,和空間之間的互動與關係,進而成功協助開發新醫療照護系統的一個人物。

「這種對人類學浪漫的想像裡,鮮少提及田野工作的傷心、矛盾、衝突、和倫理。」梅君說,田野工作並不僅僅是一個解答問題的工具,更是一個過程,使得人類學之所以為人類學。

研究「他者」的學科

人類學是一門在文化上、歷史上、生物上、語言上研究的「他者」的學科。人類學的出現,很大程度是受西方以及殖民的觀點影響。梅君說到,這個學科的發展,在於當時的人逐漸理解到必須要從當地人的觀點當地人的視角去理解為什麼他們是這樣子運作,而不是從原本西方那個殖民者對於文明的想像去理解。

當我整理梅君的分享並查閱相關概念的時候,也在知乎上孫鑫所發表的一篇「當我說『田野』時,我在說什麼」的文章中看到相同的觀點。

在早期的傳統田野工作中,「田野」指的是非家鄉的地方。而早期的學者(包含那些出資進行研究的菁英群體們)其實並不會進入田野進行研究,他們更傾向於雇用較低階級的人去從事田野工作。這些學者們基本則只是進行理論的探討於整理,畢竟那時候旅行確實不是那麼容易。

梅君打趣地說,這也使得這些學者們被戲稱為「搖椅上的人類學家」,認為人類學家是一群坐在搖椅上看著大家寄回來的紀錄撰寫人類的文化,卻從來沒有到過那些地方、親身經歷過那些生活的人。

好在這個情況隨著一位非常著名的人類學家的出現而改變。20 世紀初,布朗尼斯勞.馬林諾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將人類學重新定義為一個深入參與的過程。

梅君與我們分享了這一段故事,馬林諾夫斯基認為「研究應該是對該地區社會生活的親身參與,需要居住在被研究的社區、學習當地語言和文化,以整體把握被研究者如何創造和維持自身的社會。」這位奠定後續人類學研究方法的人類學家實際深入大洋洲島嶼進行田野調查,他搭了一張帳篷,住在當地人旁邊,學習當地人語言並與他們生活在一起,這樣的田野研究持續了 4 年。

馬林諾夫斯基位於基里維納島的帳篷 Photo Credit: Wikipedia

田野工作的真實與心碎

在馬林諾夫斯基後不久,又一位非常具有代表性與影響力的人類學家進入大眾的眼簾。這位人類學家讓人類學進入社會大眾的眼界,也勇於挑戰性別的刻板想像,被視為女性主義的先驅。她就是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 Mead)。

米德透過她在薩摩亞進行田野工作時的觀察,出版了針對大眾的人類學書籍《薩摩亞人的成年》,將當地的青少年女性與美國進行對比,發現薩摩亞的年輕女性他們對於性的觀念是自由的、開放的,並會大方地去承認這件事。米德認為,薩摩亞的青少女並不像美國一樣會在青少年這個階段有種莫名的躁動;她們在這方面顯然更加自在,壓力也較小。因此得出美國青少年的壓力主要來自美國自身的社會本質,並不是年紀。

米德描述當時的美國青少年處於一個「得不到關於生命、愛情與死亡的第一手知識,不斷受社會煩擾,不得順性長大,禁錮於脆弱的核心小家庭中,無處可逃,惶然不安」的狀態。不知道是不是出於這個原因,米德在書中,也增加了孩童教養的章節,認為孩童必須要發展健康的身體和心理,不應受到偏見和狹隘的思想影響;未成年人應該要知道許多開放的可能性,而且他們擁有權利去選擇自己的道路。

米德與兩個薩摩亞女孩 Photo Credit: World History Commons

但故事並沒有停在這裡。人類學家弗里曼(Derek Freeman)在 55 年後出書反駁《薩摩亞人的成年》。弗里曼待在薩摩亞進行田野工作的時間更久,他認為,米德對薩摩亞的語言知識不足,住在當地美國家庭,又過度強調文化面,忽略生物學面向,以致於結論可信度大打折扣;弗里曼還找到了當時與米德互動過的少女,對方坦承當時曾經對米德撒了小謊。

弗里曼的論述衝擊了整個人類學界。誰的說法只是自己觀點?誰的說法才是符合真實的本質?還有,田野工作究竟是否可以真實地帶回他者的社會脈絡?

憂鬱的熱帶 寂寞的田野

享有「現代人類學之父」美譽之一的克勞德.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於 1955 年曾出版《憂鬱的熱帶》一書,這本書的一開頭就道出了人類學家在進行田野工作時內心的矛盾與衝突:

“我討厭旅行,我恨探險家。,,,每次我都自問:為什麼要不厭其煩地把這些無足輕重的情境、這些沒有什麼重大意義的事件,鉅細靡遺地記錄下來呢?”

“為什麼我跑到這裡來?我到底是期待些什麼?我的目標到底是什麼?人類學研究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我中斷學院生涯離開法國已有五年之久,在這五年裡,我以前的同事中那些比較聰明的人已開始沿著學院的階梯往上爬:那些像我以前那樣對政治有興趣的人已經成為國會議員,不久就要當部長。而我自己呢,仍然在沙漠荒原中晃盪,在追蹤幾個瀕危的殘存人類。”

而在《寂寞的田野》一書中,馬林諾夫斯基也同樣的記錄了自己進行田野工作是的掙扎與痛苦:

“截止到昨天已經到此地兩周了,但我不敢說生理上已經完全地適應了這裡。“

”我現在和當地的野蠻人接觸太少,對他們的觀察還不夠充分;我不會他們的語言,,,雖然我現在正盡全力學習莫圖語,但語言的困難將非常難以克服。這裡極致的美景對我並沒有太大影響。事實上,我發現莫爾斯比港的周圍地區甚至可謂荒涼。”

“我甚至開始欣賞倫敦報紙上的廣告。我無法全身心投入自己的工作,無法接受我的自我囚禁,更無法將之利用到極致。這就是過去幾周發生的事情。”

一直到這麼長一段時間過去,我仍然清楚記得梅君當天的分享。那時候,梅君向我們揭露了她心中人類學家的樣貌,並透過幾位人類學家的故事,呈現了人類學家們在面對田野工作時的真實、心碎。

與愛。

關于峇里島鬥雞的記述

「文化就像人類編織出的一張社會之網,而人類學家就是去爬梳這張網。」這是知名人類學家克里弗德.紀爾茲(Clifford Geertz)在《文化的解釋》這本作品中,對人類學工作以及文化的一段著名詮釋。

但紀爾茲這本著作中,還有一個關於田野過程的一段有趣插曲。

1950 年代,紀爾茲前往爪哇的峇里島進行他的田野工作。紀爾茲發現峇里島男人對於鬥雞的耽溺相當驚人,幾乎可以說是把生命的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此。他們用無比自戀的眼神,百般呵護的態度,欣賞著他們的公雞,餵養他們一粒粒經過特殊處理,精緻的玉米,透過獨特的洗澡儀式,以及精心修整的雞冠,表現出他們對於這些鬥雞的重視。

Photo Credit: Reuters

但是鬥雞的現場就像黑鮪魚的買賣一樣,裡面有許多的行話、獨特的規則以及默契,使得紀爾茲不得其門而入,既聽不懂,也沒有人要理會他。

梅君用饒有興致的口吻說,「直到有一天,出現了一個契機:警察來了。因為當天是一場非法的鬥雞比賽,大家看到警察後馬上就逃也似的一哄而散,紀爾茲以及當時一起前往的太太由於緊張也跟著大家一起狂奔,跑到一位當地人的家的後院躲起來。躲起來的時候發現剛剛鬥雞場的其中一個人也在旁邊,於是他們就開始坐下來,假裝在哪裡喝咖啡。」

「沒過多久警察來盤查,發現有兩位西方人一起在院子裡時,那位當地人很熱情地向警察說沒錯,他們是來喝咖啡並且進行人類學研究的,也因此蒙混過關。從此之後,紀爾茲發現自己被當地人接納了,從局外人變成與他們一夥的人。」

後來,紀爾茲才知道,對剛剛獨立的印尼來說,鬥雞這項民間喜好太不進步也太原始,和這個具有雄心壯志的共和國極不相稱,加上擔心貧窮又不知節制的農民會把錢賭光,憂慮外國人的眼光,更認為這是浪費了原該投入國家建設的時間,於是明令禁止。村民只好偷偷鬥雞。

峇里島的男人們,寧可違反規定,接受道德的譴責,也要投入鬥雞之中,是因為在這過程中,比起金錢,更能獲得地位提升,能得到榮譽、尊嚴和敬重。公雞在這個舞台上,是人的「代理」,替他們的村莊、派系、社群、種性、階級而鬥,人跟人在社會上的關係與競爭具體而微地在這個鬥雞場上以象徵的方式表現。在鬥雞場上,紀爾茲觀察到了這個民族的內在複雜。

可愛又迷人的人類學

最後,我們再回到當時弗里曼對米德研究工作的評判。

弗里曼不但在薩摩亞居住許久,研究也相當紮實,令人無法輕易忽略他的論點。然而,雖然瑪格麗特對薩摩亞語說不上專精,跟人溝通倒是沒問題。她選擇居住在美國家庭裡,有一些研究上的考量,而且除了睡眠時間之外,她都跟薩摩亞人朝夕相處。事隔多年,弗里曼研究的薩摩亞,和瑪格麗特研究的薩摩亞究竟是否有所差異,恐怕沒人說得準。

無論如何,弗里曼的宣稱轟動了人類學界,至今未有定論;而米德的田野筆記,至今仍完整保存在圖書館裡,供人檢視、接受公評。

也許無論何者,他們都是田野工作不同卻真實的面貌。

梅君說,在她的心中人類學家的樣貌應該像火箭隊一樣。她想讓大家一窺「貫徹愛與真實」的人類學家如何在「可愛又迷人」的田野中磕磕碰碰。正如梅君引述露絲.貝哈爾(Ruth Behar)所說的:「不讓你傷心的人類學就不值得從事!」

決定未來的10種人:「共同合作人」

即使是最好的構想,也必須一直去爭取時間、注意,和資源。「組織類角色」這類人不會把預算和資源配置的程序視為「政治」或「繁文縟節」而輕易放棄。他們把這些視為複雜的棋局,並且要下贏這盤棋。

《決定未來的 10 種人》的「組織類角色」中,有一種人,他們把各式各樣的團體匯集起來,而且經常在群體中帶領大家,創造出新組合和跨領域的解決方案。例如一位客服經理把半信半疑的總部採購人員找來,一起腦力激盪,尋求新的合作方式,結果,新方案讓公司的營業額倍增。

本次 IxDA 也邀請到了這樣的一位代表,為美學的創辦人張為雲,來與我們分享「共同合作人」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以及會有哪些的挑戰。

與我一起成為共同創作的夥伴吧

「我們來做一個小小的交換活動吧!」話音剛落,為雲就舉起一袋剛從麵包店出爐,還飄散著濃郁香味的貝果,瞬間這個上班日晚上的全場目光焦點。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當我在分享時,請拿到這個貝果的人,找你前後左右的人一個聽眾,跟他交換一個東西。什麼都可以,直到最後,我們來看看,在這包貝果傳遞的過程裡面,我們彼此間交換了些什麼。」

為雲在 2020 年的時候,由於自己在藝術和商業上累積的經歷,發現自己對於將故事放進空間,並結合藝術裝置和作品感到非常著迷,開始探索策展的領域,成立了「為美學」這個提供一站式藝術服務的新型態藝術服務公司,服務除了台灣與日本為主的亞洲市場夥伴外,也和歐洲、澳洲的團隊有合作。

這個所謂一站式的藝術服務,指的是整合藝術與商業觀點,以「藝術美學」作為商業/內容的解決方案(Art Solutions ),包含:藝術與品牌整合、展覽策劃與執行、視覺整合、藝術跨界合作、藝術創作服務等。

為雲最擅長的事情,就是透過故事型的策畫去做跨領域的整合。曾經策展的作品例如有在華山的《小王子的藝想世界》、《2222 未來選擇地》,還有在 101 展出的《達文西的光影展覽》等。

小王子的藝想世界 Photo Credit: 為雲

為雲說,策展這件事很難一個人做完。每一次展覽的完成都是要歸功於所有人一起的努力。共同合作人就像一個「策展人」,策展人這個角色的重點,就是去協助所有人,確保所有人可以在計畫中的每一個時間節點完成需要完成的事情。

共同合作人同時也是一個「創意發想者」,去思考每一個展覽該如何規劃,每一條動線該如何設計,讓來參與展覽的人可以理解這個展會想要傳達的訊息。

共同合作人同時也是一位「溝通者」。為雲說有看過她手機通訊軟體的人可能都會嚇一跳,訊息量幾乎都是 999 則以上,而且還會有非常多的群組。

最後,共同合作人還是一位「協作者」,協調不同的團隊,協調不同的資源,還有大家的目標。

大家覺得策劃一個《小王子的異想世界》展覽動用了多少資源,包含了多少個不同的團隊呢?答案是 50 組以上!總時間花費 1 年,與 50+ 組合作夥伴合作,溝通了 150+ 分簡報。從展覽團隊(專案/設計團隊、投資、行銷、媒體、票務、商品、施工)、藝術家、聲音團隊、劇場團隊、攝影團隊等等。

“展覽就像是一場美麗的煙火,需要花一整個村落的力量才能去炸出來。”為雲說。

做好策展的秘密武器:設定目標、溝通協作、善用工具、換位思考

為雲說,策展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目標設定。就像專案管理一樣,必須要在什麼時間完成什麼事情?我們專案路上的里程碑有哪些?為了達到這些里程碑,我們每一個階段要聯繫哪些人、哪些資源,這些都要先想好。

完美不是重點,但是框架與目標要先設定出來。當我們設定好了框架與目標,我們會有比較明確的軌跡可以依循,完成一連串的任務。

做好策展的第二件重要的事,就是溝通協作。策展常需要與不同的角色互動,例如設計師、工程師等。每個角色的思考模式都不同,策展人需要在這裡找到合適的工具、方法、語言,讓對方來協助自己完成任務。

所以就說到善用工具。我們現在活在一個蠻幸福的年代,有很多網路上的協作工具來幫助我們達到這件事。為雲也與我們分享一些好用的工具,例如x-mind(創意發想工具)、asana、slack、g-suite 等。

最後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關鍵,就是同理心,也就是換位思考。就像大家最常分享到達 PM 與 RD 合作的經典範例,這兩種角色的邏輯完全不同,我們要讓這兩個角色互相能聽得懂彼此的語言。

展覽其實有很多種。當為雲開始去構思一個展覽時,首先要做的就是「簡化」。

最常見的一種展覽類型為「Select then Curate」。例如《達文西的光影展覽》,為雲就是自己去挑選適合在台灣市場與空間的內容,然後落在 101 的展場裡面呈現,並且找出最適合的故事線來傳達這個展覽。這其中用到最多的技能就是「溝通」,跟跨國團隊溝通、跟場館溝通等,與各種不同團隊溝通協調。

《達文西的光影展覽》 Photo Credit: 為美學

第二種展覽類型為「Curate then Select」。這種類型的展覽運用最多的技能則是「整合」例如《小王子的異想世界》,它有非常多元多樣的發展可能,因此需要先設定好題目,再從該題目下去創造內容。

成果發表:與大家一起完成的一場小展覽

分享到這邊,為雲為我們帶來的一場展覽盛宴要差不多結束了。大家還記得分享一開始的貝果交換互動嗎?

這一段時間裡,這一包貝果經過了好大的一圈,交換了許許多多有趣的東西。有項鍊、筆、雨傘,甚至還有人舉起一台手機!

經過詢問之後才知道,那位聽眾換到的是 LinkedIn ,堪稱交換任務的最大贏家。為雲直到現在才向我們說到,選擇貝果是因為在《媽的多元宇宙》這部電影中,貝果代表一個宇宙。因此今天其實是從一個宇宙開始交換。

而這個活動當然也跟共同合作有關,透過和別人的溝通、協調,到交換,經過了不同的對象,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了一個目標。這就是共同合作人在做的事。

恭喜各位成為了一日共同合作人!

決定未來的 10 種人:「體驗建築師」

第三類角色就是「建造類角色」,他們應用新的觀點,並且在組織或團隊中實現創新。其中「體驗建築師」這個角色,他們設計出來的消費體驗令人折服,超越了產品表面上的功能,在更深的層次當中和客戶的需求,包括隱藏和外顯的需求,連結在一起。

例如書本中的例子,提到有一家冰淇淋專賣店把冷凍點心的準備工作轉化為有趣的娛樂,創造出非常驚人的績效,這就是一套成功設計的新體驗。

本次 IxDA 邀請到 KOOK Living 共享廚房的創辦人,非平面整合創新有限公司,事業開發總監曾科融 (科科),來與我們分享作為一位體驗建築師她看到了什麼,並如何為消費者創造體驗理想生活的場景。

因為看到了不足,所以我想做一些改變

「想像一下,你滿意你的生活嗎?你理想的生活是什麼?你離那個目標遠嗎?」

開始分享前,科科詢問我們,曾幾何時我們是否想過,我們期待的那個生活的樣子會是什麼樣的?我們又是否在往那個方向前進的路上?

這組問題是科科過去擔任研究員的時候,常與受訪者交流的一組題目。在訪談的最後,問他們在他們心中 15 年後的生活是什麼樣子。好像漣漪一般,這組問題隨著一場又一場的訪談也在科科的心裡留下一樣的疑問。在科科反思自己職業生涯的時候,不由自主地覺得自己現在的人生跟理想有一段差距;而科科也發現,社會中也有好多人覺得要達到自己理想的生活是一件非常難的事。

KOOK Living 共享廚房這個概念的出現,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

科科當時發現,台北有非常多從外地移入的人口在這裏租房子生活。若是想要在台北租到一個可以下廚,並找朋友來聚會的空間實在太難了。基本不是價格太貴,就是空間需要跟其他人共用。

同時間,很多關於食品安全、黑心油的議題出現,很多人想要回家自己下廚,卻因為上面的情況而沒辦法實現。

另一方面,由於社群平台的蓬勃發展,各種不同的內容被創造與分享在這些平台上。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某某朋友分享自己下廚的照片與影片,並且會有其他的朋友說應該要跟大家分享,或者要大家約一個時間一起去蹭飯。

也由於這些社群平台與線上通訊,該聊的該分享的線上都完成了,這時候大家在線下聚會時還可以做什麼?家人之間聚餐,長輩看孩子吃飯滑手機心裡不高興;但其實孩子們也是滿心不悅地說也會想要跟長輩互動,但每次話題都離不開那些討人厭的問題,根本沒有人想聽。

面對這些現況,有沒有什麼事情可以讓大家重新找到有趣的話題,或者一起做點事也好?

於是共享廚房的想法就在這樣的脈絡下誕生了。

實體空間也要做概念驗證

共享廚房這個概念確定後,科科利用她工業設計與顧問服務的背景開始著手進行整個共享廚房的概念設計與驗證。一開始,科科與團隊從 Airbnb 上租了空間開始進行共享廚房的試營運,邀請許多朋友來參加當時舉辦的活動。

「我一直假設,台北人應該很想要交朋友。」科科說,「所以我就用交朋友的概念,並安排每天煮不同的菜色,想要煮這道菜的人可以一起來下廚。除了下廚之外,參加的人也可以認識新的朋友。」直到有一天,有朋友主動詢問是否可以包場,讓他自己的朋友們來到這個空間下廚、活動,聚會。這件事後來大大地擴展了 KOOK Living 共享廚房的靈活性。

Photo Credit: KOOK Living

「後來發現,比起每次自己設計菜單舉辦下廚活動,然後有些有興趣的人來參加這個活動;提供包場服務並讓一群人來到這個空間,自由且自助地在裡面互動、下廚、聊天,所帶來的收入與效率都更好了。」

共享廚房是彼此間的情感紐帶

體驗建築師將一個好的消費體驗搭建出來,提供參與者一個創造價值的舞台,並讓故事發生。這些故事、這些價值因參與者而定,也不會完全一樣。

科科告訴我們,一開始她只知道提供了什麼產品,但並不是很確定實際為參與的人提供了什麼價值。為了想了解,過程中團隊也是不斷地去詢問,與參與活動的大家聊為什麼他們喜歡這裡。有很多的參與者給科科許多溫暖的回覆,說到 KOOK Living 共享廚房後覺得很放鬆,覺得空間很像家的感覺。而一起下廚的朋友們好像自己的家人一樣,感覺關係更緊密了。

“情感會在這裡自然地連結;當朋友對著自己戰戰兢兢做出當菜說出一句「好吃」,情感就在這個時刻加深了。”

Photo Credit: KOOK Living

科科說,很多來共享廚房的人其實都不會下廚;但來到 KOOK Living 共享廚房,這裡有準備好的食材、有小幫手,還有像家一樣的放鬆與安心感,這一切都串連了起來,成為這個地方帶給參與者最大的價值。

當你在空間中放了一個物品,這裡就會變成你的空間

「你如何讓別人走進來之後,會覺得這是他家;或者是他會覺得這個這個地方是他的,不是別人的?」

科科說到,KOOK Living 共享廚房提供空間的彈性,來到這個空間的人想要有自己的佈置,或是想要做什麼都可以。KOOK Living 共享廚房是一個載體,當大家開始與空間互動,並融入空間後,共享廚房的小助手們也會識相地離開,將空間留給大家。

Photo Credit: KOOK Living

有一組另科科非常印象深刻的空間使用者,她們是一群畢業約 30 年左右的北一女畢業生。她們在空間中舉辦了烹飪比賽,換上了自己的圍裙,並為最後勝出的朋友掛上了第一名的緞帶。

除此之外,KOOK Living 共享廚房也參與過求婚、家長帶娃的私密聚會場地,也曾經作為網紅、藝人、政治人物拍攝節目或宣傳的空間。

「我們其實是在打造理想、生活,並且傳遞這個理想生活。」科科最後說:「若是對生活有什麼期待,隨時歡迎跟我說。」

參考資料

感謝各位觀看本次 IxDD 2022 的活動記錄與感想文章。
文章的內容來自於活動當天講者的分享,以及我自己對分享內容與相關主題的補充。
若你喜歡本篇文章的內容,請你也給我們鼓掌與關注作爲鼓勵👏👏👏;
若你發現本篇內容有些錯誤,也請你不吝給予我們指教。
感謝各位的閱讀,我們下次再見!

Credit
撰稿:Jeffrey Hung
編輯:Lindsay Hsieh, De Jiun Lee

IxDA Taiwan 粉絲專頁:http://bit.ly/2XJ23M0

--

--

Jeffrey Hung
IxDA Taiwan

思考著如何設計的產品經理。曾任職於數位媒體、金融科技、車聯網、私募基金,以及設計諮詢產業。LinkedIn:www.linkedin.com/in/jeffrey-h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