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專業經驗分享】— 那些我遇上的口譯鬼故事與我自己覺得很重要的合作須知

口譯能夠打破語言的隔閡,用最快的速度將會議內容同步轉換成另一個語言供與會者吸收,但有時我們會忘了口譯是人不是機器,不能無止盡的要求他們工作工作工作,身爲一個業餘口譯人員,僅以此篇來聊聊以前接口譯工作時遇過的奇葩故事還有我當時希望合作方能夠怎麼處理。

搖滾席坐好,鬼故事要開始啦!
註:
1.我非專業口譯,充其量只能說是個偶爾接案的業餘口譯人員
2.本篇文中所提到口譯工作故事都是我在接受正顎手術之前接的案子(對於手術有興趣可以在我的publication中找到相關文章),在手術後我進入休養模式拒絕了所有口譯工作,或許有天我會再接口譯的案子,但絕對不會再接本文中所提的業主的任何合作案。

因為專業背景跟中英文還行,有時台灣朋友去看診但怕無法用英文妥善溝通時會請我去幫忙跟醫療人員溝通。這些事我以前待的NGO裡面的員工知道,因為疫情的緣故非常多該NGO的會議改為線上,比起以往可能可以用肢體語言溝通線上會議對於語言能力的要求更嚴苛,所以他們聯絡我以及另一個中英母語的志工詢問我們是否能接口譯工作會支付薪水,另一個志工因為要照顧家庭拒絕,而我抱持著幫一幫朋友順便多練習的心態(我有在準備考口譯人員證照)將工作接了下來,但我萬萬沒想到這是後續鬼故事的開端…

看我的Medium文章比較久的人不難知道我曾經活躍於維基社群(就是維基百科的那個維基),以志工與理事的身份處理國際合作協商等工作,而我應下的口譯案聯絡我的人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員工,整體來說我的業主是維基媒體基金會Wikimedia Foundation,簡稱WMF。

在口頭答應接下口議案後我第一個遇到的狀況是:

口譯薪資費用談不攏

口譯通常以時薪來計價,依照語言、專業度、時長等價格會有所調整,我當時應下的口譯案是國際線上會議的即時口譯兼筆譯,語言方面是中英+英中雙向,整體會議時長預估為四小時無換手,理論上這樣的工作強度薪資應該不會太低,原先估計最低應該會在一小時120~150美金左右,但最後對方開出來的薪資為:一小時40美金,而這薪資再後來又被調降到一小時30美金。

當時來跟我接洽的WMF員工是少數我在維基社群中有較好交情的成員,我有跟他說這費用配上工作強度不合市場行情,而且儘管算我是業餘沒有專業證照,因為這個理由薪水起點低些好了也不應該這麼少,但會議將至加上跟對方感情不差所以我還是硬著頭皮上工。

算在意料之內多場會議狀況非常混亂,也遇到了幾個經典狀況:

在會議之前一小時才收到相關資料並要求口譯員在會議開始前完成翻譯

簡單來說就是原本應該讓我們先確認會議內容與相關用詞的時間被拿走且額外增加工作,口譯的準備時間直接清零

會議方沒有先跟講者們溝通好,語速過快或是直接切換成不同語言

當時我們所收到的資訊是講者都會用英文,並且語速會有所控制…但最後我碰到了切換成法文與阿拉伯文的講者,直接超出在場所有口譯的能力範圍,也遇到了千字講稿兩分半飆完的講者,而且勸說後越講越快事後還怪口譯人員能力不好才跟不上。

口譯時長嚴重超時但薪資算法有衝突

沒有人換手單獨做口譯其實是件很痛苦的事,尤其在強度很高的會議與討論上,這時候又碰到會議超時原本4小時的會議直接變成六小時,多出來的兩小時要不要當成加班薪水算高些又成了新的爭論點。

我後來有接過該業主的另一係列會議口譯工作,當時合約上寫每場一個半小時到兩小時,但最後都要至少工作五到六小時且口譯結束後還要重新人工校對翻譯因為會議主辦方用機器翻譯導致整體極其慘烈的會議紀錄,最後工時都至少是7~8小時/場,而加班費…嗯…唉。

口譯薪資不透明,每個口譯薪資差異極大

這件事是在事後跟口譯們聊天時得知的,每個人的薪水幅度差異不小,基本上跟社群互動比較密切的口譯們(大多有志工身份)薪水都是最低價,而外聘的口譯他們儘管說是領同薪水但其實高了我們約3~5倍。

薪資沒有準時入帳,去詢問還會討價還價

我是一個有定期查帳習慣的人,在跟該業主合作的過程中也不曾浮報工時,甚至有時突然要在非指定日期加班我也沒有特別去計較,但我的薪資入帳日期就是跟別人不一樣特別浮動,去詢問還會有人來跟我說我會不會報的工時太長太多?

但扣除口譯外,我們要處理的講者講稿、會議用資料與會議記錄的中英文翻譯校對非常耗時,且我有正職常常都是熬夜處理消化他們可能會議前兩天甚至會議前半小時才丟出來的資料,這些時數在最早他們來接洽時有說請如實上報會給薪,但最後卻不了了之薪水沒下文。

向他們詢問薪水是否合理時,業主說:在美國用30美金一小時就能請到專業口譯了,如果你想要提升薪水請拿出口譯薪水不應該這樣算的證明

這是最後讓我連朋友情份都不想理會不再接案的原因之一,在我跟他們詢問的當下他們甚至還曾質問我我的中文能力有好到身為業主的他們應該多付點錢嗎?(基測國文滿分、學測指考頂標的我問號)

最諷刺的是當初他們會來找我跟另一個志工是因為他們合作的翻譯公司產出的翻譯品質非常惡劣(純機器翻譯),為了追求更好的翻譯與口譯品質才找上了我希望我能夠以對維基用語的熟習度與語言能力替社群提供協助,而近一年半跟WMF合作我的翻譯與口譯品質沒有被中文母語者批評過,最後卻被連中文都說不出來的人批評,徹底心死的我徹底退出維基社群的同時也說不再新接任何維基相關的口譯工作,在2022年2月我完成了最後一場當初應下的口譯工作,到寫文章的當下我尚未收到薪資,放置在系統上超過半年的薪資申請案連進入常規審核都沒有(理論上一個月內會審核完成撥款)。

我遇上的口譯鬼故事大致上就是這些,在這之中我歸納出了些我覺得很重要的口譯合作需知:

  1. 薪水(時薪、休息時間、是否有換手、加班費怎麼算、口譯前準備時數是否給薪等)一定要事先談攏,如果有問題千萬不要因為對方是朋友硬著頭皮接受,並且白紙黑字有合約為證!
  2. 薪水支付時間、管道、費率等務必再三確認
  3. 如果業主不尊重你的專業能力(包含語言能力),別接!
  4. 如果是接大型國際會議,請務必跟業主確認講者使用的語言
  5. 若身為業主,請提早給予口譯人員會議相關資料,專有名詞確認需要時間
  6. 口譯不是機器需要喝水休息
  7. 不要心軟答應多幫點忙,公事公辦錢算清楚
  8. 任何事情都要留記錄,未來可以用法律保護自己(不論是口譯還是業主)
  9. (題外話)如果我曾經接案的業主聯絡了你但薪資待遇不說清楚,請三思

後記:

其實要說我沒領到的薪水很多嗎?因為時薪低的關係其實我沒收到的金額也就只是1,200美金而已,缺這筆錢我不會餓死,但更多的是種尊嚴與專業被踐踏的憤怒,為了那些口譯場次我必須週末早起工作或是熬夜(有些會議會在我生活的時區的早上或晚上八九點才開始),更別提他們給口譯會議資料的時間都極晚跟工作強度真的不低,或許有些人對維基社群真的很有熱忱願意接受這樣的工作狀態,但我真的無法接受,連繼續留在社群內都不能接受,我覺得如果我繼續在裡面會不會我也成了剝削別人的共犯?我已經不被當人對待了會不會我有天被他們同化也這樣對待別人?

我當時用要動正顎手術必須術前休養術後也需要長期靜養為由推去了所有工作,但真正的理由是我想被當成人來對待而非奴僕。

這篇文我從2022年鬼月的第一天開始寫到鬼月都結束了才寫完,要說這些經歷對我有影響嗎?我想從文字中的怨氣與怒氣可見一般,但有時靜下心來想的確我的口譯能力進步不少,而且我也徹底離開了該社群,這些或許就是最大的收穫吧。

--

--

Li-Yun Lin (Jamie), PhD
Jamie的走跳手帳

PhD in immunology @unistra. Postdoc @inserm 🦠 Research direction: HIV functional antibodies. Gmail:jamielinliyu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