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建議只有休學】 — 哪些遊戲規則沒搞懂可能讓你博士班多年後學位全無悔恨久久

不論在學術界還是業界,他們都有各自的遊戲規則跟生存法則,想要在競爭之下存活晉升唯有了解規則、駕馭規則甚至是玩弄規則,倘若連最基礎的了解規則都沒做到就只會被規則玩死,世界就是這麼殘酷。

生活不是童話故事,殘酷的現實才是主旋律

在往下看之前有個觀點我想先說清楚 — 選擇追求高等學位的人基本上都已成年,我們無法決定出生但成年後的我們實實在在擁有決定自己人生的權力,同時我們也必須為自己的所有選擇所有行為負起全責

人生是不斷的積累,你的每個決定、每次努力都會影響到未來的樣貌,不論是好是壞;如果是好的那恭喜你,如果是壞的也請勿怨懟,因為那是曾經的「你」的所作所為積累來的怨不得他人

那就讓我們開始吧!

慎選團隊

研究人員的培養歷程中如果有污點(加入的實驗室有數據造假等文題)或是其成果跟不上整體平均值(如:學到的技術少、發表量與會議參與量低),狀況好點可以畢業,狀況差點就是免洗勞工時間到踢出去。

之前根據這方面的問題我寫過兩篇文章,如果你準備要念博士班我希望你能夠花點時間仔細看完,倘若裡面提到的重點你沒有想過那你可能還沒做好踏上博士班這場修行的準備。

然後人不變的特質就是會變,以前是好老闆不代表未來還可信賴,請重新審視多方評估再做出決定。

經費來源

每個研究團隊的經費不是時間一到就會從天上掉下來,需要實驗室主持人去寫計劃案搶經費,博士後甚至是博士生有時也會負責到這塊。

在有些國家經費用完時如果你還沒畢業那你無法獲得學位,有些則是經費不達標不得聘請學生,有些可以申請無經費繼續唸但是有很嚴苛的條件;撇開經費跟博士班修讀年限的關聯,如果該團隊經費不穩定,對於做wet lab的人來說其實是致命傷,要什麼沒什麼最後往往數據悲慘不達標,最後跟學位擦肩而過。

不要認為錢會自動到,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你會需要寫計劃案搶經費(還未必搶得到),錢不是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

轉學條件(經費轉移問題)

“如果真的合不來,能換指導教授甚至轉學嗎?”

這個問題一定要想清楚並且查清楚,有些學校可以有些學校不行,有些牽扯到經費問題需要額外流程,如果沒有把這條後路查清楚預備好,最後被整得慘兮兮學歷飛了其實是你自己的鍋。

畢業門檻

請不要到死到臨頭才來看畢業門檻是什麼,更不要用 “可是我聽學長姐說是怎樣怎樣”這樣搞笑的藉口來掩蓋自己根本不在意畢業與否的心態。

常見的畢業門檻有:

  • 學分/訓練時數
  • 研討會發表
  • 有期刊發表(點數、作者序與種類各學校不同)
  • 寫好學位考試申請表並送出
  • 寫出論文初稿
  • 準備好口試用簡報
  • 找好口試委員

這些畢業門檻中學分/訓練時數這欄通常在博士第一年到第二年就應該完成,而期刊發表方面則是從博士第二年開始努力甚至狂催自己的指導教授,例如多寫幾篇文獻綜述或是把部分數據做小發表(可能不是非常高的期刊但符合畢業門檻),不要等到已經到死線了才來看畢業門檻有什麼,其實博士班的畢業門檻並沒有想像中的難,但都需要至少一年以上的準備時間

如果你在意拿到學位,那就把眼睛睜大看清楚畢業門檻並熟記於心,然後付諸實踐扎扎實實腳踏實地去做,不要只有一張嘴跟只在一邊做夢。

論文撰寫

別以為自己下筆有如神拖到最後一刻沒問題,你只會體驗何為夢中是龍現實之蟲,還是拿不到學位的那種。

然後你的指導教授應該指導你怎麼寫論文、批改以及定期跟進進度,覺得自己寫的很差很正常因為理論上來說博士生是最了解研究案的人,但是如果老闆只會說你寫的很垃圾但不教你怎麼寫,那就有問題。

投稿流程

我遇過無數博士生最後沒拿到學位就是死在期刊發表這點,而細問之下才發現很多人對於期刊投稿、貢獻計算、投稿流程可以說是一無所知,唸書做實驗分析數據那麼多年卻連研究人員基本技能與常識都沒有具備,扣掉老闆可能真的有狀況擋發表之外,不去了解遊戲規則的人需要負起過半的責任。

之前我寫過一篇相關資訊的科普文可以參考。

而在這邊我必須要再三提醒:

  1. 每個期刊都有自己的投稿規範,請先確定期刊後再來改,不要鑽牛角尖一直修改內容調整排版,那是浪費時間。
  2. 有些期刊投稿只要把內容貼上網頁就好,有些則是內文、圖表、表格分開上傳,有些可能會需要整理成他們給的格式,但請記住不是所有期刊都要你用word檔上傳,多多去了解不要傻傻被騙
  3. 投稿後可能會需要針對reviewer的問題做回應與修改,甚至有可能需要加做實驗,這些都會影響最後出刊日,不是投了就會出刊
  4. 請先求滿足畢業門檻再求更上一層!!!

現代科技很進步,不是當年需要用打字機慢慢打字的年代,更不是檔案存在3.5吋磁碟片內郵寄給期刊方,還憑郵戳認日期的時代!

申請時程

想要拿到博士學位,不是你想要口試就可以馬上口試,許多行政流程需要時間處理外,在畢業口試規則上會把“某文件必須在幾週前繳交到哪個處室”這樣的規則寫得清清楚楚,包含要哪些文件、之後要去哪個系統看等等。

這點跟畢業門檻一樣,自己搞清楚不要道聽途說,還有你的指導教授不一定會清楚相關細節,都是成年人了請獨立一點自己的學位自己負責。

未來職涯

「學術發表列表請隨履歷附上」

這段文字將會是未來不論要去學界就職還是去業界打拼都會見到的一行文字,也是許多博士生就業困難找工作處處碰壁的開始,為什麼?

檢核你過去幾年的學術成果與發表頻率是基本中的基本,透過這些資料可以大致推斷你的工作能力如何,倘若你有學位但多年來只發表過一篇paper,而競爭者們都有學位而且每年都有穩定發表,付同樣薪水的狀況下老闆當然會選擇看起來比較穩定有能力的那些人,而不是有學歷樣樣好。

而想要在未來勝出,在求學階段就要努力跟注意,而不是腦子放空最後有學位就好,與其這樣還不如去工作累積職場經驗還比較實際。

因為職業跟學歷使然,我的社交圈中不少人都是博士在讀或博士後級研究人員,有人在他們的領域叱吒風雲,有人搞不清楚規則最後學歷職涯兩頭空。是的,號稱象牙塔的學術界每年都有無數因為沒有了解遊戲規則,最後虛擲數十年光陰換不回一紙文憑更把未來職涯都獻祭掉的存在。

了解規則你才能在這殘酷的競爭遊戲中存活,駕馭規則能讓你在眾人中脫穎而出獲得資源

但若沒了解基礎遊戲規則最後沒拿到學位,其實算活該不值得同情。

--

--

Li-Yun Lin (Jamie), PhD
Jamie的走跳手帳

PhD in immunology @unistra. Postdoc @inserm 🦠 Research direction: HIV functional antibodies. Gmail:jamielinliyu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