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在牆上後就可以準備偷跑的發表好物】- 研討會海報製作小技巧分享

Li-Yun Lin (Jamie), PhD
Jamie的走跳手帳
8 min readJan 16, 2019

研討會發表或是校內小發表通常都會以海報的形式為主,是個可以貼在牆上後偷跑的發表好物,也是可以讓人被釘在海報邊接受問題轟炸的小妖精,在此分享些我製作海報時的小技巧跟口訣。

下一站要飛去哪裡呢?

對我來說準備研討會發表用海報有個小口訣

那就是“FACADE”

分別代表了製作poster時我會注意的五件事情:會議要求的海報格式(Format)、作者資訊(Author)、內容(Content)、分析後的數據/圖表(Analyzed Data)與一遍又一遍地練習(rEhearsal),研討會的海報是展示你研究成果的門面(facade),與磨練自己文書處理技術的旅程。

貼心小提醒:
以往我做poster都是用powerpoint製作,如果是習慣用LaTeX的讀者這篇可能幫助不大,不論是用什麼工具製作,用的順手最重要!

首先先來看看 “會議要求的海報格式(Format)”,有三點需要注意:

  1. 海報大小
    不同的研討會對於參展之海報大小(長與寬)與格式(直式或是橫式)會有不同的要求,這方面的資訊釋出的非常早,在報名完會議開始製作海報前務必要確認清楚。
  2. 海報所用語言
    不同的研討會用的語言不同,可能是中文、日文、法文、義大利文…etc,儘管最常見的語種是英文,但還是要再三確認。
  3. 展場位置與設備
    展場位置這點包含了國家,如果是在國內或是距離不遠的國度,可以印紙質的海報就好,如果是要長途跋涉的國家,會建議印布面的方便攜帶,當然願意背海報桶了畫紙值得也可以,同時也要注意展場有提沒有提供雙面膠帶、透明膠帶、圖釘、磁鐵條等等工具,如果沒有特別註明還是建議依照自己的海報質地把固定用工具帶齊。

再來就是確認作者資訊(Author),作者資訊請跟自己的指導教授再三確認,人名拼法與排序一定要再三確認,這牽扯到發表數的計算,有些人會很注(計)重(較),請以指導教授給出來的順序為主。

  1. 排序
    人名順序,詳情請問指導教授。
  2. 誰是發表人
    發表人的人名通常會畫底線或是加粗,排在前三位。
  3. 通訊作者
    通常為指導教授。
  4. 通訊作者的聯絡方式(看狀況)
    有些教授會習慣放上自己的聯絡方式,但這非必需,請跟教授確認。

確定好格式與作者資訊後,接下來就是要面對海報的大魔王關卡:內容(Content);這邊所指的內容為整篇海報中的所有文字與圖片,對於台灣學生來說我們習慣用中文來打底稿,如果需要用英文製作海報再翻譯,不論語言為何,請務必確認內容用字遣詞無誤,如果出現錯誤有一定機率會鬧笑話或是被電到飛上去喔。內容通常包含以下幾點:

  1. 題目
    這邊的題目就是你的研究主題,海報上你會放在最上方字體最大的那個標題,一定要再三確認沒錯字的重要存在。
  2. 摘要與介紹(Abstract/ Introduction)
    你可以把投稿時的摘要直接複製貼上過來沒問題,或是在寫個介紹出來,看排版與內容需求決定。
  3. 實驗材料與方法(Material and Method)
    實驗中會用到的材料跟方法,文字敘述建議從簡,主要用圖畫示意。
  4. 結果(Result)
    實驗結果數據與圖表,還有對於實驗結果的敘述文字。
  5. 討論(Discussion)
    討論實驗結果與未來發展方向。
  6. 文獻參考(Reference)
    視情況放。
  7. 聯絡方式(Contact)
    視情況放。
  8. 實驗室圖徽、系所圖徽、學校校徽、會議圖標
    這些需要先搜集好,在製作海報時很好用。
再次提醒:如果是要從中文翻譯過去,可以先開個檔案把所有的文字整理在一起校對後,對照著翻譯,確定內容沒問題後再開始製作海報。

整篇海報中最吸引人的莫過於分析後的數據/圖表(Analyzed Data),圖表做得好,充版面沒煩惱,這邊需要特別注意請放分析整理好的數據與圖表上去,不要直接把原始數據放上去,不僅別人看得一頭霧水,在做內容校對與介紹時會給自己帶來極大的麻煩;海報製作時還有一個必須注意的細節,那就是圖片的創作共用授權條款(CC授權),若不知道那是什麼可以看下方的維基百科連結,縮放圖片時請注意不要變形,且記得群組,這樣可以減少些製作上的失誤與別人校稿時誤觸的機率。

當海報底稿出來後便可以開始調整排版與美工,跟教授與實驗室學長姊討論修改,並開始練習(rEhearsal),可以寫出份講稿,有機會多練習,不僅可以讓你在發表的那天從容,也能讓你知道要怎麼調整海報比較適合。在練習這個階段需要注意的項目如下:

  1. 調整美工、字型與行高、排版、放上圖徽
    為何要到最後才來做美工等手續是因為在內容未定稿之前上開始美工,很容易增加之後修改時的負擔,有些實驗室有固定排版,如果有要求請記得遵守,字型方面最簡單就是用 Times New Roman,色彩盡量柔和不要過於刺眼(刺眼什麼的街上情侶已經很閃亮了,學術方面的海報請溫柔),可以在海報上方兩端放上圖徽(實驗室圖徽、系所圖徽、學校校徽、會議圖標等)。
  2. 給學長姐們與教授檢視
    美工做好後請跟指導教授與實驗室學長姐們過目,看有哪些部分需要調整或是有沒有內容需要更動。
  3. 撰寫講稿與反覆練習
    定稿之後可以開始練習怎麼跟人介紹你的研究成果(當然要偷跑也是可以,但先準備好講稿總是比較安全),然後反覆練習,將檔案輸出成pdf檔之後送印,帶上你的海報穿上正裝,開開心心的去參加研討會啦~

以上所列出來的五項都是理論而已,以下拿與朋友討論修改的海報當範例(已先徵得朋友的同意),當然也會放一下我多年前的海報來評論一下,簡單說說這些小技巧要怎麼運用。

作者的溫馨小提醒:其實海報的製作技巧跟seminar用的簡報製作技巧部分互通,有興趣可以看看之前的文章作為參考。

以下先從朋友的海報開始說起~

重要內容已用馬賽克處理,想要知道詳細資訊可以多去研討會走走,或許就會看到了喔~

朋友剛開始找我討論時已經先確認過會議要求的海報格式(Format)與作者資訊(Author)了,並將將中文內容(Content)先丟上海報(上圖左),扣掉內容尚未翻譯完成外還有格式與排版的問題,因為要確認發表內容,他花了一些時間將數據分析整理好製作出圖表(Analyzed Data),並針對研究結果調整海報上的文字(上圖中),之後開始翻譯;翻譯好了之後開始調整排版,首先將奇怪的方塊都移除,字型統一為Times New Roman,行高為1.15行高,內文字體大小為42,標題字體大小84,作者資訊方面人名字體大小48,細節字體大小28並改為斜體,在標題與作者資訊兩端放上圖徽,發表者人名下加底線,將色調調整為較一致柔和的色彩後,加上實驗室圖徽(上圖右),跟實驗室學長姐及教授討論練習(rEhearsal),送印收工。

左右各放上校徽與會意圖徽,不僅是最簡單的美工小技巧,也能告訴別人這研究來自哪個學校與參與哪個研討會。

看完了朋友的案例,現在來檢討我過去的海報吧,這邊用的是一個多年前參加研討會用的海報,現在看來很多地方需要修改,例如版面應該留白再多些避免擁擠感,字型需要統一,顏色可以調整的在柔和些等,主要是美工方面的問題,內容方面當時有再三校稿才送出,理論上是沒什麼大問題。

遙想多年前啊……

稍微做個簡單的總結,海報製作時要注意會議要求的海報格式(Format)、作者資訊(Author)、內容(Content)、分析後的數據/圖表(Analyzed Data)與一遍又一遍地練習(rEhearsal),不是花俏就是好的,重要是把你的研究成果傳達給與會眾人,當然參加研討會時你可以選擇偷跑或是站在海報前面對問題的洗禮,個人私心推薦留下來讓人問問題,從問題中你可以吸收到不同的觀點,也能知道未來有哪些發展方向,如果想要參加海報發表競賽了話更不能偷跑喔~

Practice makes perfect. 祝所有需要在研討會上貼海報發表的人都有優良表現與優異的競賽成績!

--

--

Li-Yun Lin (Jamie), PhD
Jamie的走跳手帳

PhD in immunology @unistra. Postdoc @inserm 🦠 Research direction: HIV functional antibodies. Gmail:jamielinliyu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