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責任經驗分享】- 文獻探討與統整大作戰

Li-Yun Lin (Jamie), PhD
Jamie的走跳手帳
11 min readFeb 18, 2019

--

對於不少學生來說,文獻探討與引用是在寫論文時的小魔王關,非常繁瑣耗時,有時候找不到想要的文獻,有時候學校沒有買期刊,有些人是新手根本沒有經驗教授也不曾指導等各種狀況;以下分享我個人愛用的文獻搜尋網頁與統整軟體還有些自己的小習慣。

小提醒:每個人的習慣不同,本文僅供參考~用的順手能順利完成論文最重要!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有哪些狀況下我們會需要尋找文獻:

  1. 有指定主題或是領域的作業
  2. 準備seminar
  3. 撰寫proposal
  4. 撰寫期刊論文
  5. 心血來潮想要鑽研一下

以上五種是較多學生會開始進行文獻探討與搜尋的原因,如果有指定的論文可能對於文獻搜尋會比較有方向,如果沒有或是不熟悉怎麼找關聯文獻,除了一些文件的搜尋小技巧外,至少需要了解教授常常會要求學生查詢且規定最低底線的Impact Factor(中譯”影響指數”或”影響係數”,是分析期刊被引用狀況,以呈現其影響力的指標)跟期刊排名,雖然並不是IF低的文獻就沒有參考價值,但對於初步篩選來說IF較高的文獻比較不容易有太大的問題。

我個人會習慣用學校的資源(詳情請查詢各大學校的圖書館網頁或是動動手指Google),當然網路上有些免費的網站可以查詢該期刊的IF如:

如果對於以上內容表示陌生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也不了解其意涵,以下這篇文章強烈建議好好閱讀,會讓你對於學術期刊的認知更進一步,有利於在之後做文獻搜尋探討時事半功倍。

當對於學術期刊有一定認知時,就可以開始嘗試查詢文獻,以下提供一些小技巧:

  1. 注意一下教授寄來的paper或是上課中有用到的期刊論文,從論文所引用的文獻中去找出關聯文獻或是特定期刊(口訣:從文獻找文獻)。
  2. 使用Google學術 (Google Scholar),在搜尋框中輸入可能需要用的關鍵字,開始以文獻標題搜尋查找,由於Google Scholar是針對學術文章搜尋的搜尋引擎,相對於用google搜尋來說他的目的性明確很多,當然你要單純google就好也是可以,看個人。
  3. 點開維基百科(沒錯就是Wikipedia),將該領域的關鍵字輸入後點開條目頁面,稍微瀏覽下你需要知道或是作業需要討論的段落,找出其對應的引用文獻數字,拉至條目底下找到對應的文獻連結,點下去!
溫馨提示:
很多人看到這邊一定會想:維基百科哪有可能能幫助我做學術面的文獻搜尋?拿來複製貼上去掉超連結把文獻數字刪掉當功課應付交差還比較有可能!但其實英文維基百科很多條目品質都不錯,中文條目的素質也有慢慢提升,可以選擇格式較為完整的條目來參考方便快速了解相關內容與找到可能可以用的文獻,如果覺得中文相關條目不夠多或是報告主要要用英文而非中文,可以動動手點進英文版,可愛的英文條目們等你去翻閱喔~<3
維基百科條目的參考文獻區是個挖寶的好地方(本圖截圖自:https://en.wikipedia.org/wiki/Cell_(biology))

一定會有人說:“我找到了這些paper但是沒辦法下載沒用啊!” 莫急莫慌莫害怕,如果是些學長姐的論文或是國內的期刊,可以去圖書館搜尋,如果是國際期刊,可以用Sci-hub幫你找出一條生路,如果你第一次聽到這個網站想要了解更多背景,歡迎點擊下方維基百科條目來認識一下。

當然各種文獻都有正規取得管道,例如透過學校圖書館的網頁與學校的VPN去下載學校有購買到的期刊,但如果碰上學校沒有購買的期刊,又是很重要的文獻,請支持愛用哈薩克同胞建立的網站!

但在此我有個小建議:

文獻下載後請馬上將其檔案名更改為paper名稱,如果有需要可以在前方加上關鍵字,並放入對應的資料夾中。

我常常碰到實習生哀號找不到對應的文獻忘了自己放去哪裡,仔細一看才發現沒有妥善歸檔導致,如果量少還好,但如果要寫review article或是畢業論文時會讓不少人崩潰,平日養成順手整理的習慣可以在日後減少不少負擔。

類似的觀念可以看這支影片,同樣的方法可以運用在整理書籤列上,也能用在整理自己的文獻中。

知道從哪裡找文獻後,我們總需要些工具幫助我們整理文獻 (如果不用工具輔助一個一手動輸入整理其實也是可以,但是文獻量多的時候會很可怕,不僅輸入時容易手抽筋,尋找起來也挺花費時間的),以下介紹三個用來做文獻歸檔整理很好用的軟體:

Endnote

每天必用的軟體之一,我非常喜歡Endnote能將下載下來的期刊論文pdf檔直接匯入這個功能,當然有時候格式跑掉會需要再額外處理,但整體來說非常穩定且其跟word可以和平共處,按照個人建立好Library並串聯期刊論文檔案後比較容易在日後回憶起當時的思路,格式跑掉時我習慣手動用google scholar的擴充功能來下載citation格式,當然也可以手動輸入,看個人習慣,建議下載paper時就順手整理起來,比較不會之後看著資料夾中的一堆檔案發愁,網路上有非常多的教學可以參考。

網路上有非常多的教學文可以閱讀,我個人覺得這個部落格中的文章寫得非常簡明扼要,如果是新手想要學習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Zotero

這個軟體我身邊也有不少朋友使用, 是一款自由及開放原始碼的文獻管理軟體,其外掛插件非常穩定好用,且支援不少文件編輯軟體,功能整體來說跟Endnote很像只不過是免費的,如果所在學校沒有買Endnote或是單純想要個人做文獻整理用,可以上官網下載,網路上也有許多教學文。

我通常會使用Micro Office Word 2016 配上 Endnote,有朋友是用LaTex配上Endnote/ Zotero,當然還有其他各種組合,主要是看個人習慣,我自己是比較習慣用Endnote,Zotero也有不少朋友愛用。

2022年更新:

為了配合辦公室的電腦我後來用Zotero較多,但較容易出現格式問題,如果要用Zotero一定要注意資料庫中的文獻格式是否正確,如果有誤建議盡快手動更改,不然之後寫論文時問題會非常多。

Mendeley

跟Zotero類似,同樣免費也支援多平台,我寫博士論文與後來期刊發表主要就是用Mendeley,格式較穩定也可以在網頁上添加文獻,用PDF上傳亦可,但需要注意不要重複添加(可登入後在網頁上確認)

教學可參考以下兩個連結:

分享一些我會用的chrome擴充功能:

由左到右為: Zotero, PubMedy, Grammarly, Google Scholar

Zotero

就是剛剛上方所提到 Zotero在網頁瀏覽器上的插件,因為用Endnote比較習慣所以很少用。

PubMedy

不用點開Sci-hub網頁也能讓你透過其網頁下載paper,在NCBI上很好用,有時候會掛掉不能用,但整體來說是個挺方便的小工具。

點開會長這樣

Grammarly

檢查英文單字拼法的好工具,我是用免費版的尚未成為付費會員,至少這樣的功能對我來說已經很夠用了,用這個軟體不保證掃描出來顯示沒錯字你寫的內容就一定正確喔,科學論文撰寫方法等可以上些線上免費課程來進修補強,Coursera上就有開不少英文科學論文寫作的教學可以參考(如下)。

Google Scholar

Google Scholar除了一般網頁的搜索引擎版外,其實是有做擴充功能插件的,相較於網頁版在搜索頁面上顯示出來的搜尋結果較少,個人建議是你下載某篇已知名稱的期刊論文的引用格式時來用。

點入圖標會跳出這樣的搜尋框
輸入論文名稱後按下搜尋會得到這樣的結果,右上角的”點下去就可以看到其文獻引用格式
文獻引用格式與其可以下載的選項

到了唸博士班後我的常用chrome擴充功能簡化成三個:

由左到右為: Mendeley, Google Scholar, Grammarly

我在博士第二年時買了Grammarly專業版(團購比較便宜)因為工作上需要寫大量英文,為了更準確的文獻格式將Zotero換成了Mendeley。

個人習慣用法如下:

  1. 確定好題目跟大概方向,整理好關鍵字開始用Google Scholar搜尋,如果真的沒有頭緒或是不熟悉,會先去查看其維基百科上的英文條目,閱讀一下相關的文獻。
  2. 挑選好目標文獻後,用Sci-hub下載paper。(博士班後基本上都用研究機構權限來下載發表)
  3. 邊下載邊整理到文獻管理軟體中,如果發現pdf匯入後資料顯示有狀況,改用Google Scholar的擴充功能下載引用格式手動整理。
  4. 跟教授或是學長姊討論文獻搜尋方向是否正確,如果沒問題就開始動筆。
  5. 定期跟教授或是學長姊討論進度與撰寫內容。
用一張當年建立的Endnote Library結束這篇文章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使用習慣,本篇文章僅供參考,祝大家文獻探討都能順利找到自己所需的文獻,論文、作業報告、期刊發表都能順利。

--

--

Li-Yun Lin (Jamie), PhD
Jamie的走跳手帳

PhD in immunology @unistra. Postdoc @inserm 🦠 Research direction: HIV functional antibodies. Gmail:jamielinliyu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