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站立會議吧!試試更有效率的走動式會議

糟糕會議永不嫌多,除了站立會議,來看看在全球開始興起的 「走動式會議 」

--

試試更有效率的走動式會議

為什麼你要讀這篇文章?

糟糕的會議往往是主管決定重要事項的關鍵時刻。但是無論是與會人員的專注度或創意力,都是遠遠不足的,又怎麼能夠期待在會議中得到好的結論呢?又怎麼期待公司會越來越好呢?除了站立會議外,今天看看在歐美國家興起的 「走動式會議 」。

文/ JANDI 曹凱閔

走動式會議 — Walking meeting

一般公司會議室的景象:一堆不知道為什麼開會的人傻傻地聽,有些人埋頭做自己的事,有些人也就不知道神遊到哪去了。

現在台灣開始有辦公室推行站立辦公的文化,但你知道在歐美,包含 Facebook 創辦人 Mark Zuckerberg 和 Twitter 創辦人 Jack Dorsey 都熱愛 「走動式會議」。我承認這個詞是隨便想的,但英文確實也叫做 walking meeting。

這股熱潮從管理先驅 Nilofer Merchant 在 2013 年的 TEDtalk 開始被廣泛討論,截至 2016 年 10 月為止該影片以超過 200 萬次瀏覽。除了對生理的正面影響外,從生產力而言,走動會議遠超過一群人圍著桌子開會。

小會議,看出公司的未來

現代辦公室中充斥著各種可怕的會議,儼然是一種文明病。最令人擔心的是,這些糟糕的會議往往是主管決定重要事項的關鍵時刻。但是無論是與會人員的專注度或創意力,都是遠遠不足的,又怎麼能夠期待在會議中得到好的結論呢?又怎麼期待公司會越來越好呢?

也難怪開會的人最後都在玩手機遊戲,不然就是回覆電子郵件。站立會議 (Standing meeting) 則是在台灣越來越多人用來縮短會議時間的作法。現在有另為一種作法提供給你參考。

我們就直接用手機開會好啦!

走動式會議開始受到更多注意了。除了可以促進健康外,短暫的散步能提升創造力,困難的問題能透過更有效的腦力激盪或的解決。

現在就遠離干擾你的電子產品、華而不實的簡報、沉悶的辦公空間,來一場有意義卻非正式的走動式討論吧!

話不能只是說說而已,讓我們看看科學證據。2014 年史丹佛大學找來 176 位大學生,發現走動中的學生回答問題比坐著的學生更具創造力、想像力,這項發現對於以知識經濟為主的產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值得嘗試的方向。

那麼,到底該如何主持一個走動式會議呢?

對於初學者來說,走去哪裡?路線是什麼?這些問題一點也不重要。試想如果走動式會議大部分的時間,是思考接下來該往哪裡走的話,那會議本身就失去原有的美意。

太累,只有反效果

建議你可以先從 30 分鐘的走動式會議開始嘗試。假設需要時間稍長,那麼就容許自己只能再走一圈。(走太久會造成疲勞,對專注度而言並非好事)

走個兩步就能解決問題?其中可是大有學問 。圖片來源:Warner Bros Television

專注在一到兩個關鍵就好

站立會議和走動式會議,其實出發點都是強迫自己和成員更有效地進行會議,否則只能站到腿痠。具體來說,你必須要更懂得如何進行一場會議,並且事前做好準備。將看似漫無目的的會議,細緻化成為一到兩個關鍵議題,然後只討論他們。以 JANDI 觀察到目前大多數的會議,很少有充分的事前準備,往往在這一步就可以判斷會議有沒有舉行的意義。

再重複上面提到的:

既然是需要邊走邊討論的會議,那麼就不可能一次討論十點的關鍵議題。

提煉出一兩個關鍵議題後,接下來會議主持人會將預期的目的、產出讓與會者知道,最好是事前就告知。比方說:這次會議的重點在本月臉書廣告成效,決定是否提高/降廣告預算。

需要會議記錄的情況不適合

除了讓會議更聚焦外,少少的重點可以免除參與人忘記到底要討論什麼,甚至免去會議紀錄的繁瑣。對於還無法掌握走動式會議的初學者來說,一開始先不要邀請一堆人跟著你散步。頂多兩三個人會是比較適合的規模。如果你害怕會因為街景造成分心的話,去公園裡面散步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專注且細緻的團隊討論

首先,發散、概略性的會議就像是大拜拜,老實說沒有參加的必要性。如何進行專注且細緻的深度討論才是重點。

放下手機,立地成佛

出發開始走動式會議時,建議參與人放下他的電腦、手機、各式電子裝置,防止被電子郵件或訊息干擾。最後回到辦公室時,花個 10 分鐘的時間將剛剛的討論記錄下來,不管多麼細微的事情都將成為未來討論的助力。

輕鬆談話,得到不一樣的效果

訪問那些身體力行的管理者,大多對走動式會議感到滿意。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原本充滿尷尬的對話,包含上司下屬間的績效討論、薪資調整等等。走動式會議讓討論移到了戶外,非正式、私下的討論自然會讓雙方放下心防,透露出原本在會議桌上不曾談及的事情,而這些事情往往正是事情的關鍵所在。

美國總統 Barack Obama 與印度總理 Narendra Modi 的走動會議。圖片來源:Saul Loeb/AFP/Getty Images

下次會議須知:記得帶把傘?

所有的事情都並非沒有缺點,走動式會議也是,其中最大的障礙就是,不可能讓太多人參與,否則陣仗也太大了。通常走動式會議的人數至多不超過三人,剛好是你不需要大聲嘶吼,也能讓大家聽到聲音的數量。

另外,不建議利用走動式會議介紹新概念,或是需要大量圖表、圖案解說的討論。第一,你不可能邊走邊用電腦;第二,新概念很難被掌握,討論中時常需要借助網路查詢。其他氣候或環境上的因素更是隨著地理位置不同而各有所受限。

快樂工作,從會議開始

走動式會議是不是真能帶給我們新的啟發?對於台灣上班族來說真能提高生產力?看到越來越多人嘗試新的會議方式,包含站立式會議、跑步機會議、遠端通訊會議等,甚至是不開會議!我們確實一直在尋找更好的討論方法。與其最在會議桌旁乾瞪眼,慢慢嘗試一些新的方法,或許一天的好心情就從此開始。

曹凱閔(KM),一年有三百天都穿著 JANDI 的衣服,比誰都熱愛 JANDI,時刻關心著所有的用戶。

點此開始免費使用全亞洲領先的企業協作 — JANDI

JANDI 官方網站:http://jandi.com

--

--

曹凱閔 (KM Tsao)
JANDI Blog - 輕鬆合作,快樂工作

Swipe App Co-founder|ex-JANDI, 17Live, MAYO Human Capital|SEO, DAU Growth, B2B Content Marke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