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力軍報到!Z世代員工全面壓境,職場忠誠度對他們是否早已過時?

跨世代共處一室的碰撞,建構因應新世代思維的「企業忠誠」的 5 個建議

JANDI Taiwan
JANDI Blog - 輕鬆合作,快樂工作
7 min readMay 4, 2020

--

Z 世代員工全面壓境,如何建立新世代思維的企業忠誠度?(圖片來源

為什麼你要看這篇文章:

全球最年輕的職場生力軍:Z世代(1995~2009年誕生,目前約落在11~25歲),以大學畢業為門檻,Z世代進入職場約有三年。這群人在台灣大約有 375 萬人,佔全台人口 16%。他們看待職場思維是否不同前幾代?對公司管理者而言,要留住 Z 世代員工,訴求企業忠誠度是否儼然失效?

文/ JANDI 特約編輯陳薪智

全球 Z 世代成員目前超過 19 億人,佔總人口數約四分之一。我們過去經常用 10~20 年來指稱某一個世代,例如千禧世代出生於1980~1994年,是目前職場上的主要生力軍;X 世代則是 1965年~1979 年的代表,現在大多是 Z 世代的爸媽、叔姨輩。

Z 世代不同於上幾個世代,他們從小生活在有網路的環境,堪稱數位原住民。在學生時期,社會開始興起零工經濟、協槓多工的新職涯變遷思潮,也讓他們從學生邁向職場的過程,對個人職涯發展,擁有自我認同及獨特的思考角度。

職場的 Z 世代面貌,差異性超越以往世代

「從小對科技產品瞭如指掌,在生活、工作善用科技、網路獲取資訊」是大部分 Z 世代的寫照。尤其社群媒體、各種影音、通訊、協作軟體的容易取得,更加速Z世代以此為槓桿,重塑職場工作內容樣貌,甚至不乏 Z 世代投入網紅、YouTuber、KOL 作為職業。

Z 世代究竟如何看待自我及職場關係?去年一份 Cheers雜誌與Dcard 執行的調查,這份報告是台灣首度大規模研究 Z 世代族群。調查發現,高達 87% 受訪者擁有工作或打工經驗,比例之高,被解讀為 Z 世代「既務實又不安於室」。

多樣性、差異化」更勝過去幾個世代,是許多研究 Z 世代的調查所下的結論,他們渴望追求夢想,同時又必須在意現實。從台灣的調查發現,Z 世代對職場成功的定義,實踐自己的興趣與夢想(66.8%)、工作時覺得很快樂(57.7%)、擁有高薪(42.2%)、工作自由度高(29.3%)分屬前四名,呈現 Z 世代對職涯的規劃意志。

至於最主要驅使 Z 世代選擇某一家企業的動機,調查發現薪水與獎金優渥(71.5%)、組織氣氛開放活潑(59.2%)、升遷及培訓制度完善(48.2%)是所有選項中的前三名。顯見 Z 世代對薪資發展(個人)及工作文化(組織)皆同樣重視

曾是 Z 世代的多位主管在 相關論壇中表示,觀察 Z 世代對企業是否願意全力投入,工作環境所建構的企業氛圍、組織共享信念、以及與優秀的主管/同事共事,都是 Z 世代投身職場相當在意的面向。

跨世代共處一室的碰撞,Z 世代工作愛用「通訊軟體」更勝當面談

如今台灣 Z 世代近 1 成的工作年資約 3~5 年,代表整個職場年齡光譜,從「收音機世代」到「IG世代」待在同一間辦公室,光是獲取資訊的管道就大相逕庭,更遑論溝通方式的世代落差。

台灣的調查發現,Z 世代每天獲得資訊的管道來源,最高比例來自社群平台,其次為搜尋引擎、通訊軟體。Z世代對數位工具、協作軟體的熟稔,例如同一個專案年輕職員在 JANDI 駕輕就熟共享檔案、遠距協作時,年長的同事可能還在用 e-mail,來回寄送新版的文書檔案。

除了工作模式差異,更大的落差更來自「溝通」。根據調查發現 Z 世代最常用通訊軟體傳文字、圖片,認為這就是在職場的正式討論形式。其次使用的溝通方式才是「當面說明」、「打電話」、「透過社群傳訊或留言」、「傳簡訊」、「寫電子郵件」。

尤其比起落落長的文字,Z世代更傾向用「圖像」當成溝通內容,面對 Z 世代的習性,資深的管理者勢必受到衝擊,管理空間從實體延伸到數位。同時溝通的策略也要「跟上時代」,如何拉近與Z世代的距離,展開雙向交流,甚至創造透明、即時的溝通環境,對上一代管理者不僅是挑戰,更是能否留住 Z 世代的心,必須面對的課題。

跨世代共處一室的碰撞,Z 世代工作愛用「通訊軟體」更勝當面談(圖片來源

Z 代員工對企業是否忠誠?留住 Z 世代的心可以這樣做

因為資訊的輕易取得,對 Z 世代而言「天下不再有新鮮事」,在職場亦然。安永會計師事務所(Ernst&Young LLP)研究顯示,Z 世代的多元性,讓企業要取得新一代員工的忠誠度更加困難了。另一家事務所勤業眾信在2019年針對新世代員工調查,發現 49%受訪者表示在未來兩年可能離職。

高比例數據,讓企業營運者、人資主管都在思考,如何激發 Z 世代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建構更友善、透明,甚至讓 Z 世代員工認同、信任、共享同樣價值的工作環境。尤其決策者最該避免踩到 Z 世代的地雷有哪些?

以台灣 Z 世代調查為例,他們最不認同的職場價值觀,奪冠項目是「主動扛起超出職務範圍的工作才叫負責」,其次為「同事、主管還沒下班,自己也不該走」、「以公司任務為優先,即使與個人生活相牴觸」。換言之,上一代的義務在 Z 世代眼中變成權利,勞動權益認知的落差,讓企業管理面臨挑戰。

應該如何從制度面,建構因應新世代思維的「企業忠誠」,以下相關建議作法:

一、提供適合舞台一展長才

Z世代非常重視在工作是否感受快樂、受到尊重,也傾向聆聽自我內在聲音。讓年輕成員在工作感受到自我成就,是培養忠誠員工的重要作法之一。讓他們覺得自己在對的位置,在工作過程能不斷挖掘自身的潛力、發揮專長,自然對企業的向心力也越強。

二、明確制定薪資、升遷制度

還記得文章開頭描述的研究調查,Z 世代對選擇企業最重視的第一因素就是薪資及獎金。所以相關薪酬制度,最好在面試階段就該完整、透明的呈現,以及工作的 KPI 考評制度是否明確、公允,對 Z 世代決定去留有相當大影響。

三、數位、協作工具的彈性

學習新科技既然是 Z 世代從小養成的天性,沒理由進入公司後,明明有類似JANDI 這些提升生產力、工作效率的數位工具卻刻意不用。如果企業內有一群「老屁股」不願學習新的工具,拒絕數位轉型,那這樣的工作氛圍絕對留不住優秀的 Z 世代員工。

四、企業文化是否包容多元

多元、靈活、適應、包容,是 Z 世代成長過程接受的薰陶,以及與外界互動的價值觀。到了職場,他們同樣期待企業文化存在多樣化,包容不同員工之間的差異性。所以要讓 Z 世代員工有充分表達自己聲音的管道,甚至當他們提出意見時,能被聆聽且進行雙向溝通。

五、展開鼓勵內部創業計畫

通常越優秀的員工越不滿足於現狀,當公司擁有足夠資源時,不妨設計內部創業機制,賦權給Z世代展現他們的創新、創意,在公司鼓勵下透過小型創業規模的測試,甚至有機會優化或開發新的產品解決方案。

面對 Z 世代大軍卡位職場,決策者、高階主管、資深員工,你們準備好了嗎?

點擊圖片:體驗針對亞洲企業設計的通訊協作工具(JANDI)
喜歡這篇文章嗎,你可以:
1.拍手,給予 JANDI 團隊更多動力
2.追蹤 MediumFacebook 獲得更多生產力內容
3.追蹤「職場丼:工作生產力,向內管理社群 Work Productivity Don
陳薪智,現為自由撰稿人。喜歡撰寫新科技,也愛聽創業背後不為人知的感動故事。

--

--

JANDI Taiwan
JANDI Blog - 輕鬆合作,快樂工作

JANDI 帶給你全新的工作體驗,讓你用習慣的溝通方式,一站完成繁忙的工作!一個集合通訊、協作、整合服務的工作軟體就此誕生,讓我們一起更快、更樂,成為快樂的工作者。▍瞭解未來工作體驗:www.jand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