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橡皮擦計畫》了解思維盲點

Jane
Jane Yang
Published in
May 28, 2020

現今流行用模型來預測事物,但所有用來預測的模型都不能得到最正確答案,而是比較好的答案,因為任何模型都有侷限,會有無法納入考量的因素,因此會需要加入人為判斷的優點,然後剔除人為判斷的缺點。

用相似性特徵做決策

當人們在做決策時也在做相似性判斷。而判斷方法則是依據所觀察到的特徵,如果能引導他們去特別關注某些特徵,我們就能操弄他們對相似性的判斷,例如把兩個美國人從美國移去別的國家,他們一定會覺得彼此相似:都是美國人

我們會因為某種理由把某些事物歸類為同一群組,而一旦這些事物被歸類為同一群組,通常會提高他們的相似度,就像蘋果和香蕉因為都是水果而被認為相似

換句話說,僅僅是歸類的這個動作,就會強化刻板印象,想打破刻板印象,就要先從打破原本的歸類方式

捷思法

當你主觀的判斷一件事情的發生機率時你多半是用猜的,人們傾向用經驗法則取代機率法則,可稱為"捷思法"

捷思法-代表性

當人們在進行判斷時,會將要判斷的標的物與心中的某個理想典範做比較,在許多情況下,如果我們認為a事件比b事件更具代表性,我們就會認為前者發生的機率大於後者,例如:大家會認為在有六個小孩的家庭中,出生順序為男女男男男男的機率小於女男女男男女,但實際上兩者機率一樣,但人們會認為後者比前者更"隨機"

我們依據經驗法則來評估機率時,甚麼時候會出現嚴重的錯誤?

當面對的是一個真正隨機事件時,因為如果某件事發生是隨機的,那其結果也必定會反映隨機的特性。

捷思法-可得性(判斷機率和頻率的捷思法)

愈容易浮上心頭的的情境,也就是說可得性愈高,人們就會判斷它的發生機率愈高

當人們必須判斷的情境越複雜或越接近真實生活,就愈容易掉入可得性陷阱,我們所編造的故事,取材自我們的記憶,而且會很有效地取代我們對機率的判斷

具有說服力的情境假設很有可能會限制我們對未來的想像,一個不確定的情境一旦以某種特定方式被解讀,就很難再用其他方法重新理解

我們通常認定一件事情不可能發生,是因為我們無法想像,真正阻礙我們的是想像力

當機率不可知或尚未得知,人們自行編造的故事往往會過度簡化,這種傾像在面對衝突時,會更為顯著,我們只知道自己的計劃,對手的計畫卻不容易取得,因此不論是下棋還是打仗,我們很難採納敵人的觀點

捷思法-有條件捷思法

為了判斷任何一種情境的不確定程度,人們會做出不成文假設,例如在評估一間公司的獲利時,人們傾向假設這間公司營運正常,並根據此假設來進行判斷,但他們在預測機率時沒考慮到,公司營運可能受到經濟衰退或增加競爭者等因素影響

這就是導致錯誤的另一個原因:

人們不僅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甚麼,甚至在進行判斷時不會將自己的無知考慮進去

捷思法-定錨與調整

沒給定特定證據時,人們會運用事先驗證過的機率,但如果給予特定證據,人們就會忽略事先驗證過的機率,這時只要給人們任何資訊,即使是無用的資訊,都可能會增加他們的預測信心

比起數字,人們更愛故事,且常常不覺得機率是真實存在的

雖然懂統計的人可能比不懂的人能避免犯下簡單的錯誤,但即便是最優秀的統計專家仍然會犯錯,他們的直覺判斷在面對複雜難解的問題時,容易掉入相似的謬誤當中

捷思法-模擬性

未實現的事物可能會對心志產生影響,例如:如果我拒絕這個提議而不是接受呢? 我們通常會部分根據這些想像情境做判斷

反事實情緒:某種刺激人類心志去創造另一個現實來避開痛苦的情緒,例如後悔和忌妒

抹除法則:時間過得愈久,就愈不容易在腦海中改變事實,而隨著時間過去,任何事件所引發的後果會不斷地累積,要抹除的記憶就愈多,而我們的心志就會更不願意去抹除,這或許是時間可以治癒傷痛的原因

後悔理論:人們在做決定時,不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而是追求後悔最小化

人們通常會對原本不想做卻做了的事深感後悔,但對自己應該做卻沒做的事,後悔的程度就沒那麼強烈,認為如果一個人沒有採取可規避災難的行動,就不需為災難負責

後悔法則一:後悔的情緒和即將結束和失敗有關,當事情愈接近尾聲,而結果是以失敗收場的話,就會愈覺得後悔

後悔法則二:後悔與責任感正相關,當你對賭局結果愈有把握,結果未如預期時你就會愈後悔

後悔法則三:當人們必須在已確定的事和賭局之間做選擇時,也會特別後悔(已確定的事,也可指現狀,也就是不採取行動的狀態)

這也解釋了為甚麼很多人遇到問題會猶豫不決,或寧可遲遲不採取行動

風險價值理論

人們在做決定時,特別是在不同小額賭局中做選擇,考量得失時,想的不是絕對值,而是相對值

對多數人來說,獲得一樣東西的快樂遠小於失去一樣東西的痛苦,害怕損失的心理會比保住獲利更強烈,如果你要吸引更多人參與一場賭局,必須提供更好的賠率

對於極端機率的情緒反應,改變了人對風險的認知,人們害怕十億分之一的損失機率(行為表現會像十萬分之一,變成風險趨避者),而會對十億分之一的獲利報有過高的期待(變成風險偏好者)

在此,損失指的是結果比做決定時的參考點(現狀)差

因此,你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參考點,讓損失感覺起來像是獲利,反之亦然

--

--

Jane
Jane Yang

德國策略管理碩士,專研談判、行為經濟學 、行銷心理學、品牌管理與經營管理,在此分享相關資訊與讀書心得 : ) LinkedIn : https://www.linkedin.com/in/yueh-zhen-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