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十四峰 ● 透過攀登,看見平凡中的不平凡 — — 專訪臺灣極限登山家呂忠翰 ●

Janet Chen
山陽山陰 SANYO+SANIN
Sep 25, 2021

--

Photo by Chung-han Lu, Designed by Hao Zhuang

二十世紀是群眾運動相對蓬勃的時間點,2019年9月,在群眾募資的支持下,呂忠翰與張元植兩位青年登山家帶著臺灣人的眼睛與感官一同推進到K2的8,200公尺視野,開啟了對於探險的廣大想像。同年12月,中國湖北武漢市發現了不明原因肺炎群聚,1月21日證實有效人傳人後,便迅速擴散至中國與全球,即影響至今的新冠肺炎(COVID-19),1月23日,武漢進入76天的封城模式。

疫情動盪之下首當其衝的便是運動賽事,這項由每個單一個體所延伸出的群體盛會。奧運自1896年以來,僅有三次因為兩次世界大戰而取消,2020年3月24日,日本正式宣佈奧運延後舉辦,這是首次因為大規模傳染疾病而延後。同年7月,NBA在現實與經濟之權衡下,祭出泡泡聯盟(NBA Bubble)的對策,閉門開打一場又一場無球迷的賽事,而後網球四大滿貫賽事亦面臨禁止觀眾進場、延後或取消等局面。這一年來,我們不斷在個體與群體之間進行拉扯,甚至被迫從高度集體化的社會回歸到個體化的宇宙,促使每個人必須返回原點重新思考自身的生命意義。與此同時,那些本來就面對著孤獨與自我信念的運動員,仍舊沒有停下腳步,甚至持續的前進著。

2021年4月16日傳來捷報,呂忠翰(阿果)順利登頂海拔8,091公尺的世界第10高峰──安娜普納(Annapurna),六度締造首位台灣人無氧登頂紀錄,是臺灣海外攀登史重要的一步。

▶ 用攀登重新詮釋屬於臺灣人眼中的十四頂峰

一直以來把山當作朋友的他,用著這樣的思維看待十四頂峰:「這只是一個開端。我希望我們的十四頂峰充滿開創性跟未來性,也期望未來可以跳脫傳統路線,從不同的路線認識他們,持續藉由攀登賦予他更多屬於臺灣人的故事及意義性。」其實關於攀登八千米十四頂峰,網路上搜尋皆能看見非常完整的國外資料與相關計畫,「因為他們早就已經爬完了啦!所以我們一定要寫出臺灣人的版本!」阿果露出一貫的陽光燦笑,同時也會觀察到大多攀登走向商業化,在內容上便會著重在完成與否的個人經歷,而較少著墨於意義性。反觀阿果大量以手機打字即時累積的攀登日誌中,比起自己,他更關心的是身旁的人事物,對於路線的想像與描述是基本,基地營生活觀察是他的最愛,始終放在心中的就是垃圾議題以及如何與他人合作的思考。

▶ 探險的核心:獨立思考與提問

他時常透過書寫來梳理腦袋中的想法,彙整完畢後都會無私的上傳在臉書,閱讀「阿果式」的書寫,在字裡行間的背後,總能讀到那一股迫切分享的心,感受到他期望可以透過親身經歷的故事(Story)帶給大家更貼合臺灣人的觀點與反思。

關於探險的核心有兩個層面,第一層面的思考:「我們真的一定要做對嗎?」阿果針對這個問題重複做了兩次叩問。他實際描述一段情況:當你在做事情的時候,有時候會遇到停頓、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的時刻,大多時候教育者會站在協助的立場,慣於立刻下指導棋,例如:這樣不對、應該如何⋯⋯等等。但其實回過頭來檢視,學生在還沒有辦法擁有一個完整反應的時間與過程,思路卻被半路斬斷,反覆下來,學生大多是單方面的接收訊息,很容易只能記住那個貌似做對的印象,以為每件事情都要「做對」才是正確,最終會因為缺少思考脈絡,在真正遇到突發情況的時候,第一時間產生了「這樣做可不可以?這樣做對嗎?」的提問,導致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或許遺忘了,勇於嘗試,甚至做錯,才能從中真正深刻的學會,這也是近年阿果投注於探險教育時特別留意的面向,全面從教法上進行調整,提供學生面對問題思考及採取行動的時間,且儘可能保留開放式的討論彈性。「其實我們的生命就是不斷的在提問,從提問的過程中你才有辦法知道,自己在想什麼,也才會思考為什麼提問、甚至進一步怎麼去回應與排除。」阿果認為這就是第二層面的思考:練習做一個提問題的人。現在很普遍會遇到的現象,在課堂上不會提問也不敢提問,因為害怕提問的對錯與否,擔心問出了笨問題是一件錯誤的事情,但我們反觀身邊的小孩子,其實那一句句掛在嘴上的「為什麼?」就是最棒的探險因子,它充斥著對於探索的好奇心。

——原文刊載於:橘子關懷基金會 前進十四峰計畫網站:gonext14peaks.gamaniacheerup.org

--

--

Janet Chen
山陽山陰 SANYO+SANIN

生於日本神奈川縣,長於台北,畢業於輔大景觀設計,無縫接軌踏入策展領域至今已八年,持續在景觀建築底蘊之上建構自我思路,現為策展工作者。近期著迷於抱石、重訓、瑜珈之間的身體覺知開發,作品散見於《Shopping Design》、《La Vie》、《財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