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膨亂世求生記》

Jason Z
jason-read
Published in
Jul 12, 2022

最近最熱門的話題莫過於通膨,這已經不是教科書中的章節,而是你我在生活中切實感受到的現象:什麼東西都在漲!

記得讀大學的時候,我最愛吃的牛肉麵一碗80,湯麵一碗40。當時的基本工資記得很清楚是109;現在一碗湯麵要80,牛肉麵要130,基本工資是160。薪水幾年來成長46%,看起來雖然很多,但是牛肉麵的價格成長了62%,湯麵更是成長了100%。也就是現在想要吃一碗麵,要比以前付出更多勞動力才有辦法得到一樣的內容。

像這樣的漲價在生活中無處不見,滷肉飯也漲、牛奶也漲、珍奶雞排,幾乎沒有一樣東西是不漲價的。以前在說通膨,彷彿是離我們很遙遠的事情,因為民生必需品很少在漲價,就算有,大多都是單一件商品的漲價,頂多去買別的。而現在所有的東西一起漲價,今天不買,可能下個月又月漲價,沒有漲價的就只剩下薪水而已。

此期天下雜誌以此為主題,從個人延伸至國家到整體大環境,檢視通膨的現象以及我們應該要怎麼求生。

在個人方面,訪問了一位北漂的二寶爸與一位單親媽媽。一位是中產階級、一位是社會貧困人士。受到通膨的影響,央行升息,而房東將升息的成本轉嫁租客,提高房租。對比剛開始租的時候已經漲了三成。讓原本因為養小孩的已經很拮据了,現在直接入不敷出。也因為外食費不斷高漲,讓他們不敢外食。另外一位是離婚獨自扶養三名子女的單親媽媽。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讓他的收入銳減,一個月只賺兩千五。讓原本堅持一定要讓孩子吃到蛋和每星期都要吃到肉的他,原本負擔伙食就很吃力,現在雞蛋和肉大漲,根本買不起。讓原本就弱勢的她,現在變得更弱勢。

再來分析到社會層面,通膨不只是你我有感,連統計數字都指出,台灣的消費物價指數一直在創新高,已經超過安全的警戒範圍。受到通膨的影響,中產階級的薪水越來越薄,能買的東西越來越少,民眾實質購買力不斷在降低。尤其很多人受到疫情的影響,像是餐飲業、旅遊業等,原本工作就大受影響,加上通膨,真的讓他們慘上加慘。

但是通膨的影響不只影響到個人,包含企業、政府也正受到通膨之苦。像是國外油價、電價幾乎以倍數飆升,而台灣油價只升了一點點,電價撐到現在才終於漲價,不過只漲大戶,個人還是沒有漲。這樣看似苦民所苦的政策,事實上中間鉅額的價差還是政府拿出全民的稅金出來補貼,飲鴆止渴,如果哪一天補貼不下去的話,對人民的衝擊更大。

看完問題與現象之後,雜誌就分析之後漸漸會浮出的問題,第一就是租屋族會越來越痛苦,通膨後升息帶動房價大漲,連帶租金也跟著大漲,青壯年原本收入就不高,然後還要把越來越多的收入拿去繳房租,讓生活越來越困難;再來是弱勢族群,原本弱勢族群可支配的收入就不多,現在民生必需品漲得比非民生必需品還要兇。富人頂多覺得手頭變緊,減少支出。但窮人無法再減少支出,買不起食品直接面臨生存危機。

再來是擔心之後可能會發生的危機,因為大家手頭都變緊,有可能會有人卡債、車貸繳不出來,從小地方演變出金融危機。

面對這些問題,最後是要找解方。雜誌訪問了兩位政府官員,第一位是國發會副主委,請問他如何解決物價飆漲的問題。答案我覺得有點老套,讓油電瓦斯等持續凍漲,然後拜託企業不要漲價。嚴厲查緝哄抬的行為。感覺這個說法很萬用,已經聽過好幾遍了,另外一位勞動部長,她的說法也是很籠統,她說調漲基本工資,照顧低薪勞工。但是現在不只是社會底層活不下去,連中產階級也快要活不下去。兩位政府官員看一看也拿不出什麼很好的解法,治標不治本,只是延緩痛苦的到來而以。

後記

從去年年中就一直聽到物價受到疫情的關係,已經開始慢慢漲了。有些東西就已經悄悄地漲價了,就有人質問物價蠢蠢欲動怎麼辦。政府的回答總是揚長避短:說什麼只是暫時性通膨、通膨不嚴重或是台灣經濟基本面良好等等。就像面對疫情,面對omicron已經在社區傳播了,政府還是不會承認疫情已經無法清零,只會跟你說新台灣模式,等到爆發來不及的時候,才匆匆忙忙地想對策。通膨也是等到漲價漲到民怨四起,政府才承認通膨不是暫時的,而且已經超過警戒標準,並且通膨還沒結束,還會繼續。

面對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先承認問題才能想辦法解決問題。也能讓大眾有心理準備。而不是什麼事情都突如其來,無法應對。我想大方承認問題,是現在政府所缺乏的,同時也是民眾不願面對的,總希望政府就像超人一般,一定要解決所有的問題。但是很多問題真的大到政府也很難解決。

再來就是台灣雖然是資本主義國家,但是在很多地方比共產主義還要共產主義,像是直接規定價格,像是油、電、水的價格還有捷運、公車、火車、高鐵等票價,不讓無形的手,給市場依照供需法則直接決定價格。這麼做有個好處,就是可以平穩物價,讓台灣在過去多年來,即使薪資不高,依舊享有低物價的好處,還是可以過上不錯的生活。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公營事業虧損連連,中間的價差還是要你我的納稅錢去補貼。這樣做是好是壞,因為我不是經濟學家,我也無從立論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最後說說個人的感想,這幾年由於疫情和通膨,真的可以感受到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這件事情,富者越富、貧者越貧。在疫情期間,科技業、軟體業根本就是大贏家,賺得盆滿缽滿,即使現在如此,就是痛一點,對生活基本來說沒有影響。但是餐飲業、運輸業就真的好慘。原本沒有特別的感覺,但是自從看到喜愛的店家從要排隊到門可羅雀最後倒閉開心的店又倒閉,真的覺得有點心痛。雖然我沒有辦法解決社會乃至於國際間的問題,但是先知道問題然後了解問題,才有解決的可能。

--

--

Jason Z
jason-read

哲學系畢業的前端工程師,大部分時間都在搞鐵路系統,喜歡寫程式外,更喜歡鐵道,欣賞路上每個平凡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