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 Chen
Jen Chen
Published in
7 min readJul 26, 2018

--

搭機時遇「厭童族」外有解嗎?社會心理學拆解基礎心態的東西文化差異

搭飛機時,坐在有體臭的成人身邊,或會哭鬧的孩子旁邊,你願意選擇哪一個?

這不是玩笑,還真有人統計出答案了!根據 Times Magazine (時代雜誌)轉述,美國市場分析公司 Harris Interactive 訪問 2,200 多名乘客:63% 的乘客,寧願選擇坐哭鬧的孩子旁邊,也不願坐在身上有異臭的成人旁。

雖說,在多數人心裡,這是兩害相權取其輕,但拿哭鬧的孩子和身體散發異臭的人相比,好像也稍傷孩子父母心了。不過這項趣味的調查,間接帶出了台灣近期發生的幾件糾紛與困擾。

父母帶孩童搭機引的發多起爭議,讓雙方都滿腹委屈

近日,網友捕捉到一群幼稚園學童,成群在機場排隊辦理登機的照片,引發了媒體報導。現場眼見一位老師外,並無其他家長隨行。由於孩童恐尚處於不受控制的年紀,故部分輿論擔憂,沒有多位成年人一同看護,孩童出國是否安全?有無可能因失控喧鬧干擾了同行旅客?

這不禁讓人想起月餘前,一位母親帶著 2 歲孩子參加旅行團暢遊歐洲。因孩子不時哭鬧的頻率過高,導致同行團員的不滿與怒罵,認為該母親未盡到管教職責,進而讓大家所費不貲盼前來享受的旅程,掃了興致。雙方互受委屈,也使承辦旅行社裡外不是人,因而成了新聞

搭機時遇到會哭鬧的孩童,並非新穎話題,不過從近期的輿論反應可見,這儼然成為所有乘客們嘴上不一定說出口,但內心必定充滿的糾結。每當地勤人員好心詢問:「請問偏好走道或窗邊?」,在逃生門座位被選走的情況下,而回答「那,偏好離小孩遠一點」的玩笑,似乎也成為了大家自我幽默或會心一笑的揶揄梗。

國外月亮不一定比較圓,外國也有「厭童族」,他們有什麼特殊解法嗎?

坊間早已有非常多教育類書籍,探討西方國家對於嬰幼兒的教育,是多麽不同於亞洲國家。許多這類型的文章,或有給人歌功頌德國外教育之嫌,但若細緻拆解,其實都能提供一些不同文化的觀點,讓我們吸收學習。這些學習並無優劣對錯,只是多半這議題之大,牽扯並受到原生家庭影響許多,也就是我們成長背景與文化的差異,很難全盤移植。

我未有養育孩子的經驗,並不足以用豐富的知識分享心得,也因此,這篇文章意不在權衡東西方文化的教養差異,而是透過「社會心理學」層面,嘗試解釋東西文化「基礎心態」上的背景,間接導致人們不單是在教養孩童層面,甚至許多社會處事的思維,不同卻也有趣之處。這議題在社會心裡學(Social Psychology)與跨文化心理學(Cross-cultural Psychology)中,是經常被學者們著墨的項目之一: Collectivism(集體主義) Vs. Individualism(個人主義)。

根據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Collectivism(集體主義)主張,經濟、社會、和政治的基本運作,是由許多人基於互助合作關係組成的團體,而非個人。Individualism(個人主義) 則認定「一己的利益」: 一個人應有能力主宰自己的行動與思想,其價值和自由不應該因考慮大團體的利益,而受到限制或否定。

用社會心理學來拆解,基礎心態上的跨文化差異:集體主義 VS 個人主義

舉例來說,我們常聽聞,歐美的同事或客戶,下班時間一到、或休假期間,拒絕接洽或回覆任何工作事務,人就這麼消失了;然而亞洲的社會,卻時常因老闆或同儕還沒下班,使得職員們不敢輕舉妄動。(當然,隨數位科技發展,這現象有漸少的趨勢,但也使責任制進而衍生,這又是另一個議題,此次未列入討論)

因西方文化重視個體,在這樣的思維下,任何大團體的利益(公司賺不賺錢,老闆累不累)都無法抵觸一個人的行動或思想,因此我只需重視我的下班時間,無須將這樣行為所帶給團體感受當作己責。但在東方國家,大家多半有著生命共同體的思維,我們所作所為,必須顧慮到大團體的感受與利益;若撇下老闆或團隊先行離去,就是一種情感上的背叛。這種文化和原生家庭教育,都讓我們很難割捨對於大團體(家庭、組織、到社會)精神上的義務和忠誠(註一),甚至還會有些過意不去。

簡而言之,西方的個人主義強調人權與自由,而東方的集體主義,則推崇將團隊間的整體利益,凌駕於個人利益之上;每個人的言行舉止要考慮到他人觀感。

根源思考問題:孩童是獨立的個體,抑或是父母的生命共同體?

回到孩童的哭鬧一題,正因每一個人(包含尚無生存能力的幼兒)都是獨立個體,他們的舉動關乎個人利益,故個人主義的普遍認知是,再大的團體利益(飛機上乘客的舒適),都不應當抵觸西方社會信奉的個人利益至上。

換言之,西方社會其實同樣不喜歡哭鬧的小孩,但依循社會心理的角度,及我淺見的理解,那是出於對「吵鬧聲音」的不悅,並非對於「父母疏於管教」的不滿。因為他們清楚「個人主義」,同時也在保護自己的個人利益,故成年人並不會主動去對幼兒的父母表達不滿;在他們眼中,表達不滿反而干涉了人權自由,沒有人需要為了團體,而犧牲自已的利益。

但東方社會就完全不同了。若仔細觀察,許多批評父母沒做到管教哭鬧幼兒的評論,說法皆是「父母很自私」,這種言論便是典型的「集體主義」出發。這種思維是認定,幼兒非獨立個體,是仰賴父母、緊密連結的生命共同體;故當一名尚未有行動或控制力的幼兒犯錯,就是父母的失責,而幼兒哭鬧若干擾了團體利益,爸媽應當出來道歉。

學者提醒:這只是文化的傾向(Spectrum),並非絕對的偏好或優劣。

過去我們能從新聞中窺見,日本政府若有一名幹部失職,整體內閣便會出來鞠躬致歉,便是典型集體主義的案例;因為一人的成敗得失,代表著大團體的榮辱與共。學術研究中,可將日本看作是集體主義表現的極致。

近幾年,隨著台灣社會發展健全,嬰幼兒的學齡前教育逐漸受到重視,便出現許多知名的教條,像是建議父母「與孩童對話時,要蹲下來與他們目光平視」,而非站在高處低頭俯視。此舉有同樣個人主義出發的目的,意在讓孩童感受到他們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意見(利益)值得被重視,而父母非權利(主宰他們自由意識或行動)的象徵。

這些都屬特定民族的主流文化傾向,非絕對好壞。至於,為何會造就東西方有如此差異的社會文化,眾說紛紜,歷史角度也尚未擁有完全解答。可能與氣候、地理位置、戰爭、殖民有關係(註二),甚至 2017 年有最新的研究推測,DNA 中的某節染色體,也可能是影響因素之一。

到底搭機時,面對會哭鬧的孩子,可有解答方案?

  1. 研究建議,與其對父母抱怨,如果直接直視孩子並告知他們小聲一些,往往效果大於由父母親出面。原因是,幼童對於陌生的面孔或環境會因害怕而產生自我保護意識,不敢輕舉妄動,父母熟悉的面孔表示安全環境,才會使他們覺得能放縱表現。
  2. 許多班機上皆備有塗鴉簿或玩具能借給孩童分散注意力,可詢問空服員取得 。
  3. 若想多準備些「備戰用品」,Travel & Leisure 也整理了十件能及早預防的措施,提供父母們參考。

當然,這些理論主義都有個基礎前提:「教養」肯定有著不分種族、國籍、貧富,以「禮儀與尊重」為基礎的準則,是放諸四海皆通用的。倘若是放縱已有行動與判別力的孩童在公眾場所喧鬧,而有失尊重他人的空間,則無論哪種文化,都會使人不悅的。

但嬰幼兒的哭鬧,屬生理上自我無法克制的不舒適,非父母能代為控管,孩子自己恐怕也不明白,他為什麼這麼痛苦,因此也希望,成年的我們,都能多體諒孩子的不適,畢竟我們曾是孩子,有天或許也會成為人父母,盼他人也寬容對待我們的孩子。

希望大家都能說美麗的話:)

註一:由 Leon Wang 分享的表格整理,精簡出東西方社會文化:「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的差異

註二:有興趣多了解的,可參考由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心理學系教授 Harry Triandis「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一書,作者研究跨文化心理至今已長達 60 年。

--

--

Jen Chen
Jen Chen

8+ years of background in Brand Comm | Public Relations | Campaign Engagement | Crisis Management | User Insights | M.S. Negotiation & Conflict Reso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