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 Chen
Jen Chen
Published in
9 min readAug 26, 2018

--

《瘋狂亞洲富豪》只是個富二代的喜劇愛情故事?身為亞洲人,你不知道的事 — 那些「亞裔們」面臨的危機

上映前夕,已在好萊塢影視圈和全球媒體中,掀起巨大討論的新電影《瘋狂亞洲富豪(Crazy Rich Asians)》,在台北上映了。故事改編自新加坡裔美國作家關凱文(Kevin Kwan)的同名小說,以喜劇手法,講述了美國亞裔富二代們,過著不為人知的跑車豪宅式優渥生活。

雖以愛情喜劇為故事主軸,但此戲之所以在國際間,掀起前所未有的瘋狂討論,固中緣由是因其戲外所象徵的重要含義:它代表著美國社會及好萊塢影視生態的轉變 — 因為「我的超豪男友」是 25 年來,首部全由亞裔演員擔綱演出的作品。

正因如此,我卻有些訝異,另一則相關新聞,竟沒有受到主流媒體的重視 —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 今年七月的最新報告,總體來說,亞裔美國人自 2016 年開始,已超越以往位居第一的白人,首次成為美國平均薪資收入最高的種族了。

美國人口普查局資料提供。圖/華爾街日報

現況:哈佛大學入學限額之嫌,引發對亞裔的「隱性歧視」

這是相當於有榮焉的數據, 相信在美居住多年的亞洲人都會有感。居民組成複雜的美國,一直以來在種族意識上有著嚴重分歧。然而,隨著亞裔二代的教育程度和就業水平逐年攀升,加上影視娛樂的刻畫(如菜鳥新移民、Yappies),都顯示亞裔在美國社會的地位持續提高。

不過,相較於這振奮人心的消息,近期,美國哈佛大學在申請入學過程中,被控訴「隱性歧視亞裔學生」而引發「入學限制配額」的爭議,顯得格外諷刺。換日線兩位哈佛大學校友,馬克先生與謝佩芬小姐,分別於專欄中發表過精彩的觀點。

本文僅盼藉兩起在影視業與學術界的時事議題,以同為亞裔身分、在美求學生長的經驗,用社會心理學與跨文化的學術角度,與讀者分享事件背後的時空背景與誘因。

「模範少數」:成為亞裔美國人的夢靨

不同於亞裔第一代移民,因政治迫害因素來到美國;亞裔二代自小生長於較富裕的環境,說著流利的雙語。他們父母自移民後,身無分文的白手起家,並傾一切資源讓二代亞裔接受名校的高等教育,今天的亞裔二代(現年約 30 — 40歲間),逐漸在美國企業中嶄露頭角。越來越多亞裔,因良好的家世背景、教育程度、生活水平、和自小養成的跨文化溝通能力,讓他們被企業賦予重任、勝任高層,甚至領了比白人要豐厚的薪水。

但困境是,這群表現突出的亞裔,被學者們稱作「模範少數」(Model Minority) — 由社會學家 William Petersen 在 1966 年,首次於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發表:亞裔美國人身為少數族群,卻因擁有良好的工作道德、家庭教育、與勤奮等文化因素,比起美國其他多數種族(白人、黑人、拉丁美洲裔),表現更加優異(評斷標準來自教育水平、收入高低、犯罪率、和家庭婚姻關係的穩定性)。

The Washington Post (華盛頓郵報)製作五分鐘的專題影片,解釋「模範少數」的緣由

身為「模範少數」聽起來是褒,事實卻不盡然。亞裔第二代作為弱勢的優秀者,因長期生長在東西方文化衝突的價值觀下,衍生出其他問題。

自我認同的困境:亞裔問「我們是外國人嗎?」

大西洋雜誌(The Atlantic)2016 年製作過深入報導。亞裔大量移民美國的年代,因語言與文化隔閡,在團體中總是安份、默不作聲;可矛盾的是,他們自小在校成績和學術表現,總比起其他種族更加優異,家庭經濟狀況也相對良好;這樣的家庭教育、民族價值觀、與文化差異,造成亞裔明明在各方面表現傑出,卻因思想傳承上鼓勵「安分守己」的天性,受到特殊的罷凌與歧視(註一)。

亞裔成長過程相當壓抑,總習慣默默承受、不強出風頭,也鮮少替自己爭取或表態,這現象隨著第二代進入社會後,帶入職場。1950 年後期,亞裔第一第二代在美國的經濟能力大幅起飛,但他們的自我認同衝突,也越來越明顯(註二)。

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旗下的數位媒體平台 AJ+,製作一系列相當棒的短視頻,描繪亞裔在美國所遭逢的歧視和困境(註三)

即便因知識水平、勤奮努力、和專業能力而受重視,美國社會普遍對亞裔低調、安份、被動的刻板印象仍存疑,使他們與核心領導階層,總是弱水之隔。我身邊認識無數位生長於美國的亞裔,那些我們口中俗稱的 ABC、ABK、ABJ,明明持有護照寫著美國人,卻長期被自己的國人偏見或隱性歧視的認為,是外來的族群。

那種不舒服卻深刻的感受,某些程度上,很類似於台灣在國際間面臨的窘境 — 我們拿著台灣的護照和身份證,這些定義我們種族的物件,但複雜的政治因素,卻不斷挑戰我們的「自我認同」,告訴我們「你是或不是」屬於某種國籍、某地人口。

「竹子天花板」:美國社會對於亞裔的兩種刻板印象

哈佛商業評論一篇研究,確切點出了美國社會對於亞裔的兩種刻板印象:1) 專業能力強,但 2) 缺乏社交能力。這或多或少也解釋,何以亞裔學生在哈佛大學申請入學條件中,針對「正面個人特質」(Positive Personality Traits)的評分,總是偏低。

因為美國社會的風氣,自小鼓勵和培養「積極社交」的孩子 — 那種(依照亞洲的刻板印象)在課堂中踴躍發言、下課與老師聊天問問題、積極參加課外活動和社團、社交場合裡滔滔不絕」、進入陌生環境會主動交友的人。但這些,恰恰是亞洲文化、甚至是多數亞裔第一代父母,很少培育孩子養成的個性。

正因此,若以哈佛錄取主審官的主觀評斷,「正面個人特質」:包含受喜愛程度(Likeability)、勇氣(Courage)、友善(Kindness),以及受人尊敬(Being Widely Respected)等四個面向評分,不意外亞裔即便在專業能力(在校成績、SAT 總分)均高於其他種族時,依舊無法受到主審青睞(註四)。

因缺乏社會和文化的重視,這些刻板印象,隱晦造就了屬於亞裔的「天花板效應」,又稱「竹子天花板」(註五)。

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發表過關於「竹子天花板」效應的數據(註六)

回歸現實:亞裔之間的貧富懸殊

回到文首,《我的超豪男友》在美國首映的週末,觀影的亞裔人數佔了全美 40%,相較於亞裔平均觀影的 11% 比例,此部電影所帶出的亞裔意識是出奇的高,也道出了眾多亞裔的心聲。《赫芬頓郵報》(Huffington Post)速發表的文章寫到,外籍種族人士看這部電影,是無法看出畫面中(註七),隱藏的亞洲文化價值與深意的,卻只有亞裔們看了,會在電影院內掉下眼淚。

只是,回歸現實的說,亞裔整體收入雖高,落差卻也是所有種族中最大的。亞裔移民至美國的 40 年間,同樣面臨 M 型經濟;有錢的亞洲人非常有錢,窮的亞洲人更窮了。

2015 年美國亞裔的年家庭收入。圖/皮尤研究中心

當提及「亞裔」,多半人的認知即是「主流亞裔」:泛指早期移民的華裔、日裔、韓裔、新加坡裔、與印度裔,華爾街日報整理,在全體高收入的亞裔之中,又屬印度裔的收入最高(註八)。但東南亞地區的移民人口,如印尼、寮國、柬埔寨、孟加拉等國,即便後期移居美國,經濟水平依然是屬低下階層,做著藍領的工作,研究說,這與移民的先後順序有關。

新移民,始終走著舊移民走過的路,我們能否不忘了自己的上一代也曾是移民?

人口組成複雜的美國,不斷有新移民加入,重新走著舊移民走過的路,白手起家建立家庭、養育二代三代;東南亞地區新移民,走的是 1980 年代北亞移民走過的路,北亞亞裔,何嘗不是走過當年歐洲的猶太裔、義大利裔、愛爾蘭裔、德裔等移民至美國新大陸的路線。

當然,政治因素、法規、難民遷移等,是更大的議題了,無法在文中一次觸及,但我淺見以為,「我是誰」和「我的自我認同」,並不是外表、皮肉的顏色、五官的形狀、或手持的護照能定義的,我們都應該、也願意相信,透過文化背景和人生經驗,才能組成今天的我們。

無論是美國、台灣,還是任何一個國家,世界既是種族的熔爐,是否更能擁有包容和理解的能力,進歡迎來到自己土地的新住民,則是新時代的我們,日後需共同面對的學習。

註一:「模範少數」有關的學術報告、研究書籍、與輿論相當豐富,有興趣深究的讀者,推薦 “Myth of the Model Minority: Asian Americans Facing Racism” 和 “Unraveling the Model Minority Stereotype” 閱讀。成功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暨政治經濟研究所周志杰先生,也曾發表過觀點:「模範少數族裔」(Model Minority) 的評析:針對亞裔美國人的另類歧視?」

註二:對於亞裔遷移至美國的歷史有興趣的讀者,推薦 AJ+ 製作的八分鐘影片:“Why Chinese people came to the state”,大致將亞裔移民史分為四個階段。

註三:AJ+ 的全系列短視頻,可參考: “Chinese Food: An All-American Cuisine”

註四:根據統計,明明擁有同樣的專業能力與表現,但白人學生竟比起亞裔學生,多出了三倍的機會被選入常春藤名校:“No Longer Separate, Not Yet Equal”

註五:竹子天花板(Bamboo Ceiling):由學者 Jane Hyun 首次發表於其著作中,描述美國社會對亞裔的刻板印象,阻滯了亞裔的向上爬管道:“Breaking the Bamboo Ceiling: Career Strategies for Asians”

註六:經濟學人發表的報告:“The Model Minority is Loosing Patience” 推薦一看。中文完整翻譯於此:「少數模範沒耐心了」上、中、下

註七:電影中一場「打麻將」的劇情,被視為是只有亞洲人和亞裔才能理解的含義,可見《Quartzy》報導: “Most Viewers Won’t Get the Mahjong Scene in Crazy Rich Asians. That’s Why It’s So Profound”. 中文報導可參考:「當『億萬少年』遇上『瘋狂土豪』時」。

註八:美商企業聘任印度裔作為 CEO 已是相當普遍的現象,包含現任 Google CEO Sundar Pichai、甫退休的百事可樂 CEO Indra Nooyi、微軟 CEO Satya Nadella…..等。Southern New Hampshire University 研究推論,印度出生的領導人「融合謙遜和強烈的專業意志」兩種反差特質,因此更容易成功,也適任於各種企業。

--

--

Jen Chen
Jen Chen

8+ years of background in Brand Comm | Public Relations | Campaign Engagement | Crisis Management | User Insights | M.S. Negotiation & Conflict Reso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