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工作室 — 在好想度過的這 550 天

讓我帶領你一起回顧我在好想的一年半度過的時光。

Jeremy Xue
Jeremy Xue ‘s Blog
11 min readMay 20, 2019

--

曾經的好想工作室 (v1.0) 門口

# 關於我:

先來跟各位讀者們 sync 一下目前的身份,畢竟我待在工作室這段期間感覺自己的身份也是不斷的在改變,有時候連自己都搞迷糊了 😂,但是,首先讓我為大家 highlight 一些在好想工作室個期間對我來說重要的事情:

而我的身份的改變大概如下:

→ iOS 學員

→ iOS 進駐學員 ( Free Lancer )

→ 進駐者 ( iOS 工程師 *remote )

其實這一年半的時間真的發生不少事情,但是每件事情都造就現在的我。

很難想像這些事情都在這一年半內發生,而這些事情竟然都在好想工作室裡頭發生的。好想工作室就像是個精神時光屋,我能夠不斷在裡面磨練個人的技巧、迅速提升自我的能力。

我相信外面的人看好想是一種角度,而內部的又是另一種角度,接著讓我說說這一年半對好想工作室的看法吧。

好想工作室 v2.0 新門面

# 關於我與好想工作室

— 為什麼當初選擇好想工作室?

曾經一起成長的好想 App Camp

我覺得這個問題可能是許多人想知道的問題,畢竟目前也有許多類似的機構,像是:AppWorks School六角學院Alpha Camp 等等。想知道好想工作室相比其他教學機構有特點或是差距。但是我相信這些資訊 Google 一下就出來了,而到底為什麼我最後選擇好想工作室呢?

好想工作室最特別的就是它打著「自學」這種奇葩的標語,一個教學機構卻是打著「自我學習」的模式,聽起來真的是蠻特別的。而當初考慮到地理位置跟不收費的因素(加上當初也不知道有其他機構 😂)。最後帶著一顆堅定的決心(?) 來到好想工作室參加 iOS Camp 的面試,也幸運地被收留了。

但是我覺得:

「 這些選項沒有好壞,只有適不適合,

剩下就看你怎麼選擇。」

我認為每個人都有適合它的空間與模式,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這種方式,所以感覺對了,那麼就放手一博吧!反之,如果並不是那麼 match 的話,那麼就換個模式或環境看看吧,總會有一種適合你的方式。

— 關於好想工作室的教學模式,自學?

好想工作室 ver1.0 夜間日常

這點也是許多外部的人在看好想工作室的一個大疑問,自學到底在學什麼?相信大家都有看過好想工作室的招生文的話,應該都知道:

工作室沒有「課程」而是以提供學習空間為主,我們鼓勵學員投入時間學習、主動提問和分享。

我曾經有過「有老師教都學成這樣了,自學是要學得怎樣 = = 」 的想法,但為什麼我還選擇挑戰它,因為我面臨到了社會的壓力,所以我需要學會這項技能,這也是當初我抱持著堅定的決心的原因。在 iOS Camp 面談時也曾跟 Don 說:

「 如果沒有進到工作室,我也會自己半工半讀的找時間學習開發。」

— 可能是這樣的決心被看見了,所以才能夠進到好想工作室學習。

其實好想工作室最想要培養的是「自學的能力」,希望能夠藉由這種方式培養出有一定的自學能力的學員 — — 因為你就是這樣走過來的

雖然打著自學的名號,但是實際上還會有一群一樣在工作室自學的夥伴,當我們有問題能夠互相討論、有新技術能夠互相交流,想討論時可以隨時拉白板開始討論,若有什麼想研究的甚至能夠開一個讀書會討論。比起自學,這裡更有一個稱為「共學」的氛圍,加上還有一些進駐者能夠作為前輩給我們建議,提供更多的方式,進而讓我們學到更好的做法。

正因為這個原因,讓我覺得好想工作室不是只是單純的 co-working space,因為內部有這種交流的氛圍,使得好想工作室有著獨樹一格的特質,也能透過這種方式來培訓學員,而不是每個人都埋頭在自己的座位上做事而已。

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善於交流的特質,但我們可以慢慢感化、推坑(?),使它能夠表達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使他能夠在與他人的溝通中勇於表達自我,像好想工作室每週四的「 想知道嗎? 」就是一個很棒的舞台(坑),或是透過一些挑戰賽,讓每個人能夠各自闡述自己的專案,表現出不同的那面。

想知道嗎?我推你坑

當然還是會有一些沒有這麼有自學能力的人,可能還是需要「老師」這樣的角色手把手教學,但是也是盡可能的幫助它,慢慢累積自學的能力。

如果還是無法改善,那就如我上面說的,只是單純的不適合而已。

— 好想工作室有淘汰機制嗎,學不好怎麼辦?

好想工作室 v1.0 鐵人賽團體鍊成成功

目前是沒有什麼特別的淘汰機制,我想只有與好想工作室模式不適合的人,才可能會離開工作室。

可能還是老話一句:「 不怕學太慢,只怕沒有前進。」 ,我想信工作室的夥伴們都很願意互相扶持前進的,就算是同一梯的學員,一樣學習的速度也是有快有慢,我相信學習力快的人也很願意去拉一把學習慢的人,就像是在學生時期常說的一句話:「教別人等於自己再加深一次印象,當做複習」 。因為我們當時也是這樣共同成長過來的。

有時候自己學習的確會常常碰到撞牆期,但是好想工作室的優勢就是在「 你誰都可以問 」 ,你不僅能問學員、Mentor,你也能去進駐區找相關的進駐者詢問。當然如果無關技術或學習上的問題,你也能去找這些人聊天,因為這些人平常也在工作室晃來晃去的,相信他們也很願意跟你聊天,或者去貓房找豆芽玩?。

說到這邊,讓我說個淘汰機制的小故事

當初我剛進到工作室的時候,不知道從哪傳出的一種淘汰機制,而淘汰機制的模式如下:

當時候聽到真的是怕得要死,卯起來讀語法,想說:「 不能當第一個也不能當最後一個 😂 」,這或許是當初速度比別人快的原因,但後來證明了是個 rumor 而已…。

我自認我的學習程度沒有特別快,因為某些壓力迫使我需要學會它,加上每天都待在工作室學習,也有共同努力的夥伴,還會碰到一些測驗、挑戰賽及推坑,所以我想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速度應該也不會慢到哪去。

像我是偏向實作派的人,所以我常常需要找尋理論強的人來告訴我理論,或他其實是用了什麼技術;而理論派的人常常會詢問我某些技術或功能是怎麼實作的。因此產生了一種互補的效果,各自在需要的部分求助別人,彌補自己不足的地方。

— 那好想工作室有什麼缺點嗎?

我的好想 iOS 學習歷程

當然有 。但我覺得都是個案

只是我覺得每個進來的學員都應該想到,你今天進入工作室的某個 Camp,相對就是拿了某些人的名額;今天半年後沒有離開工作室,你也是佔了某些人的位置。若不付出心力來學習,沒進到好想的這些人顯得很可惜。

「 你不夠強,因為你過得太舒服了 」

因為不收費的原因,可能有些人就像讀大學一樣,要唸不唸看自己,但卻每天都會到工作室報到,但是實際上自己是最明白有沒有學到東西的。我相信來這邊的人都是有一個目標在的,無論是要轉換跑道、找工作、深入研究等等…,但是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 —— 變強,每個人因為都想要提升自己能力水平,不斷的在努力學習。

「 大部分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 」

所以如果因為工作室的安逸,讓你在舒服的環境下輕鬆學習,而忘了當初進來工作室的目的,那我想也只是看著目標在原地踏步。我也是進了好想工作室之後才了解到 Don 說的,什麼是拼了命在學習,以我們以前的努力來做比較,或許根本不值一提。

話說我職業傷害蠻嚴重的,回家都被說變胖啦😭

挑戰賽的當天的餵食秀

— 你有什麼想告訴好想工作室的?

首先最感謝的還是好想工作室的創辦人 Howard 能夠從無到有把這個空間扛起來,聽了好幾次的好想工作室的成長過程都還是覺得不可思議,能活到現在真的太神奇 😂,有興趣的人也能來跟 Howard 談談他如何把好想工作室運作成現在的模樣。

你可能覺得在唬爛,但你實際看過好想工作室就不這麼認為了 😏

再來最感謝的就是 Don 了,在我 iOS 的那一梯次的時候把所有學員凝聚再一起,無論做什麼整群都是一起行動,也有不定時的小型黑客松挑戰賽、訓練每個人的臨場反應與開發能力,也有成立讀書會等等的。做的事情真的太多了,是我覺得在好想中最棒的時光,而這梯學員最後也都有順利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在業界努力著。而我選擇留在好想工作室的有一部分的因為:

「 這裡帶給我的這些,希望我也能帶給下個人 」

說真的我一直都抱著知足感恩的心留在好想,因為沒有好想工作室,我真的不知道我現在還在哪裡混,我真的覺得我很幸運,在工作室中碰到了許多成長茁壯的機會,所以我希望我也能給好想工作室帶來一些回饋。

畢竟我在好想學會了寫程式,接了案子,又找到工作,也找到另一半 ❤️

最後希望好想工作室中的無論是學員、進駐者、Mentor、Host 的身份大家都能夠朝自己的目標努力,並且能夠相處的融洽,希望未來好想工作室能夠更加成長茁壯,整體氛圍越來越好。

比起 co-working space 或教學機構

這裡更像是一個大家庭 👨‍👩‍👧‍👦

好想工作室年初尾牙全體大合照

# 工商服務時間

你準備好了嗎?

若你想要加入好想工作室,你需要:

  • 至少禮拜一禮拜五的學習時間
  • 至少投入6個月的學習時間
  • 自備電腦與相關設備

好想工作室除了每週四下午有固定的 想知道嗎? 活動以外,也會不定時有其他活動,詳情 Follow 好想工作室 Facebook

好想工作室基本上是 24 hr 全日開放(如果有人開門的話)要是想參觀或是有問題想要拜訪工作室的,也歡迎前來。

--

--

Jeremy Xue
Jeremy Xue ‘s Blog

Hi, I’m Jeremy. [好想工作室 — iOS Develo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