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引導才能有好的學習?從反饋週期來理解「引導式體驗」

讓狂人飛
JoberFly
Published in
Aug 11, 2021

不論是諮詢、一對一顧問、還是線上緊急救援等,都是一種引導式學習的場景。然而,引導式學習不是單純的一問一答就叫做引導式學習,如果每階段的資訊量沒拿捏好,那通常都會導致教學成效趨近於零。

引導式諮詢常見兩大問題

引導式諮詢最常遇到的兩大問題:講太淺與講太深。

講太深:聆聽者完全沒這領域的知識,也來不及吸收,你就自顧自地講下去了。例如你跑去問為什麼想選工程師,他卻一路跟你講到他怎麼優化製程瓶頸。

講太淺:聆聽者能馬上猜到你要講啥,以至於整個體驗像是在陪你演問答戲,前面 3 Round 可能會被理解為建立互動,但後面會開始感受自己在浪費時間。例如一個行銷專業畢業,帶實務問題來問你,然後你解釋他大一就聽過的行銷4P。

不夠系統化?這是迷思

但太深跟太淺可以透過知識系統化來解決嗎?通常不太行。知識系統化是一切教學的基礎,但是要交付到學習者面前時,還需要轉譯成學習者可以理解的深淺度。就樣你懂技術(知識系統化)跟做出好產品(滿足消費者)是兩件事情。

何謂好的引導式學習?以「最大化理解效益」公式理解

如果把學習的旅程看作是在跑 Scrum,那每一次的來回對答就是一個 Sprint。用更通俗的方法來講,每一個發言跟收到回饋的 Round 都是一個 Project,而一個 Project 的效益計算來自於成果除以成本。

若把以這個公式代入:

理解效益 =

[每次資訊量 X 資訊的刺激性 ] 除以

[ 同時給意見人數 X 花多久理解 X 背景差異度 ]

理解公式單元定義

每次的資訊量 = 等於是你傳遞了多少資訊給對方,例如你「講完整個經濟學概論」的資訊量,大於你「只講完看不見的手」
(註:這不是對方吸收多少,對方吸收多少應該是綜合計算下的效益。這裡單純是引導者給出的資訊)

回饋的刺激性 = 這裡指的是用資訊對於聆聽者的衝擊程度,例如你聽到做外送每個月賺到9萬元(獨特、反常、少見),通常刺激會比你聽到超商打工每個月賺到3萬(常見、合理、平凡)還要來的多,刺激的訊息會刺激你的專注力。

同時給意見的人數 = 如果學習者同時收到來自各方七嘴八舌的意見,或是某一個人把上一個人的話換個方式再講一次。這絕對會增加資訊理解的困難,所以做好的狀況是單一個人再單一場域來給建議。廣納各方意見?要有順序才能學得順利。

花多久理解 = 收到資訊後總要消化,如果是學技術的話則還要實作操作,這樣才能把知識轉換進入腦子裡。

背景差異度 = 每個人都會有過去的背景認知,例如貧窮總會限制我的想像,每次聽到超級有錢人在談賺錢方法時,總會覺得自己缺乏太多背景知識,因而聽起來過度奇幻(聽不懂但會笑)

每次資訊量 X 回饋的刺激性 = 效益,這是學習的動力。
同時給意見人數 X 花多久理解 X 背景差異度 = 成本,這是學習的阻力。
動力/阻力 = 學習效益

如何應用公式,解決引導式學習的常見問題

如果被說時間太少節奏太緊湊因此無法理解資訊。那乍看只要把時間延長即可,但時間太多往往都會進入放空跟無聊階段。時間是最難拿捏的,因為這幾乎是取決於所有外部因素。所以正確做法應該是時間儘量短,並隨之調整每次的資訊量、回饋的刺激性。或是減少介入引導的人數、以及比喻上需要更貼近學習者的背景。若時間真的很多,那其實應該提升 Round的次數而非是單一Round的時間長度。

如果某個台上的傢伙背後其實沒資訊能分享,或是不想講太多 Know How,但又要讓觀眾感覺好像聽了很多乾貨怎麼辦?答案是提升刺激性,例如抨擊一些主流認知的方式、讓學習時間變很短到來不及被充分思考都是常用的手段,但當然得這是黑魔法,你各位應該要把這招用在吸引人聽該聽的硬知識,而非吸引人去加入你的邪教。

若自己是學習者,發現說目前這一 Round 學的東西太困難,以至於這一 Round卡住無法前進時該怎麼辦呢?這時第一件事情一定是向教學者開口說:這個太難了,我需要更多細節跟步驟(把週期拆小),而非是尋求解答(結束週期)。透過拆小步驟,來讓原本的任務(例如:準備一座木牆所需的材料),變成更小的單位(例如:準備結構用的角料、面板用的合成板、以及故地用的釘子)。

引導式學習是一個複雜的技術,不再是單純的一問一答,而這樣的技術為的是解決什麼樣的問題而生的呢?

引導式學習適合用在什麼領域

引導式學習重視的是來回的互動性
比起線上預錄課程,引導式學習更能指握學生的學習狀況並修正內容。
比起正式的大學系統性教育,更能在短時間內達成具體目標。
比起單純的參照使用說明書或請人來解決,這更能引發刺激與成長。

如果你有近乎無限多時間可學習:那你可以選擇探索式學習,目標比較遠大,沒有固定路程,難以衡量階段性成效,多半是投入做研究。例如學習經濟學。

如果你希望用最短時間內解決手上問題:那你可以採用目標導向式學習,給定目標並自己組織學習方式,成效可以很明確的定義也看的見。但由於把目標放最前面,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縱然挖到很有啟發的東西或更深的知識,也偶爾都會被擺在旁邊。導致初期通常會學不深,例如學習換水龍頭。

所以引導式學習就是介於兩者之間,保有成效的明確化、卻又不失去探索的可能性,從回饋中疊加出下一步該學習的東西。例如學習模式導入、軟體開發、設計思考、漏斗式行銷等。不是說這些領域不用深究,而是直接應用的門檻是相對較低的,換句話說就是入行容易精深難。

對學習者來說,引導式學習背後的來回反饋代表著知識可以快速迭代,就像是做MVP一樣,先做一點調整一點,而非一次全都學完。

作為學習者,如何判斷引導體驗對自己是否有效

作為學習者,通常不會面對到這麼複雜的成本效益論,畢竟那是引導者的工作與技術。對學習者來說,不外乎是四種情景,分別是由老問題、新問題、老解釋、新解釋等四種不同的元素構成的矩陣,而這些矩陣中能夠打到高度的則是:

老問題新解釋:通常最有感,因為老問題代表著你有一定的投入,只是卡住了。這時對你而言最有效的就是提升動力,也就是觀察是否有足夠資訊量(新知識),可理解為「這問題我研究很久,第一次聽到這個解法」

老問題老解釋:通常最無感,因為已經研究過的題目卻拿到了一樣的解釋,通常你可能會忽略。但懂得學習的老手這時會開始思考「是不是我一開始就沒看懂這個解釋」,而這時最重要的就是回饋的刺激性(與過去認知不同),這可理解為「雖然我聽過這個解法,但這次聽到時突然有新的想法」。

新問題老解釋:可理解為「這個問題我沒發現欸,但原來之前的解釋中就有點出這點」。大部分狀況下是沒有認真研究原本解釋時,導致沒被意識到的問題再度發生。這個狀況下通常會打擊到一定的成就感,因為這超出原本的計畫,讓人感覺破洞又變大了點,所以該注重的是「接收到老解釋後花多少時間來解決新問題」,來趕快走回原本的學習進度。

新問題新解釋:可理解為「以前沒想過有這個問題,原來需要這樣解決」這個問題最該重視的是背景關聯度。因為問題之所以新,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過去從未有病識感。所以這個新問題的背景關聯性就很重要了。如果這個問題被解釋出來,但跟你的背景相差太遠,那其實你不太會有動力去解決它,很常是「錯的時間遇到對的問題」

例如在 JoberFly智能職涯顧問平台上,當你想要諮詢履歷問題時,第一 Round你得到的建議多半都會是「老問題新解釋」,就像「我知道履歷要具體,但怎樣才算是寫的具體」或是「我知道履歷要客製化,但怎樣才算是客製化」。因為每一個建議都經過淬煉,也要確保每個背景的人都能有所刺激,所以 JoberFly的諮詢特別長且有結構,目的即是提供更多的知識資訊量。雖然短時間可能難以消化,但AI永遠在線上。你不用像真人的一樣急著回饋,所以你可以自主延長一些反應時間,直到你準備好再送出下一次。這是用來解決的方案。

如果想了解 JoberFly ,這裡傳送門,現在註冊就送10次AI履歷健檢→https://flyingbuyer.com/eKsqg

然而隨著你的持續習慣後,這些解釋會慢慢的成為老解釋,但若一個老問題一直看到老解釋,則可以回頭檢視「我是否一直沒有解決問題」。

第一Round的東西看不懂,可以反覆閱讀,大幅調整後再度送出,但後面幾個Round的引導學習時,則要縮短提交周期,只調整一點點就可送出,趕快知道回饋然後小範圍,快速地抓出要調整的項目。

在所有新問題變老問題前被解決,

在所有老解釋解讀出新解釋。

引導式學習的額外效益

引導式學習不只用在履歷,幾乎是可以用在所有可在3~6個月內學會並投入職業應用的技能,而選擇引導式學習長期而言不只是個方法,更是一種學習精神

以往的大系統學習下,可能會花 4 ~ 6 年後發現學完後發現無法落地應用,這時心灰意冷挫折太大,進而離開這個領域的可能很大。若是一直使用目標導向學習,則長期而言會缺乏系統性知識累積,因為沒有足夠的反饋跟啟發的火花,而邁入「很會解決既有問題,但有明確天花板」

前者是壓力太大到崩潰,後者是壓力太小到沒有壓力。學習的習慣就像健身一樣,太大力舉不起來,太小的沒訓練效果。我們無法確保學習路上不會遇到挫折,甚至不知道挫折會多大。所以一昧地避開挫折或是堅強是沒用的,更有效率的學習應該是「能從挫折中快速復原」而避開或是硬幹挫折。

而這,就能養成你在學習上的「心理韌性」。

--

--

讓狂人飛
JoberFly

讓狂人飛—好知識的加速器。致力於透過內容、數據、社群、人工智能,打造高價值線上學習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