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維也納|中央咖啡館

Jocelyn
Jocelyn’sDaily
Published in
5 min readFeb 20, 2020

中央咖啡館是一個隨意的行程,非常幸運的,排隊不到20分鐘就有位置入座。網路上通常都會建議電話或mail先預約,對於時間比較寶貴的觀光客,當然會是最有保障的選擇。畢竟不知道等待位置需要多久的時間。

維也納中央咖啡館跟布達佩斯的紐約咖啡館一樣,座落在一個非常顯眼的地方,旁邊兩側是馬路,台灣的話可以說是「三角窗」的優質店面,地點車水馬龍、人來人往。而中央咖啡館更靠近維也納的商圈,吃飽喝足一頓之後還可以心滿意足地慢慢逛。

中央咖啡館(Café Central)

中央咖啡館(Café Central)前身是的銀行和證券市場大樓(Bank- und Börsengebäude),位於內城區的Herrengasse14號。在1876年開業,十九世紀的時候,曾是維也納知識份子重要的集會地點,跟布達佩斯紐約咖啡館一樣,是一個人文薈萃的聚集地。

第一個進入眼簾的是圓弧拱門的天花板,挑高的屋頂讓店裡面的人潮看起來不至於非常擁擠。因為歐洲的冬天非常冷,長大衣對當地人來說絕對都是必備的外套,防風也可以防寒,所以通常都會有許多掛外套的衣架。沒有紐約咖啡館這麼浮誇與奢華,但是相對用明亮的顏色與空間,襯托出不同的典雅樣貌。

奧地利詩人兼作家Peter Altenberg

往前走就是甜點櫃,就可以看到一尊人偶坐在甜點櫃的前面。因為實在是太顯眼,又是完全一比一的大小,在選甜點的時候,一直依稀覺得有人一直坐在那邊動也不動。而這尊人像就是奧地利詩人兼作家彼得·艾騰貝格(Peter Altenberg)。據說他說過一句最經典的話是「如果我不在家,就是在咖啡館;如果不是在咖啡館,就是在往咖啡館的路上。」一句話道出當時維也納的詩人、作家、學者、各種知識份子們,在這個咖啡館聊天談心、創作思考。

網路上最推薦的兩個甜點是蘋果卷(Wiener Apfelstrudel與皇帝煎餅(Kaiserschmarrn),但我們竟然一個都沒有點。(到底去幹嘛)

menu

在歐洲最痛苦的就是很local的菜單,咖啡館還算是觀光勝地,基本上一定會有英文。每每碰到沒有英文的餐廳,卻又是饕客推薦的必嚐美食,用google翻譯總是慘不忍睹,只能靠感覺點,不然就要請服務生幫忙推薦。

蛋糕口味非常多樣,選好甜點之後,跟甜點櫃後面負責的服務生說你要的號碼,他會寫一張紙給你。接下來就回到位置上,等服務這一區桌位的服務生來跟你拿寫好數字的紙,不到十分鐘,餐點就會送上來了。

歐洲部分咖啡廳或餐廳,服務生都會按照區位劃分。雖然台灣也是,不過歐洲在結帳的時候,也要找同一位服務生。因為付款的時候會順便給小費,就端看你要給多少囉~

點了一壺花茶,還有一杯咖啡。

點了一個最無聊的千層派,雖然好好吃,但是好貴。而且千層派每次吃到最後都會軟軟爛爛的,看起來吃相實在不太好。雖然照片看起來很小,但它其實本尊有半個手掌大。兩個人吃應該剛剛好,一個人吃會很膩。

品嚐完甜點與咖啡,踏出咖啡廳一樣大排長龍。許多是一家四口一起去吃吃下午茶、聊聊天。我們在那邊消磨了兩個小時,與其說是消磨,不如說是坐在那邊愜意的休息,奢侈的花大把銀子,只為喝上一杯咖啡與吃片蛋糕,品嚐咖啡館的氛圍。

在過去,咖啡館是文人相聚的場所,知識交流、談天說地、沈澱心思。咖啡賦予的意義遠超過一杯用咖啡豆沖出來的熱飲,十九世紀東歐賦予咖啡一個社交與知識的意義。不像現在的咖啡,似乎只成就了一個個上班忙碌人們的代名詞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