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雞塊的啟示

Shih Han Hung
Jonathan War Room
Published in
4 min readSep 15, 2018

「誰發明了這玩意,誰就發了。」華勒斯,一名剛滿十六歲的街頭小毒販,一邊吃著或許是他此生中第一份的麥當勞麥克雞塊,一邊口齒不清的說。

他的理由很直覺,因為麥克雞塊的發明者居然弄出了沒有骨頭、也不會油膩膩沾手的雞肉塊。想出了這麼天才想法的人,怎麼可能不賺大錢。

華勒斯的想法反映了他單純天真的世界觀:有多大的貢獻,就有多大的收穫。而這也的確是很多孩子在接觸成人世界前的看法。

但這樣的說法正確嗎?

迪伊,一名只長華勒斯幾歲、卻得要掌管巴爾迪摩西區平房區的中層毒販主管,聽了他小弟的話,露出了頗不以為然的神色。

「拜託,發明了麥克雞塊的人,不過是某個在麥當勞地下室裡窩著的衰小,替真正的掌權者想著賺錢的新點子。」

另一名小弟聽了,彷彿世界觀受到衝擊,脫口而出:「這樣不對啊!」

「管它對不對,這和對錯無關,重點是錢!」迪伊正色道:「你覺得麥當勞本人會跑到地下室去對麥克先生說,你真棒 ,所以我要給你一張大支票?媽的,我看發明麥克雞塊的傢伙現在還在地下室裡,為了份普通的工資賣命,琢磨著能有什麼法子,能讓薯條吃上去更脆之類。」

迪伊的「開導」,就這麼在不經意中點出了資本主義邏輯的真相。與華勒斯不同,迪伊在街頭已經多混過幾年,對這個殘酷世界(與更殘酷的販毒世界)的真相,有著更世故與悲觀的認知。相較於華勒斯天真的世界觀,迪伊這樣有些妒世憤俗的苦澀經驗,或許更接近現實些。

在迪伊的想法裡,發明麥克雞塊的人,就和自己一樣,都只是在替「上面」的傢伙賣命,差別只在於,麥克先生賣的產品是雞塊,而自己賣的則是海洛因。就算產品真的能賣,賺錢的也是上面的老大,自己能不能分杯羹,全看老大的好惡。你想因此賺到錢?醒醒吧,那樣的世界不屬於你。

迪伊的話語中帶著苦澀,反映了他身在這套資本主義邏輯中卻無法脫身的自覺。他就是那個實際上有貢獻卻無法獲得報酬的雞塊發明者,就算心有不甘也只能忍氣吞聲,因為「遊戲就是這麼玩的」。

年幼的華勒斯,搖著頭想了想迪伊剛灌輸給他的大道理,勉強回了一句:「但點子還是他想的啊。」

迪伊不可置信的噗哧一聲,別過頭去,終止了對話。
對於利潤和權力就是唯一的販毒世界來說,華勒斯的說法簡直荒唐。

然而,迪伊所不知道的是,雞塊的真正發明者,羅伯特‧貝克(Robert C. Baker),其處境其實與自己所揣測的相去甚遠。

貝克是美國康奈爾大學的教授,他不只發明了雞塊,還發明了一大堆與工業生產與家禽相關的技術。更重要的是,這位仁兄當初之所以發明雞塊,並不是為了麥當勞企業,而是為了學術研究,為此他還自願放棄了專利(一個迪伊無法理解的概念)。

一直要到貝克發明了雞塊二十幾年後,麥當勞的廚師才根據他的發明開發出了麥克雞塊的食譜。(well, 這位廚師的處境或許真的就有點像迪伊所形容的那樣了)

在此我們能看出迪伊對世界觀理解的侷限。

而這或許是因為,就算是多在街頭打滾過幾年的迪伊,他也還是和華勒斯一樣,既沒機會受過什麼教育,也沒機會見過什麼「世面」。販毒的世界就是他唯一的世界,他自然也只能從貼近他們生活的事務,也就是販毒,來理解這個世界的真實樣貌。

誠然,在販毒的世界以外,資本主義的邏輯也依舊在運作。真正有貢獻的人未必會是最大的獲益者,大企業與資本主們往往獲得了最大的甜頭。

但是,就像華勒斯所說的,利潤有時候並不是唯一的考量。

華勒斯的童言無忌,或也點出了另一個層面的現實:那就是這個世界並不是只有獲利與權力。發明麥克雞塊的人或許不會因此賺到大錢,但是他「比較酷」,因為他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也因此,雞塊的發明者在道德上,比起坐擁財富的老闆,更為優越。

這固然是一種天真之見,但你很難說它並不是真相的另一面,端看每個人所重視的價值而定。

只可惜的是,在販毒者的殘酷世界中,容不下華勒斯這樣的天真。而窮苦且無依無靠的華勒斯,遲早也將和迪伊一樣,別無選擇地參與這場遊戲。

*此片段可參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e10ZPVafUA

--

--

Shih Han Hung
Jonathan War Room

喜歡閱讀戰史與揮舞光劍的貓奴一枚,相信感動是書寫與閱讀的泉源,現職是書籍助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