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分享系列

【培訓省思】職業講師的5個必備關鍵字:拓展事業、財務管理、精準備課、數位工具、成長思維

嗨我是冠中,是一位培訓師,主要提供專業級的教育訓練、培訓課程、公開講座,主要教授7大主題,以上台表達、簡報技巧、辦公室軟體技能應用為主。 Hahow 線上課程後,聚焦在內訓與演講的市場,光今年上半年已經講了超過90場,也頓悟了一些道理與經驗談,在此分享給有緣的朋友本文甚長,該講的都寫了,準備好了嗎?閱讀時間:13分鐘。

目錄

  1. 拓展事業
  2. 財務管理
  3. 精準備課
  4. 數位工具
  5. 成長思維

一、拓展事業|課程出的去,邀約進的來

15、25、50、80、100、200、500、800人的授課氛圍是截然不同的,職業講師必須有能力在接到各類邀約需求時,能達成客戶的期待
  1. 埋沒機會|沒有充分的自我揭露,邀約人根本不清楚你有什麼服務,自然找你的機會不高
  2. 效率不彰|寫給你的信太自由發揮,往往你還得回信溝通、確認,來回可能一週就過去了
  3. 容易出錯|有些窗口習性不同,喜歡用打電話邀約,但這風險超高,一來你可能在忙沒接到,回撥時轉到總機根本找不到人,或是明明講好了授課細節,當天去沒做到,事後責任很難歸咎,弄到雙方不愉快就不好了!

下方這網頁,我整理出講師在與課程窗口接洽時,該留意與聚焦的大小事:

我用 Notion 做的,裏頭的每一行文字背後都是過往邀約時發生的辛酸血淚,推薦給大家參考
我用 Notion 做的,裏頭的每一行文字背後都是過往邀約時發生的辛酸血淚,推薦給大家參考

把「當天」才發生問題的機率,降至趨近於 0

0 %問題發生率,才會有機會挑戰 100 %課程滿意度

總結我「拓展事業」的作法:

  1. 建立完整的資訊首頁用 Notion 快速搞定(教學文寫好了,在此)
  2. 優化形象官網(有裝 GA 但需求不大,主要目的是 Google 的自然搜尋
  3. 製作名片,並用名片全能王紀錄交換到的名片
  4. Google Sheet 整理人資資訊,並用 Yet another mail merge 來批量客製化信件
【左圖】:名片全能王的多張拍攝挺方便的,一次一疊迅速搞定。|【右圖】:善用 Google Sheet, 整理好業務拓展的資料,才有機會讓別人看見你。

二、財務管理|必須一切掌握在你手中

有些朋友會好奇問我說到底講師這份工作賺多少錢,是不是爽賺很多?是不是很不穩定整個月都沒邀約沒錢?我的答案是...因人而異阿!(爛答案XD

簡單說:講師課酬分為五階段

  1. 社區型:無報價可能性,頂多 800/小時,無交通費,偏向分享會形式,偏短數(2小時內)
  2. 專職型:開始有公部門、機關來探詢,開始有交通費(但偶爾只能申辦台鐵費而非高鐵、不一定能搭計程車)講師費落在規定的 2000/小時,時數開始有機會拉長(2–7小時)
  3. 特聘型:交通費一律以最快方式實報時銷(或直接鐘點費調升),鐘點費3000–8000 /小時不等,跨日課程有住宿費
  4. 頂尖型:8000 /小時以上,交通費除了最快方式外,有時可升級商務車廂
  5. 大師型:以秒計費…

通常邀課單位在給予課酬時,會有以下幾種方式:

  1. 給現金,不用填寫基本資料
  2. 給現金,需填寫資料申報(需點清,以及別弄丟 XD)
  3. 課後轉帳,需填寫資料申報(需確認預計何時匯款)
第一種狀況相對單純,我認知是「私底下交易」的意思 XD 而第二、第三種才是主要方法。
  1. 授課鐘點費=薪資所得(50)
例如之前開課時是以自然人名義,自然不會以營業所得作申報
這兩種說真的我研究起來覺得頗複雜,但如果你是講師、自行接案者,相關規範建議一定要搞懂呀!不然報稅報起來很心痛的!例如單一筆課酬超過 20,000 時,就必須留意稅的問題,因此相對的變通方式是請他分次匯款、交通費拆開...等等,看各單位與你的溝通,我會建議不懂就問(對方若不清楚也會問會計),別讓自己權益睡著囉。

當職業講師,是條能累積財富的路嗎?

  • 我區分「固定支出」與「非固定支出」,並設定月上限超過會自動顯示紅色
  • 我細分「早餐」「午餐」「宵夜」「看醫生」甚至「飲料」,來持續追蹤哪些項目花太多了,超過會顯示紅燈😂
  • 當年會計與財管沒學好,現在才發現很好用哈哈,預計4月的消費,雖然三月就刷卡預付了,但這筆帳我一律都是4月「實際發生」後才會計帳,換句話說我的財務表是會先把未來每月的工作表都新增好(一個月一個工作表)
房租、手機費、訂閱費等等都是可以預先列入在每個月的固定支出裡
  • 收入部分,除了逐堂的紀錄外,也製作了一個簡單的表格,放個加總函數後便能一目了然逐月的收入、支出、盈餘,也建議給自己設定個年收入目標,並設定函數看自己的 % 數還差多少,因為講師工作與一般領月薪的上班族相比,最大的差別便是:
課酬不一定當月會領到,因此要確實紀錄清楚,並搭配自己的消費性支出,避免有大筆現金支付需求時剛好吃緊。

好的財務管理:做越久,資料越多,越有分析價值

三、精準備課|專注專精,嚴格的自我要求

這職業有意思的是...你的產品服務,就是你自己,如果不對自己有高度的要求,那還有誰能優化產品服務呢?

職業講師為何需要精準備課?

而且是提升授課水平到「分秒無誤」

近期課程結束時,我都會提醒學員看一下現在時間,並詢問:「今天課程幾點結束?」接著學員目瞪口呆的看著我…
還記得小時候上課時,同學最討厭的事情之一:「老師晚下課」,理由不外乎4點:1.老師課程進度趕不完
2.同學你們太吵了我還要停下來罵你們,要把時間還我
3.剛剛分組討論太久,導致上不完,體諒一下
4.這單元只差一點就教完,我講快一點有個好收尾,以免下次還要重講

第一年當講師時,我也常犯類似錯誤:「想教的太多」

別再找理由了,超時就是超時,沒在分什麼意外狀況的

ASTRO Camp 1st Demo day】上個月輔導4組工程師團隊進行Demo Pitch, 很開心的是他們卓越的表現,為他們的成果留下完美的句點。

然而,實際的講課現場,沒有那麼容易「控時」

  1. 部分發言同學過於健談,講太久拖到你的時間
  2. 上課動機不高,即使有互動,學員講的內容也較少,導致你提早結束
  3. 發生突發狀況,導致課程中斷(eg: 隔壁教室麥克風聲音偵測軌出錯,跑來我這間;冷氣壞掉,需立即請水電大哥來修;廁所離教室較遠,5 分鐘的休息拖到 15 分鐘… )
  4. 同學中場休息時積極前來問問題,拖到下半場時間
  5. 長官到場關切,需向前寒暄(eg: 老師您是否有其他課程,下次可以去其他單位上課…老師請問如果工作上碰到XXX問題,那用這個XX方法是否能解決…)
  6. 個別同學的程度差異,讓操作的演練時間比預期的久(總不能讓同學都還沒練到會就趕課吧!)
精進備課、重視學員的全程體驗,絕對是職業講師必備的學分

我的 9 個訓練「控時」的備課作法:

  1. 評估該場的學員背景、上課動機、預計會有的反應
  2. 既有的教材做精準練習+計時,練到分秒不差(情緒&肢體語言不可少)
  3. 彈性運用休息時間與次數,從 3-10 分鐘都可以運用的範圍
  4. 有互動環節,先預估好時間,若是比預期早結束,自己則做「較完整的小結」
  5. 若是比預期慢,除非太誇張,才會插話打斷同學發言(建議多看其他同學的表情是否有不耐煩),以及趁著在發言時,默默地運用「簡報者模式」的「最小化」功能,即可將後方部分單元「隱藏」
  6. 至於隱藏哪些部分,這又是一個學問技巧囉!(簡言之:盡量讓少掉的內容不影響到整體,因此沒事不要開場時就說預計教哪些細節,若有投影片的邊角次序設計也需留意)
  7. 培養「對時間的敏感度」,通常講師在授課時有 4 種手段可以看到時鐘:「手錶+電腦簡報者模式+手機+現場時鐘」,腦袋要很清楚幾點幾分要結束這個 Part (部分簡報筆有時鐘、計時功能,但我認為較佳的方法還是現場時鐘與自己的手錶,當然請記得對錶)
  8. 看不見的時鐘:學員的「表情」,這很重要,當表情累了,就該給休息,當表情很投入,這時別突然破壞氣氛給休息,這是根據不同講師的授課風格會有不同的情境,原則上要在表情很滿意的狀況下再做個完美的Ending, 才是理想的控時
  9. 若結束時剛好剩 5-10 分鐘,建議可加上填寫回饋問卷、Q&A 問答、拍大合照、請主持人收尾致詞等手法進行填補,保有彈性
【左圖】右上角的最小化,可以讓投影狀態持續保持(學員看大畫面仍是 60 頁) |【右圖】但你的電腦已回到投影畫面,可進行自由編輯調整(但有個小提醒,若是你的 60 頁有插入音樂,在最小化後去點選任意處,聲音會突然中斷,場面會超尷尬的喔!因此若是想放背景音樂,建議還是用獨立的音樂播放器)

職業講師需專精找到自己的擅長主題

我認為心智圖最大的好處在於能讓自己靜下來+確保前後邏輯通順,當你徹底寫好時,講課的雛形基本上已完成(這例子是未來的計畫尚未完成版,以後見真章XD)
為何有 2,172 筆呢?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XD 簡言之數據要夠多,實力才能不證自明。而現在要努力的方向是再將平均數拉的更高、標準差變的更小

四、數位工具|拒絕拖延與提升效率

職業講師必須做好時間管理,我將其分成「節約時間」+「體力調節」,並善用雲端數位工具來管理,以下分享:

1.節約時間類:活用手機 App

  • 奇妙清單(並串連到 Google 行事曆,才一目瞭然)或用 Microsoft To-Do(最近 Mac 版也支援使用)管理待辦事項、Google Tasks 可運用在Gmail 回信給邀課單位時即時記錄各項瑣碎任務。
後為Microsoft To-Do, 前為奇妙清單
  • Agoda 來預訂演講前後住宿,並用 Trivago 進行比價
1.相較Booking瀏覽訂房介面更直覺:這蠻見人見智的,我比較喜歡Agoda以及 Trip.com 的介面,用起來就是順。2.先預訂,後付款&可免費取消:這就很重要了,尤其是先預訂後付款讓我保有「更換住宿」的彈性空間,畢竟有時預計要住宿,結果臨時課程時間異動、或是隔日有新的邀約在其他縣市等情形,就不會有「已被扣款」的麻煩。

2.節約時間類:高鐵 T-EX 行動購票+台鐵e訂通

台鐵不常坐,但每次坐都覺得很麻煩,終於有還算堪用的官方App 了(也終於不用實體取/退票)

3.體能調節類:蝸牛睡眠

  1. 需保持久站|因此鞋款氣墊很重要(我愛 La new),體力更重要,否則容易在課程後半段開始站姿不專業
  2. 需保持高度專注|除了想講的、該講的都得確實講以下,時不時需要回答同學的問題,往往是相對複雜度高的(才是找你問呀!),因此保持腦袋清醒才能進行腦力辯思,立即給予回饋
雖然我不認為他有多準確,但用他的意義在於給自己一個遊戲化的機制紀錄睡眠時間,讓自己有動力去「收集高分」

4.體能調節類:Nike Training

截至 2020.07 的數據
Nike Training(希望能堅持每天做下去…)

五、成長思維|講師職業的核心態度

  • 隔行如隔山,尊重每一行業的每個人,並從中找到可以學習的地方
  • 體會學海無涯,精進備課技巧、掌握氣氛、學習點、從容兼具的表達能力,不斷逼自己學習更多專業知識

小結

  1. YouTube(今年陸續上片)
  2. 官方網站
  3. 課程邀約
  4. 個人臉書
  5. 粉絲專頁
  6. 第二堂線上課【圖解表達】
  7. 第一堂線上課【自信上台】
  8. IG 追起來
1.給予肯定:按下方的拍手圖示Clap(登入後,長壓可以跑出數字,最多 50 個拍手Clap)
2.給予支持:左側綠色拍手 Like 圖示則是化掌為賞,讀者每一按讚,作者獲得小額收入
3.分享出去:傳給有需要的朋友 :)

--

--

邁傑企管顧問鄭冠中老師提供兩岸三地專業、高品質的企業教育訓練、講座、顧問輔導服務,專注提供上台表達、簡報技巧、數位應用知識。600+ 場授課經驗,學員數 25,000 人次,96 %+ 滿意度,擅長注入新世代觀點,為學員提供專業、有效、富有啟發性的學習。合作邀約請來信:contact@mjpcg.com 完整介紹請至官網:https://mjpcg.com/

Get the Medium app

A button that say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and if clicked it will lead you to the iOS App store
A button that says 'Get it on, Google Play', and if clicked it will lead you to the Google Play store
鄭冠中 Jason Cheng

邁傑企管顧問創辦人,專精企業內訓,培訓主題涵蓋簡報技巧、上台表達、數位工具等教育訓練與顧問服務。 歡迎 Follow 並造訪官網:https://mjpc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