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教育的破壞式創新

Note and reflection of the talk given by professor Edward G. Buckley from Duke.

Tyng
Butterflies of the Soul
7 min readNov 27, 2013

--

何謂破壞式創新?

破壞式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為哈佛商學院教授Clayton Christensen所提出的概念,維基百科的定義為:

指將產品服務透過科技性的創新,並以低價特色針對特殊目標消費族群,突破現有市場所能預期的消費改變。 破壞性創新是擴大和開發新市場,提供新的功能的有力方法。

Clayton日前在台灣演講時提到,美國的創新齒輪有三個重要的部份,分別為新市場創新(Market-creating innovation)、維持性創新(sustaining innovation)、效率型創新(efficiency innovation),新市場創新例如PC,隨著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人買得起PC,市場也不斷的擴大,維持性創新如同iphone每一季會推出新的款式,效率型創新如Walmart,不斷的在改善其服務的效率,這三個齒輪看起來十分密合的運作,先開拓市場,然後維持、一貫的創新,最後改善其服務的效率,但最後這些營運良好的公司卻在很短的時間內被快速崛起的新創公司所取代,原因並不是因為原本的那些公司人才不夠、資金不足,而是他們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大多都會停留在風險較低的維持性創新,舉iphone來說,第一支iphone推出立即造成全球的轟動(新市場創新),而後不斷推出技術上精進的版本。當一間公司只停留在維持與效率型創新,而不投注於新市場創新時,就常常會被異軍突起的新創公司所取代。

破壞式創新有一些特色,在他剛開始推出的時候並不是相當成熟的,他只會比主流產品有一到兩項的優勢,也只針對特殊目標的族群,但是他發展的曲線是非常陡峭的,最終會突破現有市場的思維,並達到新市場創新的功能。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筆電,筆電剛推出時功能遠不及桌上型電腦,但是他有攜帶方便的優勢,經由不斷研發後以破壞性的方式擴大、甚至奪取了桌上型電腦的市場,我們也可以從上面這張圖看到破壞性的科技演變的模式,當一般的公司沒有搭上這波潮流,很容易就會被後起之秀淘汰。

另外破壞式創新的產品也有個特色,他能將許多原本需要高度專業轉化的平易近人,舉3D印表機為例,3D印表機的出現被譽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原本需要專業的CAD技巧、工廠開模的製造現在只要有一台3D印表機,好的點子,每個人都可以製造出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且隨著網際網路越來越發達,這樣子的東西會不斷的出現,不斷的對高度專業的技能者提出挑戰:今天當我想要一個製造一個塑膠杯子,我只要在筆電上畫出3D的結構圖,再用3D印表機列印出來即可,那我為什麼需要杯子商?如果杯子的製造者還沒意識到這股浪潮的興起,擬定因應的措施,就會嚐到慘痛的教訓。作底片的柯達就是如此,作真空管收音機的RCA就是如此,太晚加入智慧型手機的戰場的NOKIA就是如此。

那麼醫學教育呢?

其實不只醫學教育,整個教育界現在正面臨這樣子的革命,其中有幾個非常重要的破壞式創新的產物,第一個是大規模網路開放式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越來越多學校將自己的課程錄影並上傳至網路上,每個人都可以免費的取得該資源,並不斷的有專業的網站(如coursera、汗德學社等等)整合所有課程,甚至可以個人化的訂製學習,第二個是智慧型電子器材,如平板電腦等等,不斷有醫學教育相關的app,包括3D解剖學圖譜、動畫、甚至手術模擬等等,這幾項東西以前所未見的速度發展,並對當前教育者提出了一個巨大的挑戰,舉醫學生為例,我可以在coursera.com上面找到美國第一流大學的線上課程,並附有練習與測驗,我可以用ipad的3D解剖模型學習解剖學,我可以在medscape上找到每個藥物的interaction,每個手術的procedure等等,我甚至可以用一些電腦模擬的方式練習醫院裡的流程, 這些東西幾乎可以取代學校老師的lecturing,舉筆者的親身經歷,大一某堂課的老師上課只有念ppt,大家都聽不懂,於是有人找到了別的學校的開放式課程,之後就固定觀看那個開放式課程,沒有去上課,卻得到了更好的分數。如果這樣,為什麼我們需要老師呢?如果教育者沒有認知到破壞式創新的重要性,就很像NOKIA、KODAK那些大公司,不斷故守著原本的系統與方法,最終將會被其他的東西取代。

醫學教育如何面對這樣的挑戰?

面對現在這樣的環境,醫學教育的改革是勢在必行,Buckley教授提出了非常棒的guideline:

  1. No memorizing:現在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今天背起來的知識可能五年後就會過時,背誦這種教學方式只適用於古早沒辦法輕易取得資訊的年代,我們現在需要學的應該是如何去尋找、汲取、應用這些資訊。舉大二的有機為例,同學總會有個疑問,所有的化學反應只要goole一下就能全部找到,為什麼要我們背起來呢?我們應該學習的技能是當我們需要解決問題時要去哪裡找答案,而不應該是把所有答案都背起來。
  2. Adult learning :Buckley教授提到lecturing絕對不是教學的好方法,連他如此精彩的lecture台下還是有很多人睡著了,他認為醫學教育應該是adult learning的process。
  3. 要和直接的經驗連結:我們學習到的每個理論都是為了解決現實上的問題,如果我們完全不知道他跟現實世界的經驗會有什麼連結,就會失去學習的動力。
  4. 要知道為什麼學:大一的微積分和大二的普通物理一直是陽明醫學系大部分同學最討厭的必修課,因為我們不知道這些東西和行醫有什麼關係,我們不知道為什麼要學。
  5. 不能只是事實的堆砌,應該要有context,我自己的解讀是像PBL,我們學到那些fact都包含在一個context底下,如果直接去學習那些fact效果會非常的差。
  6. 翻轉教室:把lecture留在家裡,在學校只是解決問題,我覺得有點像是PBL,或是Buckley教授提到的Team-based learning,減少大堂課單向lecturing的時間,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可以自主學習,在教室時則能練習如何運用自己蒐集的知識去解決問題(PBL)或是學習團隊合作(TBL),也許老師們會說現在的PBL就有達到這樣的條件,但我的觀察是lecture的時間與份量還是太多,我最常聽到學長姐講的一句話就是「共筆都念不完了,還要查PBL!」就能察覺到因為lecture的份量還是太多,學生完全沒有自主學習的空間與興致,而且lecture本身又未能達到教學的效用,學生也只能仰賴共筆的背誦,讓大三大四的醫學專業教育淪為背書—考試—背新的書—考試等惡性循環。有人可能會擔心如果增加PBL或TBL的時間而壓縮lecture的時數實際上會不會造成反效果,但Buckley教授提到這樣的方法可以達到兩倍的學習成果。

將上面幾點統合後,新型態的醫學教育應該有幾項特色:

知識:從背誦(memorizing)變成獲取(acquire)

資訊:從收集(collect)變成分析(analyze)

環境:從單獨學習(solo)變成團隊學習(team)

以後醫生的角色:從治療(treatment)變成預防(prevention)

--

--

Tyng
Butterflies of the Soul

From Taiwan. Interested in biomedical research, philosophy and lots of other things.